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职工延迟退休接受意愿调查

2021-08-05王寅未姜立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城镇职工退休年龄福利

□文/王寅未 姜立康

(1.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

[提要]通过对山东省泰安市城镇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泰安市城镇职工延迟退休接受意愿、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

一、引言

退休年龄事关每一个人的利益,科学的退休年龄既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又能保证公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从一些发达国家看,延迟退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国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讨论是从2004年开始的。人民网调研数据表明,2008年反对延迟退休的人接近80%,2010年反对延迟退休的占92%,2013年反对延迟退休的占95%。民众的反对情绪使得我国政府对于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及为慎重。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研究和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当前,学术界对延迟退休的争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该不该延迟退休;第二,要不要延迟退休;第三,如果延迟退休,应该怎样延迟;第四,什么时候实行延迟退休的政策,等等。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延迟退休的话题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对于延迟退休的具体实施,“十四五”规划制定了“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四大原则。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即将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市城镇职工的延迟退休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延迟退休的接受意愿、接受程度以及影响因素。

二、关于延迟退休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对于延迟退休还局限于制度制定层面,并未真正付诸实施。延迟退休涉及社会养老保险、就业等多个层面,对于社会安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延迟退休的推行持谨慎态度。关于延迟退休最近9年发展历程如下:我国在法律层面最早提出延迟退休相关概念是在2012年6月的“十二五”规划中,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15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争取在2015年年内完成方案制订,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延迟退休方案。2016年7月,人社部表示该方案已经初步成型,将在当年拿出并向社会征集意见,并提出了“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八字方针。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到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021年2月26日,人社部表示“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具体改革方案”,但延迟退休方案能否在2021年内推出,仍充满不确定性。2021年3月12日,延迟退休被写进“十四五”规划,正式纳入国家宏观政策。“十四五”规划中制定了“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四大原则,这一原则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往前推进了一步。中国作为一个老龄化十分严重的国家,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国家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延迟退休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一种手段,对于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对于延迟退休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公民对延迟退休的知晓率也在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为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减少了障碍,但是公民对于该项政策的推行依然呈现着不情愿的态度。

三、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收回问卷66份,对样本进行筛查和去除后,有效问卷60份,主要针对泰安市的城镇职工。问卷问题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城镇职工的个体特征;第二部分,城镇职工的家庭特征;第三部分,城镇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态度;第四部分,影响城镇职工延迟退休意愿的因素。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年龄在30~60岁之间的未退休的城镇职工。

四、变量设计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变量设计与赋值。此次问卷调查中变量的定义与赋值以及预期结果如表1所示。(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赋值一览表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1、调查个体基本特征。从调查结果来看,男性42人,占比60%,女性28人,占比40%;年龄平均在46岁左右。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人,占比8.6%,高中/中专30人,占比42.9%,大专23人,占比32.9%,大学本科及以上11人,占比15.7%;调查样本的平均年均收入在64,828.57元。身体情况一般的35人,健康的30人,很健康的5人;58.6%的人有外出务工的经历,92.9%的均缴纳城镇社会养老保险,32.9%的调查者单位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17.1%的调查者单位是国企,50%的调查者单位是普通企业。(表2)

表2 调查个体基本特征一览表

2、调查个体家庭特征。被调查者中,独居或者与配偶居住的最多,有52人,占比74.3%,其他的均与儿子一起居住。收入来源以务工为主。

3、调查个体工作满意度分析。为更好地探究工作满意度与延迟退休意愿之间的关系,本次调查设计了4个问题来测度被调查者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方式采取likert五分量法,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工作收入满意度;二是工作强度满意度;三是工作福利满意度;四是工作自主性满意度;五是工作压力满意度。

工作收入满意度的均值在2.93,说明被调查者大部分人对当前工作的收入是比较满意的;其中非常不满意6人,占比8.6%;不满意17人,占比24.3%;一般23人,占比32.9%;满意24人,占比34.3%。工作强度满意度的均值为3.36,说明被调查者对当前工作的强度也是比较满意的,其中,不满意的5人,占比7.1%;一般的35人,占比50%;满意的30人,占比42.9%。总体上来说,有一半的人对当前工作的强度满意程度呈一般态度,有接近一半的人对当前工作的强度表示满意,仅有一小部分人对当前工作的强度不满意。工作福利满意度均值3.19,说明大部分调查者对当前工作福利的满意度尚可;其中不满意的11人,占比15.7%;一般的41人,占比58.6%;满意的12人,占比17.1%;非常满意6人,占比8.6%;总体上看,一半以上的人对当前工作福利满意度呈现一般的态度,进而说明一个问题,当前城镇职工所在企业或单位工作福利这方面做的比较欠缺。工作自主性满意度均值为3.27,说明大部分调查者的工作不是那么受约束,对自主性的满意度较高;其中不满意的5人,占比7.1%;一般的41人,占比58.6%;满意的24人,占比24%。工作压力满意度均值3.36,说明当前城镇职工所在单位的压力也不是很大,其中有5人持不满意的态度,35人持一般的态度,30人持满意的态度。具体情况见表3。(表3)

