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

2021-08-07李晓兵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符合率螺旋腹部

陶 咏,李晓兵(通讯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放射科 上海 200040)

临床急诊外科中急性胸腹部创伤属于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指患者胸部或腹部发生创伤,但是闭合性胸腹部创伤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比较隐匿,且病情危重,一旦得不到及时治疗,会使患者出现大血管大出血、胸腔感染、腹腔感染等症状。因此临床上需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类型展开早期诊断,便于为患者后期选择适合治疗方法,从而确保患者预后恢复[1]。目前,临床上常用两种检查方法,分别是X线、CT检查等,而X线属于传统检查方法,其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可尽快为患者诊断创伤状况,但伴随CT检查技术在不断进步,螺旋CT检查已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中,其技术操作简单,能够对患者各组织器官实行多方面扫描,进而提高诊断率[2-3]。所以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螺旋CT检查在该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8月—2020年6月收治的164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参考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98例,女性患者有66例,年龄为19~68岁,年龄均数为(43.50±2.89)岁,患者受伤原因主要包括:车祸伤、坠落伤、殴打伤、挤压伤、利器伤、重物砸伤,分别为25例、42例,38例,27例,15例、17例,患者就诊时间为1~14 h,就诊时长平均为(7.50±0.35)h。

1.2 方法

待全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利用X线与螺旋CT对患者展开检查。X线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为患者选取飞利浦双办DR,型号为DigitalDignost的X线检查,同时电压控制在55~85 kV,电流则控制在200 mA,检查时指导患者取站立体位,对患者胸腹部展开扫描,并且拍摄DR片。采取螺旋CT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选择GE16排CT,型号为LIGHTSPEED16对患者展开CT扫描检查,同时电压调整在合理范围内122 kV~140 kV,电流则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00 mA~250 mA,螺距范围保持在0.938:1,平扫视野控制在50 cm,矩阵为521×512,同时扫描层的厚度则是2.5 mm,扫描时间要控制在0.8 s,进行扫描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取仰卧体位,由隔顶展开扫描直到盆腔为止,待患者分别通过X线和螺旋CT检查扫描完成,则需要由专业人员查看影像片,随后并开具有效诊断报告,并且以手术结果为诊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对全部急性胸腹腔部创伤阿混杂诊断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分析X线检查、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3.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是以百分比表示,组间的数据对比行χ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标准状况

通过手术确诊后得知,患者骨折类型分别包括:肋骨骨折、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肺挫伤、气胸、胸腔积液、肺不张、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肾脏损伤、纵隔气肿、肠系膜损伤等,分别为78例、52例、24例、36例、21例、16例、13例、19例、24例、13例、18例、10例、9例。

2.2 对比X线检查、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

螺旋CT检查发现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气胸、胸腔积液、肺不张、纵隔气肿、肠系膜损伤等诊断符合率和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相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肺挫伤、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肾脏损伤等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X线检查、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n(%)]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胸腹部创伤指患者胸部和腹腔等脏器发生损伤,属于急诊外科中较为严重疾病之一,已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需要早期进行诊断并治疗。因此临床一旦就诊此类患者,医护人员需对患者实行一站式检查,避免反复搬运造成患者出现继发性损伤,或者进一步加重机体损伤[4-5]。而X线检查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且成像的速度较快,应用在患者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经检查发现,X线属于重叠的影像,会对其他组织造成干扰,在诊断较为复杂的胸腹腔创伤具有很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而螺旋CT技术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且螺旋C T检查应用在临床诊治中有很多优势,分别如下:(1)扫描速度很快,螺旋C T伴有独特的X形状光束,能够将感官器单独进行排列,进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每次扫描时间仅用0.37 s,明显提高诊断速度,且在扫描过程中,一旦指定范围扫描完成后,则会停止并发射出射线,能够对指定范围诸多类脏器展开全面检查,并观察其状况,其扫描范围也非常广泛。(2)成本很低,由于螺旋C T扫描照射应用对比剂量比较少,能够有效减少CT球管的消耗量,而仪器的配套设施需提前进行过滤,使对比剂的剂量达到人性化和自主化,进而降低对比剂的应用量,使院内医疗成本降低。待进行薄层扫描期间,要首先考虑扫描剂量,在临床诊断需求得到满足下,需优先考虑噪声小,以及图像质量高的数据。依据临床具体状况发现,采取低剂量扫描不会影响诊断准确率,同时降低漏诊和误诊等情况,在减少放射剂量时可防止C T球管的丢失[6-7]。(3)较高图像分辨率,文章应用的螺旋C T图像空间分辨率能够达到30线对/c m。有效提高扫描速度的同时,确保图像的清晰和数据不受影响,同时能够提供多种图像的重建技术和处理方法,扫描层的厚度为2.3 m m~5.0 m m,对矢状位和管状位具有重建作用。此外,螺旋C T在诊断血管损伤、闭合性损伤时,其诊断准确率也非常高,而螺旋C T对血流动力学的敏感性也比较强,在诊断血管损伤时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准确检测到器官损伤,对诊断肠系膜损伤和肠壁损伤的准确率也较高。将螺旋C T检查应用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同时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力依据[8-10]。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过程中实施螺旋CT检查方法,取得较高应用价值,同时在诊断诸多骨折中具有较高准确率,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符合率螺旋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旋风“螺旋丸”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