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X线成像系统(DR)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8-07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尘肺胸片阴影

鹿 博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42)

尘肺属于一种极为常见、危害较大的职业病,只有对患者展开精准的诊断,才能够为其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治疗方案,促使患者的病情、病症能够得到有效治疗。通常的情况下,在诊断方面,CT诊断、高千伏胸片应用最为普遍、广泛,但是相关调查显示,其图像分辨率较低、准确率较低,已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的诊断中[1]。而数字X线成像系统(DR)的出现,能够弥补传统诊断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在尘肺诊断中应用数字X线成像系统(DR)的价值展开细致、深入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尘肺诊断患者。其中,男性为53例,女性为17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3.69±17.31)岁。

准入标准:(1)患者年龄≥18周岁,具备自主能力;(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缺乏依从性,本人无法参与随访;(2)处于哺乳期、妊娠期或存在精神异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至少两次数字X线成像系统(DR)诊断。利用Philips公司所生产的VM型DR系统,并且采取小焦点,设置180 cm源像距、125 kV管电压,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曝光时间以及管电流通过系统自动跟踪;图像经系统默认的胸部模式FC曲线后处理,采取AGFADRYSTAR5503型相机摄片,胶片的规格为356 mm×432 mm,放大率为100%。

观察指标为小阴影分布范围、小阴影大小与形态、总体密集度、尘肺诊断分期、有无小阴影及大阴影聚集。

1.3 观察指标

1.3.1 了解患者检出率,做病情分期,检出率=(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人数×100%。

Ⅰ期: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患者至少存在一个总体密度为2级的肺部阴影区域。

Ⅱ期: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患者至少存在一个总体密度为2级的肺部阴影区域,且分布已超出4个肺区;或者患者至少存在一个总体密度为3级的肺部阴影区域,至少在4个肺区分布。

Ⅲ期: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患者至少存在一个总体密度为3级的肺部阴影区域,且至少在4个肺区分布并存在区域聚集情况;或患者至少存在一个总体密度为3级的肺部阴影区域,且至少在4个肺区分布并存在大范围阴影情况,存在长径超过30 mm或短径超过10 mm的大阴影出现。

1.3.2 了解患者优片率,做三级划分,标准包含四个内容,及符合投射要求,患者无模糊影、无异物、体位标准,图像格式正确,记20分;分辨率、密度、对比度符合要求,无失真,记30分;对患者肺部结构、解剖形态充分展示,记20分;清晰拍摄病灶部位与细小诊断部位,同诊断要求相符,记30分。总分为100分。优片率=(一级片+二级片)/患者人数×100%。

一级片:评分超过90分。二级片:评分在61~89分之间。三级片:评分在60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调查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两次诊断检出率对比

患者两次诊断检出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两次诊断检出率对比[n(%)]

2.2 患者两次诊断优片率对比

患者两次诊断优片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患者两次诊断优片率对比[n(%)]

3 讨论

目前尘肺病已经被公认为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同其他疾病相比,诱发尘肺病的概率非常高,其中主要包含肺气肿、肺结核、肿瘤、肺部感染等。以往在诊断方面,主要采取高千伏胸片、CT展开诊断,但是由于操作较为复杂,导致一些患者不愿意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检查,加之其虽然能够对患者的肺部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却无法对病变细节部位、相关并发症清晰显示,因此,传统诊断方法子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而数字X线成像系统(DR)的出现,能够对以往的诊断方式逐步取代,成为诊断尘肺病的关键方式。数字X线成像系统(DR)主要将X射线通过暗盒转化为数字化图像,并且在荧光屏中呈现,转变X射线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确保成像片层次感更为丰富、质量更好,并且简化操作过程。相关的调查显示:数字X线成像系统(DR)能够对患者病灶位置、病变情况做出清晰显示,具备较高的分辨率,在早期诊断尘肺病方面具备可观的应用价值。同以往的高千伏胸片、CT诊断相比,具备众多的优势:(1)不需要由于曝光的问题而重复展开拍照工作,具备较大的曝光宽容度;(2)对患者造成的辐射危害非常小;(3)拍摄条件比较可控;(4)成像层次感强、清晰度高;(5)无需洗片,整体提升诊断的效率。通过此可以发现,数字X线成像系统(DR)废片率降低,成功率高,能够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

诊断尘肺分期的重要基础在于合格质量的X线胸片,将GBZ70-2015作为依据,尘肺疾病初次诊断的胸片质量必须要达成二级以上[3]。而数字X线成像系统(DR)能够通过平板探测器,将X线直接转变为数字影响,直接在医用显示器中进行读片,同时,能够及时重照不满意的图像,全面降低废片率,促使院内可以显著节约人员成本、时间成本。数字X线成像系统(DR)对于曝光条件不佳的二级、三级片,在经过宽窗位、调整窗,能够达成一级片的诊断要求,而对于肩胛骨未闪出、摆位不正等技术因素,通过操作人员的重照或者是培训,可以完全避免此类不合格胸片的产生,进而为主治医师提供更为优质的胸片图像。

在胸部解剖结构显示方面,数字X线成像系统(DR)图像要强于以往的诊断形式,更加清晰显示患者肺内细微结构,及时发现肺内早起病变。相关调查证明:在两肺纹理走向等解剖标志中,DR胸片的显示率、清晰度均强于传统诊断模式。同时,可以通过DR系统中强大的后处理影响技术,将实际需要作为依据,重建组织原始数据的不同算法,通过调节图像参数,能够将最大量的胸部图像信息获取,更加锐利、清楚显示病变轮廓,能够更精确的分辨直径1.4 mm这种较小的病灶组织[4]。针对尘肺疾病中小阴影的显示,特别是直径1~3 m m的s影或者是P影而言,同以往高千伏胸片、CT相比,显示更为清晰,也能够更加精确地判定分布范围以及总体密集度。与此同时,数字化摄影技术在图像打印环节、图像阅读显示、摄影成像等方面,均有可能调节程序,会将读片结构不一致的可能性提升。因此,在GBZ 70—2015中明确规定数字化摄影不可以采取边缘增强、降噪等图像处理技术,需要在投照前明确图像处理参数,不可以对DICOM格式的影像文件做出图像处理,在投照以后,不可以调节图像的质量,也不可以缩小或者是放大打印的图像,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胸片图像造成的影响,确保评估的结果能够更加客观。

除此以外,DR多采取自动曝光形式,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同样的距离条件背景下,同高千伏胸片相比,数字X线成像系统(DR)的辐射剂量仅为一半,不仅能够取得精确的诊断效果,同时,患者也能够大幅度减少吸收剂量,同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正当化原则相符[5]。

依据本文的调查结果了解到,患者在经过两次诊断以后,其检出率分别为97.14%、100%,能够清晰知晓患者的病情分期,且图像分辨率非常高,优片率分别为92.86%、97.14%,两次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充分证明:在尘肺诊断中,应用数字X线成像系统(DR)方式,相较于传统的CT、高千伏胸片诊断而言,能够更加确切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促使患者能够得到尽快、有效的治疗,全面维护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在临床诊断中,具备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尘肺胸片阴影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让光“驱走”阴影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阴影魔怪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病影像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