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08-07赵勤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西门子病症螺旋

赵勤余

(宜兴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江苏 宜兴 214200)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症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冠心病危害极大,会促使患者产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纤维化等并发症,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明显的影响,且病症在持续进展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另外随目前生活、工作压力的加重,部分居民作息习惯的不规律,促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发病患者逐渐年轻化[1]。及时发现并治疗病症是保证患者预后质量的基础,临床治疗中可采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进行治疗,该方式能够通过手术支架置入的方式对心脏梗死部位以及病变的血管部位进行造影,并开通患者血管,加强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其创伤小、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2]。但该方式需通过有效诊断患者病灶部位,以此提高手术效果,减少误诊对患者产生的损伤[3]。临床诊断中通常可采用螺旋CT诊断及造影诊断,诊断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纳入的145例患者进行分析,探究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院内纳入的145例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采用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西门子64排螺旋CT检查,并根据所有患者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传统造影组和64排CT组,所有患者中含男性患者91例,女患者54例,年龄37~87岁,平均(57.64±4.72)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实验室诊断分析;(2)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绞痛等相关病症[4];(3)患者于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结合其他肝肾功能障碍者;(2)存在其他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3)结合其他的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优先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诊断随后采用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检查过程中保证患者曝光期间腹部处于静止状态,随后对其进行冠状动脉CT诊断,CT检查人员需将CT检测仪电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排列,于所有患者心电图信号显示并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憋气并扫描,至少保证患者憋气5 s以上,同时吸气幅度约为70%~80%,保证患者呼吸器幅度一致。患者在进行扫描前需要优先对患者的心率指标进行扫描。若此期间患者的心率指标产生异常变化,则需要依照患者当前的状态给予美托洛尔进行稳定[5]。在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扫描过程中,需自患者心脏底部开始进行扫描,直至扫描至膈下,随后于患者肘静脉位置注射碘剂,速率控制为3.0 mL/s,并指导患者进行屏息并开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选用合适的体位进行检查[6]。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种病症诊断措施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检测结果,同时包含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以及闭塞。判断依据: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病症患者血管腔直径狭窄程度为20%~40%;中度冠状动脉狭窄:血管腔直径狭窄程度50%~75%;重度冠状动脉狭窄:血管腔直径狭窄程度75%~98%;闭塞:患者血管腔完全闭塞[7]。

统计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在检测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观察对比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狭窄灵敏度和阳性率及钙化病变的灵敏度和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计量统计表SPSS 20.0对分析结果及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在检查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差异统计

两种检测方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比中,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式在冠状动脉狭窄检测中的结果统计[n(%)]

2.2 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准确率

两组中检测方式在诊断准确率对比中,64排CT组显著高于传统造影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张检测方式在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准确率统计[n(%)]

3 讨论

冠状动脉狭窄属于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病症现象,当患者病症进展至一定程度后会导致心肌缺血现象即冠心病产生,临床治疗中主要可通过支架置入的方式开通患者血管,加强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但手术质量往往受临床检测结果数据影响明显,同时影响对患者的损伤及应激反应。由此在进行手术前需通过准确的检测手段提高对患者病症程度的检测,检测中以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作为检测标准,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风险[8]。

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作为临床常用的非入侵性影像学检测方式,能够对患者机体>2.0 mm的冠状动脉进行准确成像,同时CT成像效果良好,清晰度较高,可有效提供临床数据诊断[9]。由此备用因进行冠状动脉内钙化和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流程中,为冠状动脉增强造影提供精准的位置,保证后期治疗方案的确定和观察[10]。

本文以145例患者进行检查对比可见:两种检测方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比中,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检测方式在诊断准确率对比中,64排CT组显著高于传统造影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分析,在进行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患者中,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进行检测,较传统造影检测对比,在狭窄程度检查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64排螺旋CT在针对中度及以上的狭窄病变以及钙化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因此,针对轻中度及以上狭窄病变的患者,可优先选用64排螺旋CT,同时可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将西门子64排螺旋CT作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西门子病症螺旋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基于西门子SMART系列PLC关于99套模具选择的实现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青春期病症
旋风“螺旋丸”
西门子重型燃机出海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西门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