APP下载

发扬“三牛”精神 做新时代好记者

2021-08-09赵书霞

科学导报 2021年46期
关键词:孺子牛老黄牛新闻报道

赵书霞

不负春光,正当其时。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县级融媒体记者,从外行到专家,从单面手到多面手,一期期成功宣传报道的背后,无不折射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三牛”精神。同理,缺乏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记者。笔者就多年的从业实践,谈谈对这“三牛”精神粗浅的理解和感悟。

一、发扬“老黄牛”精神,埋头苦干“使牛劲”。有些人认为记者是“无冕之王”,到那里都管吃喝,别人高看一等,其实不然。单说顶风冒雨、爬山过河、跑动跑西采访而付出的体力劳动,就让人吃不消,这还不算什么苦。想说的就是在后期写稿过程中,面对一大堆繁琐的素材、如何筛选、提炼主题,如何谋篇布局、有机串联……这些无形的压力,真的是让人吃不下、睡不着。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手,没有采写经验,往往抓不住重点,稿子不知得重写多少遍,甚至还需重新到实地补采访,不吃苦中苦、不掉几斤肉很难成为行家里手。上世纪90年代,通过公开招聘,我调到涉县电视台工作,那时我孩子还小,白天在外采访,所以写稿的时间只能放在晚上。由于当时住房紧张,全家人挤一个屋子,能趁热打铁开灯熬夜写完稿件,这对我而言就是求之不得的恩赐,可是需要哄孩子睡觉。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所以我也不得不关灯上床,貌似睡觉,其实心头像压着块儿石头,根本无法入睡,一宿都是在琢磨怎么写,这种脑力劳动比白天的体力消耗更累。随着经验的不断总结积累,工作中,我做到了不走弯路直奔主题去采写,但不提前了解相关背景资料,深入不下去,那么采写的文稿肯定华而不实,无法打动受众。好文章都是提前下苦功做足功课,用心用情用力采写出来的。比如:为写好《民法典“典”亮新生活》这篇报道,我一夜没睡通读了《民法典》相关章节,这才有了底气有了目标去采写,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抓不住亮点,抓不住典型人事,干瘪瘪写些外行话、俗套话,让人看了不明不白,没啥收获。梅花香自苦寒来,写文章需要天赋,更需要发扬老黄牛默默付出、埋头苦干的精神,天赋+吃苦,一定会苦尽甘来,写出鼓舞人心、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好作品。

二、发扬“拓荒牛”精神,创新发展“发牛力”。当前,社会资讯多渠道,生活方式多样化,受众学识修养快速提高,导致了受众新闻“口味”的变化。对此我们必须创新新闻报道的方式、内容等等,这样才能留住受众。而要创新新闻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新"字。如何使一篇稿件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给受众留下深刻影响呢,前提是必须得有扎实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练好“四力”,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新闻记者的殷殷期许。长期以来,百姓对民生新闻喜闻乐见、比较关注,而对一些会议新闻则不爱看、不爱听,影响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可是会议年年开、月月开、天天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空洞乏味的会议新闻出新出彩,留住受众,可以说各级媒体都在改革创新想办法。对于创新会议报道,我也经过一番的探索,总结出几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一是我会细心捕捉,寻找会议上亮点、看点,跳出会议写新闻。比如表彰会,我会对受到表彰的单位、个人进行补充采访报道;对工作部署会,我则会挑选一个行动快、落实好的典型单位进行采访,把会议精神有机融合进去,同样起到教育引导作用。二是我从民生角度报道会议新闻,从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入。总而言之,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不下气力去精雕细琢,一步一步加以改进,很难打造出与时俱进的新闻报道精品。

三、发扬“孺子牛”精神,奉献作为“做牛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认为基层融媒节目定位,必须始终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微宗旨,在反映民生、传达民意、为党和政府分忧解愁、为百姓排忧解难方面架好桥梁、当好纽带,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民生工作。要坚持“为民呐喊是责、为民分忧是喜、为民吃苦是乐、助民发财是福”,用朴素的感情和饱满的热情关心“民生”、关注“民生”、宣传“民生”、服务“民生”。要突出地方文化、本土特色,从身边普通人写起,从寻常事切入,探访田间地头,走进百姓人家,以民生视角关注不同人群的喜怒哀乐,说家乡的好事喜事、为难事气愤事,反映家乡的发展成果和典型经验。并要把党的政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把技术送到群众的手中,把信息传到群众的耳里,把致富路铺到群众的脚下。这样,才可在网络互联互通、大台挤压、人财缺乏的夹缝中占得一席市场。

为党代言,为民解难。工作中,我始终不忘初心,全身心投入“走基层的报道”,积极传达党的政策、反映社情民意,争做“孺子牛”为群众多办实事。农村四好公路的修建、太行山高速的全线贯通、以及本地优越的营商环境、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等,通过我的宣传报道,引来了众多外地客人前来投资创业、观光旅游;而本地物美价廉、封闭滞销的土特产品,通过我的大力宣传推介,也摇身变成了城市商场、超市的紧俏货。心中的爱、手中的笔、“平视”的镜头,让一些失学儿童重返了校园、孤寡老人吃上了低保、弱势群体找到了工作、贫困乡村拓宽了富路……一想起这些,我倍感开心自豪,所有的苦和累顿时烟消云散。

心有山河万顷,眼有春光无限。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讲好家乡故事,打造最美名片,件件都需要埋头苦干,桩桩都需要创新奉献。我将继续以“三牛精神”,主动作为,勇开新局,用笔头记录充满温暖与力量的发展步伐,用镜头记录铿锵与豪迈的高光时刻,在宣传推介家乡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作者单位:河北涉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孺子牛老黄牛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孺子牛”的由来
甘为孺子牛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不爱叫的老黄牛
孺子牛
老黄牛
开捶背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