表3 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五、城镇职工延迟退休接受意愿调查分析

(一)城镇职工不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分析。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城镇职工不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工作压力太大,想尽早退休,选择这个选项的人有46人,占比65.7%;第二,延迟退休会打乱退休计划,选这个选项的人有11人,占比15.7%;第三,身体不如从前,工作精力不足,有47人表达了该原因,占比67.1%;第四,想尽早领取养老金,有40个人选择了这个选项,占比57.1%;第五,害怕影响年轻人就业,有23个人选择了这个选项,占比32.9%;第六,希望多点时间陪陪家里人,有42个人选择了这个选项,占比60%。(表4)

表4 城镇职工不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一览表

(二)城镇职工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分析。此次问卷调查了城镇职工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可以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有47人选了这个选项,占比67.1%;第二,可以为社会多做贡献,有17个人选了这个选项,占比24.3%;第三,减轻子女负担,有29个人选择了该选项,占比41.4%,第四,有23个人觉得退休生活太无聊,占比32.9%。(表5)

表5 城镇职工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一览表

(三)城镇职工延迟退休的态度。在调查样本中,同意延迟退休的城镇职工占比75.7%(53人),不同意延迟退休的城镇职工占比24.3%(17人)。表示能接受2年延迟退休的有6人,能接受3年延迟退休的有17人,能接受5年延迟退休的有6人,详细情况见表6。(表6)

表6 城镇职工延迟退休态度一览表

六、工作满意度与城镇职工延迟退休意愿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与实证结果。延迟退休意愿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本文将研究工作满意度与城镇职工延迟退休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利用SPSS软件,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探究工作满意度与延迟退休意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见表7。(表7)

(二)结果分析。从表7中可以看出,工作收入与城镇职工延迟退休意愿呈正相关,并通过了1%的检验,说明,城镇职工的收入越高,对收入水平越满意,接受延迟退休的意愿就越强烈;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与延迟退休意愿呈现负相关,说明城镇职工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越大,城镇职工越不能接受延迟退休;工作福利满意度与城镇职工的延迟退休意愿呈现正相关,并通过了1%的检验,说明城镇职工对工作福利越满意,工作单位的福利越好,城镇职工越能够接受延迟退休;城镇职工工作的自主性与延迟退休意愿呈现正相关,说明城镇职工的工作自主性越高,其满意度越高,城镇职工接受延迟退休的意愿越强。

表7 实证结果一览表

总体上的工作满意度与延迟退休意愿呈现正相关,说明城镇职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延迟退休的接受意愿越强。在城镇职工的工作过程中,对一份工作越满意,其工作积极性以及持续性就越强,当一个人从事一份工作量低、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时,其延迟退休意愿肯定是强烈的,这是因为通过延迟退休政策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退休后享受不到的福利工资待遇,所以工作的满意程度是会影响到个人延迟退休意愿的。

七、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城镇职工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主要有:(1)可以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2)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3)退休的生活太无聊。第二,城镇职工不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主要有:(1)工作压力大,想尽早退休;(2)身体不如从前,工作精力不足;(3)想尽早领取养老金;(4)希望多点时间陪陪家里人。第三,总体上看,能够接受延迟退休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还是想尽早退休。第四,工作的满意程度会显著影响城镇职工的延迟退休意愿。

工作满意度会影响到个人的延迟退休意愿,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称心如意的。通过延迟退休可以多领几年的工资,一方面可以增加储蓄;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但是,现在普遍职工的想法都是想尽早退休领取退休金,如果猛然实行延迟退休政策,肯定会给群众和政府带来矛盾,肯定也会有很多反对声音。因此,在推行该项政策的初创阶段,应适度扩大民众参与权,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和建议,缓解政府决策者和民众之间的矛盾。同时,在政策设计层面,要坚持渐进性原则,这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退休年龄的延迟会造成年轻人就业压力的增大,所以该政策的实施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不能不实施,也不能说实施就实施。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存在着不确定性,其带来的结果是未知的。最后,拉长政策磨合期,拓宽延迟退休政策的讨论空间。实践表明,延迟退休会打乱民众心理预期,引起民众的紧张与诸多不适,最终引致强烈反对。因此,应拉长政策磨合期,努力消除紧张与不适,争取共识。延迟退休作为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部分,其发展和实施情况对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城镇职工退休年龄福利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整合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