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08-07黄伟康通讯作者刘青山林耿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髋臼磁共振软骨

卿 勇,黄伟康(通讯作者),刘青山,徐 滔,武 毫,林耿斌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在临床上亦叫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之间的解剖异常或者解剖结构正常但髋关节长期受到异常外力作用造成的疾病,导致股骨近端和髋臼关节盂边缘之间的异常接触和碰撞会引起微创伤,关节盂边缘和关节软骨的退化会引起诸如髋关节活动受限和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疾病[1-2]。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可根据形态变化分为Cam型和Pincer型,前者是由股骨头和颈部交界处的异常形态引起的,而后者则是由普遍的和局部的髋臼缘过度覆盖引起的[3]。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于1999年首次报道,对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4]。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对收治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磁共振成像应用的实际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021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收治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50例,这些患者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其中37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18~60岁,平均(38.43±2.53)岁;33例为左侧病变,17例为右侧病变;病程5个月~13年,平均(4.90±0.20)年。

纳入标准:(1)髋关节疼痛,影像学图像显示髋臼异常形态[5];(2)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1)手术史患者;(2)有外伤病史者。

1.2 方法

具体步骤:采用西门子公司提供的MR扫描仪(西门子Verio3.0T)诊断,腹部的8通道相控阵线圈收集图像。首先使用TSE序列扫描来设置参数,矩阵512 mm×512 mm;FOV 220 mm×220 mm;TE 30 ms;层厚3.0 mm;TR 3 000 ms。然后扫描PD-FS序列。(1)斜矢状位。平行于患者股骨颈的长轴进行扫描,设置参数:TE 30 ms;TR 3 000 ms;(2)斜冠状位。在倾斜轴图像上垂直于髋臼的前边缘和后边缘连续扫描,并且设置参数与斜失状位相同。

设置PD-FS序列扫描的视野均为220 mm,层间距为0.3 mm,层厚为3.0 mm,矩阵为512 mm×512 mm。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图像质量:扫描的图像由成像部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评估,可以分为三个等级[6]:①优:可以清楚地显示髋臼唇的轮廓和各种结构,软骨信号清晰,脂肪信号被完全抑制,信号信噪比高的。②良好:髋臼唇和软骨清晰可见,基本上可以抑制骨髓中的脂肪信号;信噪比相对较好。③差:髋臼唇、软骨不能很好地显示出来,信噪比差,脂肪信号不给力且模糊。

(2)通过磁共振诊断髋部撞击综合征的分类标准[7]:①0级:软骨均匀扩散且变薄,但表面光滑,因此被认为是正常的关节软骨。②Ⅰ级:软骨的层状结构消失,软骨中信号区域低,软骨表面光滑。③Ⅱ级:软骨表面不规则,轮廓为轻至中等,软骨缺损的深度未达到总厚度的一半。④Ⅲ级:软骨表面极为不规则,轮廓中等至严重。软骨缺损的深度超过所有层的一半,但尚未完全下降。⑤Ⅳ级:全层软骨缺损和脱离,软骨下骨完全暴露,无论软骨下骨信号如何变化。以Ⅰ级、Ⅱ级、Ⅲ级为磁共振诊断阳性标准。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检索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以率(%)表示,并通过χ2测试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组间图像质量

PD-FS序列的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TSE序列的62.00%(P<0.05),见表1。

表1 优良率的组间比较

2.2 比较组间阳性率

PD-FS序列的阳性率72.00%显著高于TSE序列的24.00%(P<0.05),见表2。

表2 阳性率的组间比较[n(%)]

3 讨论

髋臼前突综合征是由髋臼盂缘与股骨近端之间的解剖异常引起的,或者解剖结构正常,但髋关节长时间处于异常外力作用下,导致髋臼盂缘和髋臼异常碰撞或接触。股骨近端,导致微创,造成关节软骨和盂边缘变性,最终限制了腹股沟患者的髋部运动和慢性疼痛,与CT和X射线等成像技术相比,磁共振在联合成像中具有许多优势。MRI和无反差的关节均适用于评估髋部碰撞综合征,MRI关节造影术允许将造影剂注射到造影剂的腔中,以扩张关节囊并使关节囊与嘴唇区分开,非常可靠。但是,该测试方法具有创伤性,会损坏关节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并且有感染的危险,因此其推广受到限制。3.0T MRI具有很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并且对软骨和髋臼唇部损伤极为敏感和特异[8]。但是,TSE常规序列仅用于髋部撞击综合征>Ⅲ级的患者。PD-FS序列可以更好地捕获髋臼前唇和后唇的垂直横截面图像,这对于观察病变非常有用。对角冠状扫描可以更好地分析髋臼的上下盂唇,本研究中斜矢状位、斜冠状位扫描图像见图1、图2。

图1 斜矢状位

图2 斜冠状位

本研究将两种不同的扫描方法进行了比较。PD-FS序列的阳性率为72.00%(36/50),比TSE序列的24.00%(12/50)显著要高(P<0.05)。定位线与左右股骨头的TSE扫描方法平行,这是因为扫描位置与髋臼唇的解剖结构特征不一致,所以髋臼唇的某些方面不完整或不清楚,这影响了髋关节的诊断和治疗。PD-FS扫描方法,其位置线平行于患病(单侧)股骨颈的长轴。根据髋臼唇的形态,解剖结构和行走方向,采用单侧放大扫描方法,可以充分显示髋臼唇。连续的解剖结构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髋臼唇的病理变化和异常信号变化,再加上可能发生的髋关节退行性改变,炎症性水肿,积液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大提高了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检测率和准确性。

总之,采用磁共振PD-FS序列成像技术扫描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可以提高阳性率,且诊断优良率高,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理想的价值。

猜你喜欢

髋臼磁共振软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