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幺新:2035中国再制造展望

2021-08-06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1年1期
关键词:京津冀绿色

编者按:最近业界不少读者发邮件来,希望本刊对“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的成立以及相关情况作一介绍。该论坛暨学术年会是国内疫情爆发前一年年底在广州成立和召开的。“论坛”成立大会上,再制造领域国家部委主管部门领导、再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再制造试点企业负责人及中、外长期从事再制造研究、生产、管理的资深人士,以及国内再制造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商务部市场建设司政策处领导分别到会发言,对论坛今后推动中国再制造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建议。随后举行了“论坛”学术年会-“中国再制造对话世界500强”。由中国再制造领域的相关专家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代表围绕再制造热门主题进行高峰对话,并深入交换了推动再制造发展的意见。本期摘录论坛专家幺新的报告核心要点,推荐给读者。

专 家 简 介

幺新,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副召集人、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他在“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上作了“2035中国再制造展望”的大会主旨报告。在介绍国内外再制造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近10年来中国市场、消费、技术、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变化趋势,指出当前我国开展再制造的五大优势。结合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背景、水平、城市化和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汽车、配件、保险市场需求,对中国2035年再制造产业潜力和发展进行了预测,最后指出中国再制造产业做大做强应该牢牢把握的技术、质量和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点。

01 国家政策: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再制造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

02 市场潜力:

再制造作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交叉点潜力巨大,仅汽车市场来看,2035年中国乘用车保有量将达到4.2亿辆,汽车维修市场规模1.3万亿元,汽配维修市场2500-4000亿元,保险配件市场约为3370亿。

03 消费升级:

绿色消费理念将重塑国人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选择再制造的理由:

价格优势:消费者可以花更少的钱,利用再制造零部件进行维修保养。

节能环保: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原品,成本更低,节能节材。

品牌质量:有品质保证的再制造件将替代低端的、无质保的二手件。

04 发展空间:

高端智能再制造产生新的市场需求;汽车电动化、装备电子化、发展信息化催生新的再制造产业空间。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引导下,2035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节点,布局中国再制造最佳时机分析:中国对外开放加强,与24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逐步推广自贸区进境维修业务等。

05 发展要点:

体系建设:“得体系者得天下”,重点加强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产品销售体系、配件保障体系建设。技术创新主要方向:再制造技术;清洗技术;成形加工技术;电子系统再制造技术。

再制造产品质量控制关键:质量认证;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中国即将全面开展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第三方认证,新的认证是保障产品质量,后试点的发展趋势。

相关链接:“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简介

“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是由国内再制造领域的资深人士共同发起组成的非营利性独立研究平台,汇聚了国内再制造领域的权威专家,致力于成为中国再制造产业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和国家相关部门再制造领域的第三方独立高端智库,重点开展行业与政策趋势分析,提出战略发展思路,研究解决中国再制造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促进政、产、学、研、金、企的融合发展,创新再制造商业模式,开拓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道路。论坛成员涵盖了国内外再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领导等。2019年10月,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秘书处在广州承办了成立大会。

■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装甲兵工程学院于2000年10月立项,2001年4月,总装备部批准开始建设。主要从事装备再制造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以解决装备延寿、再制造及战场应急抢修等重大课题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主要任务是承担军队装备科研、预先研究、国家技术创新研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培养高层次装备再制造技术人才。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张伟院长曾任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 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是国内唯一由军队系统牵头组建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提高我军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促进国家循环经济建设,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任务是建立机械产品再制造检测评价体系,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成套工艺和装备的开发与工程化,研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先进成熟再制造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培养再制造领域的创新技术人才和团队,构建我国机械产品再制造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创新武器装备保障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升武器装备保障能力。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被列为“产业示范基地”。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再制造专业委员会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再制造专业委员会,属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直属的分支机构。主管部门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并接受国家民政部监管,是国家许可范围内独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被授为秘书长单位。

■ 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再制造分技术委员会

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再制造分技术委员会成立暨一届一次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委员会主要开展再制造领域的共性基础和工艺技术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委员会聘请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郭启民处长、工业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刘文强处长、科技部社会发展科学司黄圣彪处长等主管再制造业务的政府机关人员担任顾问,聘请开展再制造科研教学的高校院所人员和从事再制造生产的企业代表等27人担任委员,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被授为秘书长单位。

■ 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按照产业技术创新链推进绿色制造模式,实现协同创新的有效组织方式。绿色联盟现由39家企业、大学、院所、行业协(学)会组成。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宗旨是: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平等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集聚国内优势创新资源,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组织模式,形成绿色制造技术研究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有效结合;以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需求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积极宣传、普及绿色制造理念,开展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创新成果的推广。促进绿色制造技术在节能、减排、降耗、废旧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和再制造等产业技术领域的应用。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被授为副主任委员单位。

■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在北京成立。本联盟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试点联盟、国家A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优秀组织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是为再生资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被授为副主任委员单位。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工程分会

中国机械工程会再制造工程分会,属中国机械工程协会直属的分支机构,主要从事科研、设计、制造、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单位、团体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的组成部分。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CPRA(以下简称“分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于2010年4月在北京成立。它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产品型分支机构,会址设在北京,秘书处设在山东济南。分会是由在中国境内从事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再制造及汽车相关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依法组成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 北京盾构工程协会

北京盾构工程协会是由从事盾构法施工、设计、科研、管理、盾构设备生产、配件生产、维修、保养、再制造等与盾构工程行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联合发起并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单位。

猜你喜欢

京津冀绿色
首届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论坛在京召开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사라져가는 석탄 연료와 베이징의‘푸른 하늘’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绿色时尚
追踪绿色的秘密
绿色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