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瘘剔除术治疗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21-08-09董庆志秦澎湃田磊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7期

董庆志 秦澎湃 田磊

摘  要:目的  观察肛瘘剔除术治疗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月北京市肛肠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患者6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完善术前检查后观察组给予肛瘘剔除术,对照组给予肛瘘切开挂线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肛瘘剔除术相较于肛瘘切开挂线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伤口愈合快等优点,临床优势明显。

关键词:肛瘘剔除;瘘管闭锁;括约肌间瘘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7-0153-03

肛瘘为肛肠外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统计,肛肠疾病中肛瘘的国外发病率约8%[1],国内为1.67%~3.60%[2-3],肛瘘一般不能自愈,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切开挂线术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方法,对于瘘管外口明显,管腔通畅的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确切。但临床上常存在瘘管闭锁性肛瘘,尤其是瘘管闭锁性外盲瘘,以括约肌间瘘多见,此种类型的肛瘘,如以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治疗,外口不易寻找,瘘管闭锁又导致探针自瘘管中间穿行比较困难,强行穿刺或盲目穿刺又极易导致假性内口,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因瘘管走形不明而反复探察穿刺容易增大手术创面,增加术后伤口疼痛等术后并发症,进而延长创面愈合时间。笔者临床以肛瘘剔除术治疗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尤其是外盲瘘型闭锁性括约肌间瘘,此手术方法有效避免了切开挂线术的弊端,临床优势明显,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月北京市肛肠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男26例,女6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9.36±7.05)岁,病程12个月~10年,平均(6.06±1.56)年,对照组男25例,女7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0.38±7.15)岁,病程1~10年,平均(6.18±1.7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括约肌间瘘诊断标准参照Parks分类[4],瘘管闭锁由术前腔内超声提示及肛内指诊来确定。

1.3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0岁之间;③术前检查无明显异常;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排除标准:①外伤、炎性肠病、结核所致肛瘘;②合并有心、肝、肾、肿瘤、血液病等全身性疾病;③合并有其他肛周疾病;④精神疾病患者;⑤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⑥瘢痕体质。

1.4  方法

两组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实验组给予肛瘘剔除术:结合术前腔内超声检查,指诊探查,食指在肛内触摸内口,拇指在肛周触摸外口,两指捏紧,摸清瘘管走行,以电刀自瘘管闭锁远端紧贴外口做一弧形切口,以齿鑷夹持,保持一定张力,沿瘘管外围紧贴瘘管壁向肛内缓慢切除,边切边用手指肛内探察引导,始终确保切缘在瘘管外围紧贴瘘管壁,尤其切除深度要大于瘘管在括约肌间的穿行深度,切除范围临近肛缘时,以Alis钳替换齿镊提拉组织,将瘘管包裹在切除组织内完整切除至齿线内口,将内口一并切除,电凝止血,无需挂线。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肛瘘切开挂线术:自瘘管闭锁远端切开,寻找外口,探针自外口穿入瘘管管腔,沿瘘管走行切开瘘管至齿线内口,搔刮管壁坏死组织,电凝止血,在内口处挂线1根。

术后两组患者皆给予抗生素治疗,每天给予院内自制剂肛洗一号(地丁3.75 g,马齿苋7.50 g,败酱草7.50 g,大黄3.75 g,白芷3.75 g,净蝉蜕3.75 g)坐浴熏洗10 min及化腐清创换药治疗,共计治疗3 d。

1.5  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记录手术自开始至结束所需时间(min)。(2)术中出血量:采用称重法计量术中出血量,失血量(g)=揩净全部失血后的纱布重量—干纱布重量(g),1 g=1 mL。(3)术后伤口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观察记录术后第1天伤口疼痛情况。分值范围1~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轻微疼痛,可忍受;4~6分: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逐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像睡眠。(4)创面愈合时间:自手术日开始,至创面完全愈合,上皮覆盖完整所需天数。(5)术后复发率: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例数。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复发率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皆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肛瘘是肛肠外科的主要病种,发病原因多指向肛腺感染学说[6],肛瘘的临床分类以Parks分类为主,按照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为括约肌间瘘、经括约肌瘘、括约肌上瘘以及括约肌外瘘[7],临床以括约肌间瘘最为多见。肛瘘一般不能自愈,最终都需要手术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很多,目前临床上主要有肛瘘切开挂线术、肛瘘镜、LIFT、肛瘘栓、生物蛋白胶、推移皮瓣等[8]。肛瘘切开挂线术是目前肛瘘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方式。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手术过程主要由探明内口、外口及瘘管走行,探针自外口穿入进入管腔,探针沿管腔穿行到达内口,以及肛瘘内口挂线等步骤组成。对于外口清晰可见,瘘管通畅,内口明显的肛瘘,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确切。手术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外口,探针自外口顺利穿入,并能沿管腔走行顺利向前推进直达内口,找到并处理内口。

肛瘘剔除术从解剖学上完成了外口、瘘管、内口的完整切除,尤其对于外盲瘘,外口距肛缘较近的闭锁性括约肌间瘘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肛瘘剔除术不需要看到外口,而只需摸到外口硬结在皮下的位置,即使外口硬结距离皮缘较远,或者局部瘢痕化较重,因为不需要找到外口的确切入口,只需沿着外口硬结的外缘潜行切开即可。其次,肛瘘剔除术整个切除过程都是紧贴瘘管壁外围进行,不需要从瘘管中间穿行切开,相较于肛瘘切开挂线术,此举有效避开了瘘管闭锁给手术带来的困难,节省手术时间,避免盲目穿行和补救性扩大切除,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伤口疼痛等并发症,而且肛瘘剔除术将瘘管包裹在正常组织中完整切除,创面无需单独搔刮,且创面相对干净齐整,有利于术后创面及早开启愈合过程。再次,肛瘘剔除术因手术过程沿瘘管外围向内口推进,内口容易识别和寻找,不易导致假性内口,且内口一并切除,无需挂线,减少术后复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肛瘘剔除术,对于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特别是外盲瘘型瘘管闭锁性括约肌间瘘,相较于传统的切开挂线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瘘管切除完全无需搔刮瘘管壁,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轻,创面愈合快等优点,临床优势明显,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Emile S H, Elgendy H, Sakr A, et al. Gender-bas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surgery for anal fistula: analysis of more than 560 cases[J].Journal of Coloproctology (Rio de Janeiro),2018,38(3):199-206.

[2]赵冬安,史学文,朱孟琳.肛瘘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8,38(2):73-74.

[3]张志钰,王业皇.肛瘘微创治疗国内外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20,42(11):66-68.

[4]Emile S H, Elfeki H, El-Said M, et al. Modification of Parks Classification of Cryptoglandular Anal Fistula[J].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2021,Publish Ahead of Print.

[5]張稳存,张生东,葛昌甫.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4):397-399.

[6]赵安琪.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初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

[7]Emile S H. Modified Parks' Technique and TROPIS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Complex Anal Fistulas: Similar Concept and Different Technique[J].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21,25(5):9.

[8]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肛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12):11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