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1-08-09郭珊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9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摘要】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但面临保护经费短缺;传承人承接能力、资格认证、教育程度受限;传统木构建筑需求量逐年急剧递减等问题,如何强化经费保障,加大企业宣传及传承人培养力度,强化保护条例意识,构建村落旅游模式,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057-03

【本文著录格式】郭珊敏.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57-59.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我国民族建筑中的精华,也是广西侗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侗族木构建筑通过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的工艺完成,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气势雄伟,外形壮观,极富少数民族地方特色,是侗族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一、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概况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具魅力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经过历代发展,逐渐形成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木构建筑以鼓楼、风雨桥、吊脚楼、寨门为代表,不仅结构严谨,形制独特,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铆接缜密,结构牢固,百年屹立不倒,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广西侗族木构建筑主要分布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三江侗族自治县保存有鼓楼178座、风雨桥113座、戏台160座、凉亭80座、井亭60座,新建的三江鼓楼是至今为止世界最高的鼓楼,为27层,高42.6米。

从代表性传承人方面的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6月,柳州全市共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各级代表性传承人38人。其中国家级2人、自治区级3人、市级11人(其中2人已过世)、县级22人,绝大部分传承人生活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目前,全县从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的工匠约为1800人,其中300多人具有“掌墨师”资格。林溪镇、独峒乡和八江镇等乡镇是侗族木工集中的区域,平均每个村屯有1-2名掌墨师,林溪镇的程阳八寨较为集中,相比其他村寨更为突出。

从侗族工匠成立的企业情況来看,与过去的学艺方式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艺人开始使用信息化的设计技术和现代电动工具加工材料,一些著名工匠的后代在学习和继承传统技艺的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体现在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上,杨似玉的儿子杨彬旅,杨求诗的儿子杨雄德,杨玉吉的儿子杨全景等,均为1980年后出生。这一代艺人“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展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并熟悉有关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招投标、项目验收等工程业务。”[1]

针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传承、发展,目前,柳州市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通过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传统村落结合起来,纳入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村寨。同时,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融入高校教学课程和专业实践当中,探索项目保护单位与高等院校共同保护、研究发展的新模式。为提升传承人队伍的综合素质及技艺水平,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举办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培训班,邀请高等院校教授为传承人授课,重点学习现代电脑制图、艺术鉴赏、现代营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理念等课程,在增加传承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其技艺水准与传承能力,开拓了创新思维。通过将CAD设计技术、三维表现技术用于传统的无图纸的木构营造,新的侗族木构建筑工程项目在功能设计、造型设计、材料应用等方面发生着明显变化,这将是今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保护传承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通过各级政府强力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保护经费短缺,抢救与保护难以支撑

近年来,柳州市共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补助经费55万元,主要用于侗族木构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等,针对风雨桥、鼓楼等进行维修,进一步加强了侗寨民居的维护。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是个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几年来,中央补助专项经费虽落实到位,但下拨经费未能满足传承保护的需求,县级财政尽管每年拿出10多万元用作民族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但未能完全满足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和培育继任传承人的需要。

(二)传承人企业承接能力、资格认证、教育程度受限

一是传承人企业知名度低,工程承接能力不高。侗族木构建筑企业宣传空白,外界知名度低。目前,传承人所成立的企业,仅仅停留在当地口碑传播的基础上,网络传播、电台传播、广告传播等途径,囿于传承人知识水平、当地环境的相对闭塞等原因,未能对企业品牌进行良好的宣传。同时,企业工程承受量及工作效率与大的建筑工程存在不匹配的现象。项目太大、太多,团队消化不了;项目太小,往往是被中间商赚了差价。目前,多数企业承接区域仅在三江及广西境内。黔东南、湘西南范围区域未拓展业务。缺少先进设备辅助,加工生产设备及装配设备缺乏,影响工程效率。

二是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技术资质认证难以落实。一些发展较好的工匠是按照侗族习俗经过拜师学艺的正式过程,跟随师傅一边参加工程项目的建设一边学习,具备“掌墨师”资格后能够独立承接小型或者大型侗族木构建筑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组织,并且按照传统民俗可以主持建筑营造过程中的仪式。但在实际承接工程的时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虽得到国家的认可,但未能得到相关部门技术资质的认可,在招投标、市场运作上往往因“无技术资格证书”而被拒之门外。传承人承接的项目一般是具备资格认证的企业中标后再进行外包的“三包”“四包”,中介太多;或通过挂靠其他公司的形式运作,自身资金投入大,回笼慢,项目工程款实际结款数额少。

三是工匠受教育程度底,现代化施工技术欠缺,团队老龄化趋势明显。从事侗族木构建筑工作的传承人,基本上是初中文化水平,其所具备的营造技艺来源于所在村寨师傅的教育,但文化水平低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其利用现代化设备辅助设计、施工,比如电脑设计制图、现代电动工具使用等。在实际承接项目中,木构设计的子方案无法与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对接。后期验收也存在与原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不符的矛盾。同時,年轻人为生计外出打工,未婚青年及以下年龄段人员,参与意愿低。已婚青年,生活压力大,工钱太少,无法养家糊口。因而,目前木构建筑营造团队逐步老龄化。

(三)传统木构建筑需求量逐年急剧递减

面临时代发展冲击,砖房代替了吊脚木房,传统木构建筑需求量逐年急剧递减,传承人承接的工程量相对减小。而砖房的增加,也使得传统木构建筑生存的土壤受到挤压,传统村落保护受到威胁。

