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冠状动脉CTA用于心脏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准确性评价

2021-08-07刘建华庄成成王娜娜魏美平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血管性心脏图像

刘建华,薛 梅,庄成成,王娜娜,魏美平(通讯作者)

(东营市河口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东营 257200)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为临床重要检查技术,可向临床医师提供呈直观状态的冠脉解剖学信息,冠状动脉出现硬化、痉挛样改变均为引发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同时,急性血栓为主要引发冠状动脉发生闭塞的因素[1]。CTA经充分且有效地对独特的对比剂跟踪技术运用,在将对比剂引入冠状动脉后,再结合成像技术,可较为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情况[2-3]。本研究针对所选的心脏血管性疾病患者,就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测方案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血管性疾病的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介于29~87岁,平均(62.45±6.39)岁。纳入标准:(1)患者可配合检查;(2)存在疑似心脏血管疾病症状;(3)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心肾功能存在异常者;(2)有碘过敏史者。

1.2 方法

CTA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冠状动脉CTA技术实施检查,完善检查前准备工作,在检查前4h禁止摄入固体食物,并减少饮食量;检查前2 h,减少活动,保持静息。检查前30 min,入检查室,对于过度紧张者,可应用地西泮片5 mg。在开始检查前,严格监控患者心率,使窦性心律保持在<70次/min,若心率经测验>70次/min,可嘱其取酒石酸美托洛片口服,剂量取25~50 mg。另外,引导患者掌握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后实施扫描。先精准定位CTA扫描范围,并对钙化积分精准计算,取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370 mg/mL+0.9%氯化钠注射液20~30 mL,速率调整至5~6 mL/s。应用对比剂追踪技术实施扫描操作,10 s后,对升主动脉根部实施定时扫描操作,每2 s进行1次,以升主动脉CT值介于180~250 HU时,为自动扫描触发时间。后对图像进行处理,深入分析钙化积分,并完成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操作。

DSA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DSA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设为金标准。评估标准:阳性:管腔狭窄、闭塞;阴性:管壁无狭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方法检查结果;对比CTA准确性,即评估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方法检查结果比较

DSA检查,阳性93例;阴性7例。CTA检查,阳性91例;阴性9例,两组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检查结果比较[n(%)]

2.2 CTA准确性评估

以DSA为金标准,得出CTA在对疑似心脏血管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时,准确度为96.00%(96/100);灵敏度为96.77%(90/93);特异度为85.71%(6/7)。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检查结果对比(例)

3 讨论

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及闭塞样改变,为主要诱导冠心病发生的因素,故为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获取理想预后,需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既往临床多采用DSA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但此技术具一定创伤性。而冠状动脉CTA,以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为途径,将对比剂于人体静脉中注入,充分利用对比剂所具有的追踪技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相较其他造影技术,其无需插管,且各项操作均较为简单,对人体构成的伤害较小[4-5]。

采用冠状动脉CTA技术,可对患者机体冠状动脉走向、数目等进行精准观察,并对冠状动脉走向、数目等准确掌握。另外,采用冠状动脉CTA进行检查,可检出患者心肌桥。同时,还可观察心腔、心肌等情况[6-7]。相关研究显示[8],应用64排冠状动脉CT机,可深层对患者机体心脏组织进行扫描,在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时,均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另外,还可对冠状动脉进行多角度观察,且可完成对疑似病灶的单独拉直以及系统解剖工作,为冠状动脉诊断准确率的增强提供理想条件。冠状动脉CTA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扫描速度快速,且空间分辨率也居较高水平,故患者有较高的接受程度。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DSA检查与CTA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在90%以上,特异度为85.71%。

心脏冠状动脉CTA在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时,具一定价值。也有研究显示[9],受影像学医师技能水平、图像质量、血管上壁钙化、CTA空间分辨率低等因素影响,对某段动脉狭窄程度无法做出精准判断,在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诊断时,有一定局限性存在。为使CTA诊断率提升,需对下述几个方面引起重视:首先,在进行扫描操作前,指导患者开展呼吸训练,以对心率进行监测,并适当控制,以降低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其次,尽量对最为理想的图像时相进行选择,以完成图像重建操作;再次,持续增强影像学医师所持有的专业素养,并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客观评估[10]。CTA具无创、准确率高、可重复实施等诸多优点。在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诊断时,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对某一段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诊断时,技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冠心病复查、筛查中均可运用。

综上,在针对心脏血管性疾病进行诊断时,应用心脏冠状动脉CTA技术,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率。

猜你喜欢

血管性心脏图像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