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经》中“龙”的神话原型剖析

2021-08-09卢慧娟

雨露风 2021年6期
关键词:山海经图腾意象

卢慧娟

摘要:本文依托神话原型批评中的“意象”理论,通过剖析《山海经》中的龙意象及其图腾精神,印证了“龙”是中华民族精神图腾文化的标志,探索中国龙文化的渊源及龙文化精神传承的现象和意义,探索中华儿女在中原龙文化的凝聚力下的“文化相通性”和“文化认同感”,从而推动中国龙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意象;图腾;龙;山海经

1987年,在中国河南发掘了一处距今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墓穴,出土了一條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文化起源。对每个炎黄子孙而言,龙文化不仅是一种意象符号,更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

神话原型批评的奠基人之一弗雷泽认为“意象”通过“仪式感”体现人类的情感需求:“差异悬殊的不同民族文化,在传说和礼仪中出现相同的神话仪式,论证了不同地域与不同时期的人类具有某些相同的需求。”总之,文学意象是人类愿望和理想的投影,体现了人类的共同的情感需求和文化认同。

神话是一种吸引人的民间故事或寓言,它是与遥远的过去的真人真事联系在一起的传说性历史的形式。神话作为原始前科学的一种形式,产生于自然现象。荣格认为“意象”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末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最初呈现为‘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然后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中激活转变为艺术形象。”原型意象多半是人类赖以生存或者与之斗争的自然之物,荣格把原型的研究转向了文化和文学领域,指出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文学意象,而当“给动物冠以某神的身份,这便诞生了图腾”。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提道:“把神与动物或植物视为同一以及把神与人类社会视为同一,构成了图腾象征的基础。”中国人在农耕文明之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使图腾文化应运而生从古至今,龙的意象反复出现在中国大地,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文化的标志性存在,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一种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载体。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珍品,集地理志、方物志(矿产、动植物)、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其中保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话。要了解一个民族,最好要从她的神话入手。我们姑且不去对《山海经》的多义性和歧义性以及神怪有无论进行评判和讨论,单以《山海经》的文本以依据,它以形象的方式反映了原始初民对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它的一神多图、一神多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认识,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对天地人关系的理解,保留了大量原始神话和思维模式的遗韵。《山海经》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灵的历史,民族生命力的赞歌,同时又是各门学科取之不竭的源泉和相互联系的纽带。

在《山海经》之《南山经》中有“龙身鸟首神”和“龙身人面神”;《东山经》有“人身龙首神”;《中山经》中有“马身龙首神”“龙身人面神”“鸟身龙首神”以及龙鱼;《大荒东经》中有黄帝的神龙“应龙”,它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龙作为“行雨的神兽”的渊源。

《山海经》中诸多与龙有关的形象和神话故事,体现了历史悠长的民族精神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和对自然崇拜的旺盛生命力。这类自然崇拜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被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山海经》不仅有多种与龙相关的意象,还有飞禽走兽的各种变体以及结合体,飞禽走兽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应有尽有。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是自然主义表现张力的充分体现。古代社会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和灌溉都需要靠天吃饭,所以他们向龙族祈求雨露丰收,并期待具有鸟类的敏捷、兽类的勇猛。这是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信仰,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精神信仰的印证,体现了古代人类的基本生活习惯和农业生活的特征。同时也佐证了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并源远流长,贯穿华夏历史长河。

在中国,龙也是作为神启意象而存在的,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象征,已经广泛深入中国民族的血脉中、意识里。与龙相关的文化遗产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读,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发扬民族精神,继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对龙文化的探究,以文化促交流,以文化促发展,定会增添龙文化传播发展的动力,创造跨越时空的文明创新交流,对中国文化的推广传播乃至中原文化崛起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弗莱,批评的剖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M].济南:山东书画出版社,2001.

〔4〕维克多·V·瑞布里克,师学良,刘军等译.世界古代文明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陈连山.《山海经》学术史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7〕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叶舒宪.图腾批评与图腾文化[N],文艺报,2007.

猜你喜欢

山海经图腾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来自林间的风
山海经夫诸
《山海经》中的奇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