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

为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后继有人,技艺代代相传。项目保护单位在抓保护、抓传承、抓基地、抓展示、抓宣传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利用2年的时间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相关图、文、影、音进行数据采集,并录入系统进行永久保存。开发建成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手机App,实现一部智能手机就能随时采集、上传、保存图文影音数据资料。逐步建成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展示中心,培育自治区级保护示范户,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初级中学建成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积极为传承人、民间艺人提供展示平台,鼓励和组织民间艺人积极参加市、自治区、国家举办的各类大赛和展演活动。近年来,共计1600余件实物先后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香港等地参赛或现场展示。为进一步做好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各级经费保障

申请国家级非遗专项保护经费,各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青年文化民族文化传承基金、青年文化创业基金,厚植民族文化基础。拓宽保护传承的资金渠道,制定激励表彰政策,鼓励企业家、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向企业、社会募集资金,完善工匠所需的加工生产设备及装配器械等。在提高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经费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发挥传承人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帮助传承人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

(二)加大企业宣传及传承人培养力度

1.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化生产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杨求诗曾到北京电视台演播厅、上海世博会、北京农业展馆现场展示技艺,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乡土文化”栏目、“国宝档案”栏目进行过系列报道,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因而,可以进一步利用广播电视台、非遗保护中心官网及微信平台公众号,开设“非遗工匠”“云游非遗”等专栏,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方面的宣传报道。利用新媒体线上优势,讲好非遗工匠故事,加大非遗企业宣传,推动非遗融入百姓生活,让广大群众共同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共享民族文化保护成果。同时,侗族木构建筑企业也要顺应视频经济发展的潮流,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电台、企业广告片等有效的营销手段,加大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

积极鼓励传承人走出家门,把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融入社会发展中,支持他们组建公司,参加区内外木质结构建筑工程招投标。通过“公司+工程+学徒+传承”的模式,解决传统的“师带徒”人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在设计和施工岗位要求等问题,培养新生代掌墨师。让他们在现代化招投标工程中,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在实际工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积极拓展业务承接范围,努力向黔东南、湘西南辐射,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江鼓楼、三江风雨桥、“侗乡鸟巢”均由三江侗族自治县各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承建,传承人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徒弟加入传承队伍。

2.完善资质认证

相关部门在技术资质认证上,可借鉴徽派建筑、围屋建筑等行业资质认定标准,制定广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的技术资质认证。在招投标、市场运作上予以政策倾斜。并逐步探索制定侗族木构建筑营造的地方技术性标准,以期传承人创办的企业能够按照正规设计流程承接侗族木构建筑的设计、施工项目。

3.注重人才培养

一是各级政府制定和落实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利用现有文化站、农村职业学校、成教中心等培训教育资源,构建文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养适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技艺技能提高培训班,将现代知识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准与传承能力。邀请高等院校教授为传承人授课,尤其是对现代电脑制图、艺术鉴赏、现代营销与非遗传承理念课程的学习,在增加传承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技艺水准与传承能力,开拓创新思维,拓宽传承人发展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文化宣讲和开展普及性教学,支持传承人到各院校开展讲座及培训工作,把项目带进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侗族建筑文化,传承民间技艺,切实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民间艺人、传承人座谈会,让传承人、民间艺人带徒交流技艺。三是利用高校资源。积极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依托高校资源,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各类课程,提供保护与传承培训专业服务,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融入高校教学课程和专业教学实践当中,探索项目保护单位与高等院校共同保护、研究发展的新模式。逐步集聚一批从事专业研究的专家团队,全面提高研究能力,定期整理、出版、传播相关研究成果,出版项目研究专著和普及性教材。不断完善历史建筑和工匠的大数据,制作传承人视频纪录片。

(三)强化保护条例意识,构建村落旅游模式

贯彻落实《柳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规范三江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发展,切实增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强制约束力,为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生存发展的“土壤”。将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经济有机结合,以乡村振兴建设、文化富民工程试点为切入点,建立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模式,建设具有厚重历史内涵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等结合起来。形成三江“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等旅游品牌,增强传承人民族文化自信,切实为传统木构建筑提供生存土壤。

四、结语

侗族的多种公共建筑,如鼓搂、戏台、寨门、风雨桥、井亭等,因其功能是显示一个村寨或宗族地位、力量的高低与大小的标志,所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构造方法以至造型艺术,都特别讲究,除了与居住建筑共有的均衡、对称与和谐之美,还具有与之不同的崇高、俊秀、挺拔、精致的形式美和神圣、富丽的意境美,以适应和满足集体活动的空间及心理审美的需求。在侗族的这些木构建筑群落中,不仅集中体现了侗族建筑技艺的水准和在建筑学上的美学追求,而且也凝聚了侗族许多历史文化因素,尤在村寨选址、村寨布置、竣工庆典上,体现了深厚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鼓楼、风雨桥是人们聚集交往的中心,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之地,具有丰富多彩的信仰文化价值。在民族学、生态学、宗教学、人类学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但其保护和传承现状并不乐观,该技艺的保护传承任重而道远,需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将此技艺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汪麟,石磊. 三江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初探[J]. 中外建筑,2020(01).

作者简介:郭珊敏(1982-),女,湖南郴州,群文系列馆员,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