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木二题

2021-08-09郭华悦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1年6期
关键词:诗心历练枝叶

郭华悦

深浅

春去夏来,草木渐深。

柚子树,在春天来临时,枯瘦的纸条上,焕发出了新绿。直至暮春,柚子花开了又谢,绿叶下已有了小小的青果。夏日的手一抚过,枝叶旺盛生长,褪去了春日里的青色,活泼泼起来,颜色深了许多。

此时的田地里,也能看到农作物欢腾的样子。

伏天里,稻子抽穗,稻花清扬。日渐深邃的颜色,更像是一场来自于农作物的狂欢。这狂欢的情绪,也感染了农人们。大半年的辛劳,即将有了着落。稻田里,色泽渐深,这色彩嵌进了农人的额头,舒展开来,成了喜悦的象征。

夏日里,草木深一寸;人,也跟着深了一寸。

春天,更像是一个人的童年。习惯将心胸袒露于人前,甚少掩饰。孩子,总是无忧无虑,不知深浅。童年的孩儿,更像是一幅色泽浅浅的画作。

而秋冬,像是一个人的暮年。一个人,历经沉浮,走到了知天命之年。岁月滤去了种种,剩下了豁达和开朗。此时,人更像一幅水墨画,画面简单却余韵深长。

夏日,像是一个人的青壮年。一个人,褪去了青涩后,步入了人生的夏日。在郁郁葱葱中,习惯将自己掩藏于其间。人生的枝叶,繁茂而深邃。渐渐地,遮掩住了青涩,将自己掩盖得一丝不漏。

草木渐深,是好事。枝葉的繁盛,是结果的前奏。看着草木一寸一寸地深起来,人心愈发欢腾。深邃之后,是收获。

人心渐深,更像是一场历练。多数人都难免,要在其间走上一遭。从孩童时的心不设防,到入世后的处处提防。于是,觉得人生在世,充满了危机。渐渐地,对人与事都抱着失望的态度,不吝于从最险恶的角度,去揣测周遭的人事。

能走出这场历练的,便能结出人生中最甜美的果子。经历了沉浮,才明晓原来简简单单才是最真最美。而这样的果实,会让自己看似不圆满的人生,变得甜美起来。而沉溺于这场历练中无法自拔的,则往往会因为枝叶过于茂盛,而错过了结果的机会。结果,只能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剑拔弩张中,感叹人生的艰难。

草木渐深,人事愈浅,才能让本心,不至于被草木深深所遮蔽。

润心

春夏之时,与草木的邂逅,是赏心悦目的事儿。

访草木,是一种避世。平日里,言不由心的话说多了,难免身心俱疲。避开呱噪,卸下面具,独自一人来到草木之前,顿时觉得心中一下子丰富起来。风吹草木,叶片婆娑,那也是一种语言。这样的语言,种在心上,便长出了宁静。

访草木,也是一种消愁解闷之道。草木生而具美德,花开以悦目,绿叶可怡情,氧气以利人呼吸,林荫可供人消暑。面对着一棵草木,俗世的呱噪鼎沸,污秽琐事,顿时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草木清幽,人心宁定。

面对草木,该读什么书呢?《诗经》,无疑是最合适的。《诗经》之中,关于草木的诗句,比比皆是。如今,从草木的角度,对于《诗经》进行解读的学者,也不乏其人。草木本就是一种诗意,而《诗经》更是将这种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论语》中,提到《诗经》时,曾言“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诗经》之中,一首首的诗,归根到底其实就三个字:思无邪。人心安宁,自然也“思无邪”。而要做到这一点,访草木,读《诗经》,都是挺有用的。

可见,诗意与草木,最后亦是殊途同归。草木有诗性,所缺的,仅仅是一个身怀诗心的人。人有诗心,草木入眼,便不再仅仅是草木,而是有了千般诗意,万种风情。落到纸上,也就成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

《诗经》之美,留垂千古。而这样的美,正是得益于与大自然的相通。因为有了草木的浸润,诗情如草木一般,率性而明澈。对着草木读《诗经》,这大概也就是古人们常常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了。诗即草木,草木亦如诗,不分彼此,交融合一。

多看看草木,少琢磨人心。草木润性,人多乱心。要想超然于物外,摆脱种种羁绊,还得心怀草木,养眼润心。

猜你喜欢

诗心历练枝叶
晚风
独酌
偶感
历练旅途
夜路吟
诗情画意
马莲花
雪竹(新韵)
根雕
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