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超声对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2021-08-07林梅清黄妙玲李冠芳刘远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误诊率室间隔心动图

林梅清,古 艳,黄妙玲,李冠芳,刘远枚

(东莞东部中心医院超声科 广东 东莞 523573)

先天性心脏病通常是因妊娠期胎儿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畸形病,这一疾病在当前新生儿中发病率可达到5‰~8‰,这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1]。对于此通过产前检查,可以及早了解胎儿病情,为产科及儿科预判提供支持,同时也有利于胎儿出生后的及时有效救治[2]。二维超声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产前检查中普遍应用,且取得良好效果,但在长时间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胎儿心脏搏动快,体积小,且内部结构复杂,使得二维超声检查应用受限[3]。与之相比,三维超声的应用使图像信息更加立体,可以对胎儿心脏复杂结构予以动态观察,另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实施三维重建,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判断更加直观和准确[4]。尽管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的优势明显,但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对此予以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248例经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年龄22~37岁,均值(30.11±1.23)岁,孕周18~26周,均值(23.52±0.78)周,孕次1~3次,均值(2.01±0.52)次,体重57~84 kg,均值(69.85±3.48)kg。纳入标准:均为单胎;妊娠期无用药史;无糖尿病;无高血压;无代谢性疾病;对本次研究知晓且同意参与。排除标准: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孕期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品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有家族遗传史;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育史。

1.2 方法

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受检者需要屏住呼吸,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调整为二维灰阶模式,按照操作常规检查,通过超声探头扫描,以四腔心为初始平面,扫描10~12.5 s,信息采集范围25°~30°,对标准切面图像予以采集。

三维超声检查:对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实施三维超声检查,起始切面为四腔心,实施心脏三维图像数据采集,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为断层超声成像模式、多切面成像模式,对左右心室流出道予以检查,对主动脉及肺动脉长轴平面予以检查。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照分析这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检验方式为χ2,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随访追踪,24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30例经尸检确诊,218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准确率为94.4%,误诊率为4.4%,漏诊率为1.2%。三维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8.4%,误诊率为1.2%,漏诊率为0.4%,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比二维超声心动图高(χ2=5.765,P=0.016<0.05),两种检查方式的误诊及漏诊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3.602,P=0.058>0.05;χ2=0.252,P=0.616>0.05)。见表1。

表1 (续)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对比[n(%)]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胎儿先天性缺陷之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胎儿心脏先天性存在功能缺陷或结构缺陷,进而导致先天性心脏病,这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一疾病的出现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可能与环境因素相关,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5]。有研究指出,高龄孕妇与育龄期孕妇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可见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孕妇年龄无直接联系[6]。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虽然可以正常妊娠,但患儿出生后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面临死亡风险,因此需要予以重视,提早作出准确诊断,为后续治疗及处理提供参考。

近些年,伴随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三维超声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其不仅可以将心脏结构直观反映出来,还可以将心脏功能直接反映出来,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三维超声的应用可以避免传统诊断方式中几何假设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直观的心脏剖面视图[7]。同时利用容积数据采集的方式,加上数据后处理技术,可以使诊断准确性得到提升。但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与检查人员经验、技术有一定联系,另外如果病例透声条件不佳则会对检查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本次研究中,经随访追踪,24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30例经尸检确诊,218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准确率为94.4%,误诊率为4.4%,漏诊率为1.2%。其中产前诊断结果为室间隔缺损但产后检查并未发现导致误诊,这可能是因室间隔缺损产前关闭。产后诊断结果为室间隔缺损,主要是因为室间隔缺损部位较小,缺损部位无明显的血流分流,所以出现误诊。三维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8.4%,误诊率为1.2%,漏诊率为0.4%。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比二维超声心动图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误诊及漏诊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维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所以诊断结果中漏诊和误诊病例较少。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而言,尽管部分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但从实际上来看通常是因大量合并异常而导致。据相关研究[8]指出,二维超声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部分特殊病例,如胎儿体位、血管畸形、羊水过少等,有超声切面盲区问题,部分切面无法清晰显示甚至无法显示,因此需要重复进行检查,使检查时间延长,会对疾病确诊产生不良影响。三维超声可通过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通过容积探头进行检查,在胎心某个切面进行固定,并实施自动扫查,一方面可以避免人为误差的出现,另一方面可以对图像予以数字化储存,并进行资料传输和远程会诊,另外还可以实现脱机分析,在带教中应用。三维超声可以对多个切面图像予以采集,且分辨率比较高,进而从不同角度对心脏结构特点进行了解,还可以随意切换任意切面。三维超声检查不仅可以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而且可以保障图像质量,避免误诊及漏诊问题,因此三维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三维超声在采集数据方面操作简单且快捷,但在图像处理上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而且需要具备空间想象能力。

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高,误诊率及漏诊率均比较低,可以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提供支持,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误诊率室间隔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