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影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07徐永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头颈部经颅脑血管

徐永敢

(南京市雨花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12)

脑梗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又被临床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运动障碍、同向偏盲等症状表现[1]。脑梗死具有发病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而脑血管狭窄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确狭窄程度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医学界公认为脑梗死诊断的“金标准”,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脑血管狭窄资料,但不足之处在于创伤大、操作复杂,使其无法作为常规诊断手段加以应用[3]。近些年来螺旋CT的涌现给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头颈部CTA检查更是成为头部、颈部动脉血管情况的重要手段。故本研究围绕联影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4.34±2.56)岁;起病至接受治疗时间2.5~72 h,平均起病至接受治疗时间(12.33±2.57)h。纳入标准:(1)所有脑梗死患者均获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2)无碘对比剂禁忌者;(3)患者家属如实知晓本研究方案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颅脑良恶性肿瘤者;(2)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1.2 方法

经颅多普勒检查:仪器设备为徐州亿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D320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 MHz,协助脑梗死患者取平卧位。于超声探头表面均匀涂抹耦合剂后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具体如下:颞窗探查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以及颈内动脉中末段;眶窗探查患者的颈内动脉虹吸段。完成检查后协助患者由仰卧位调整为侧卧位,枕窗探查基底动脉、椎动脉。

颈部CTA检查:仪器设备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64排128层螺旋CT机。具体参数如下: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层厚以及层距均为0.5 mm、重建间隔0.4 mm、矩阵512×512。经由患者肘前静脉注入碘海醇注射液(GE Healthcare Ireland,国药准字J20160095)350~370 mgI/mL,总剂量60 mL,注入速度4.0~4.5 mL/s,之后以相同注入速度注入缓冲0.9%氯化钠溶液(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10870001)。妥善固定患者头颈部,碘对比剂注入15 s后予以监测,在靶血管内对比剂达到峰值时对头颈部进行探查,具体顺序如下:颈总动脉-大脑前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获取参数信息后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

以上诊断均由影像科3名具有丰富诊断经验的医师出具诊断报告,存在异议时采取协商的方式形成一致共识。

1.3 观察指标

选取脑血管狭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观察指标。脑血管狭窄判定标准如下:轻度狭窄:动脉血管内径缩小30%(含)以下;中度狭窄:动脉血管内径缩小31%~69%;重度狭窄:动脉血管内径缩小70%(含)以上[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符合率比较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提示,80例脑梗死患者中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55例、重度狭窄10例,头颈部CTA检查轻度狭窄符合率、中度狭窄符合率均大于经颅多普勒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符合率与经颅多普勒检查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符合率比较[n(%)]

2.2 两种检查手段诊断效能比较

头颈部CTA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经颅多普勒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手段诊断效能比较 单位:%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脑梗死已经成为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类型之一,调查显示我国脑梗死发病率为110/10万,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60%~80%[5]。动脉血管狭窄、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诱发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以及发病机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虽然诊断结果准确,但却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创伤(永久性神经损伤、脑动脉痉挛),并且重复性差,使其仅能够作为定性诊断而无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机具有扫描速度迅速、成像清晰、后处理系统功能强大、辐射小等优点,目前已经在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头颈部血管成像、肺动脉造影及四肢血管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更为重要的是,螺旋CT检查无创无痛,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更容易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诊断人员通过对特定组织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扫描可以获得更加直观清晰的影像,微小病变检出率更高,对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头颈部CTA检查具有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同的优点,且扫描速度迅速,仅需不到3 s时间即可以完成从主动脉弓至颅顶的探查,有利于判断动脉管腔有无病变以及狭窄程度,在脑血管疾病预测中凸显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参照,结果发现头颈部CTA检查轻度狭窄符合率、中度狭窄符合率均大于经颅多普勒检查,而重度狭窄符合率与经颅多普勒检查数值相当。由此结果提示:两种检查手段均可准确检出重度狭窄,但头颈部CTA检查较经颅多普勒检查更有助于提升轻中度狭窄检出效果。进一步研究提示,头颈部CTA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经颅多普勒检查,表明头颈部CTA检查的诊断效能较经颅多普勒检查更高。总结原因如下:经颅多普勒检查对浅表动脉管径的探测较为敏感,而深部动脉探查时受脂肪、骨骼等影响较为明显,容易诱发误诊漏诊现象。头颈部CTA检查无需插入到管,仅通过静脉注射即可以将造影剂输注至特定部位进行造影,具有无创性特点且风险小、副作用轻微,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探查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血管变异、管腔直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清晰地将颅骨、血管的解剖关系展现在医务人员面前,对选取适宜的诊疗方案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头颈部CTA检查可以从多个方位、多个视角获取特定部位的影像信息,利于观察隐蔽的血管病变,使得脑血管狭窄诊断结果得到了大幅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头颈部CTA检查难以动态观察血流情况,对于高度怀疑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仍需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认。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诊断中联影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应用效果更佳,具有重要的推广使用前景。

猜你喜欢

头颈部经颅脑血管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