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报刊为中心的近代北美华文文学活动: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

2021-08-03刘颖慧

理论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近代报刊

摘 要:对近代北美华人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的一系列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活动进行探析,可知近代北美华文文学的发生与华文报刊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其“现代性”因子的孕育离不开近代报刊这一重要推手。从文化传播学视角来看,北美华文文学及华文报刊能够直接反映当地华人的文化生活水平及状态,这些史料对研究当时当地的华人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报刊;近代;北美华文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7-0106-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北美华文报刊与小说研究(1854-1911)——以《中西日报》为中心” (15XZW02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颖慧(1970-),女,陕西商洛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文化与科技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传播、文化学。

近代北美华文文学的发生与华文报刊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北美华文文学“现代性”因子的孕育,都离不开近代报刊这一重要推手。从文化传播学视角来看,报刊能较为直接地反映当地华人的日常生活、思想动态、文化活动以及审美情趣等,这些史料对研究彼时的华人圈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近代北美华人从淘金、筑路到定居唐人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的一系列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活动进行探析,可发现近代北美诗社和文社创作等华文文学本土化意识萌蘖的途径;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知名人士旅居北美期间,以报刊为阵地,弘扬文化传统、宣扬政治理念、彰显民族精神的文化、政治活动,对北美报刊及其华人受众影响深远,奠定了北美华文文学特别是华文小说发生的社会氛围与受众基础。

一、从淘金、筑路到定居唐人街:近代北美华文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

(一)从美国延伸到加拿大:早期北美的中国移民

尽管华人早在18世纪就曾涉足北美大陆,但到淘金热时,华人移民才多到足以对美国社会形成一定的影响。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1847年1月24日),美国加州美利坚河下游发现金矿,从而引爆了世界各地前往美国加州的大规模移民,华人是首批到这里淘金的移民族裔之一。对此,中国和美国的资料均可证实[1],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47年2月2日),距金矿发现不到10天,即有三名华人乘秃鹰号帆船抵达旧金山,据说他们很快在莫尔高地附近发现了一块重约240磅的金矿石。不久,有关加州遍地是黄金的消息传回广东,想淘金的人们开始想方设法乘船跨越太平洋。1849年在加利福尼亚约有325名华人金山客。一年后增至789人,同治二年(1863)已经有20026人来到旧金山[2]。当时流行于广东的一首民歌形象地反映了华人移民赴美的情形[3]:

咸丰二年造金山,担起遥仙万分难;

竹篱船,撑过海。离妇别姐去求财,

唔挂房中女人,唔挂二高堂。

早期加州的华人移民,大多来自广东[4]102。当时国内战乱频仍,谋生困难,而跨越太平洋的廉价船票以及美国诱人的“金山”①传说,都极大地推动了前往加州的华人移民浪潮。直至光绪八年(1882)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入境时为止,美国的华人已经多达150000人[5]。

由淘金热引发的移民潮也从美国延伸到了加拿大,因为此时北美的新兴国家加拿大也在太平洋的西岸一带发现了储藏丰富的金矿,形成了19世纪以欧洲(北欧尤甚)为主体,包括亚洲东南沿海国家在内的移民浪潮。中国早期移民在北美的路线图是从美国延伸至加拿大。加拿大华人华侨史一般从同治八年(1869)算起,1870年代华人估计超过1万人。光绪十二年(1886),太平洋铁路完工后滞留在加拿大的华工,有的移居到维多利亚、新威斯敏斯特(New Westminster)以及温哥华。经年以往,形成了“三大板块”:卑诗省、安省和魁北克省的主要城市温哥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早期赴北美的华人大多是因“黄金之梦”,由于语言障碍与种族隔离,华人移民特别是劳工,很少为美国社会所了解和接受。更重要的是,由于排华法案,美国和加拿大华人社区在20世纪之交基本上是“单身汉社会”,性别比例极不平衡。以美国加州为例,有关数据显示,光绪二十六年(1900),美国加州的华人男女比例已经高达为12∶1,波士顿的比例为36∶1,纽约更是高达50∶1,整个美国华裔男女比例平均为19∶1[6]。刘伯骥先生《美国华侨史》云[6]:

华侨初到美国,主要以淘金为业,矿源旣竭,转而当铁路建筑工人。……至于为商为贩,开设制雪茄厂、制鞋厂、车衣厂、洗衣店、餐馆,惨淡经营,各自谋生。除办庄巨贾,稍有资本之外,一般华侨,平均收入低微,仅堪糊口。然由于工资低廉,效率胜于白人,故每为美国业主所雇用,而引起白种工人之妒忌,为反华导火线之一。

淘金時代伊始,在唐人街陆续建立的中华会馆及各种华人社团,主要目的是应对当时严重的种族歧视。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加之清政府外交软弱,中华会馆、华人社团团结广大华人,维护族裔的权益,应对与白人社区以及其他社区的矛盾冲突,同政府交涉。刘伯骥先生对早期唐人街的描述,至今读来仍觉慷慨激昂,感同身受。

中国人在异域的狂风骇浪中,备受迫害屠杀尚能生存而不溃者何哉?赖有团体结合而不散……华侨分向美国各州之迁居发展,率以金山华埠为模型——中华会馆为领导中心,各大小团体为辅翼,分别创立各地之华埠。尤其是实施排华律例数十年间,四面楚歌的金山华埠,正如骇浪中一孤舟,又如鏖战中的堡垒,历尽艰危,屹然特立[7]407-408。

(二)诗社与文社:近代美国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早期北美华人的文化活动多围绕唐人街展开。常有人认为早期华侨多为目不识丁的华工,但无论是从留存下来的天使岛诗歌,还是近代报刊上刊载的大量诗赋、歌谣、班本,以及诗社、文社、阅书报社活动的新闻,包括大量粤剧、白话剧演出的告白,都充分说明早期华侨不乏文墨之士。

我们先看美国早期诗社与文社的情况。自晚清以降,清廷为了防止“隔绝祖国声教”的侨民聚啸海外,且希望招徕侨商以“储为国用”,决定设“领护侨”。黄遵宪于光绪七年至十一年(1881-1885)任旧金山市总领事。在他任旧金山总领事一职后,“倡率文风”,创设文社平台,以文会友,聚拢雅士,扬厉风雅,诗文创作更是盛极一时。受此影响,侨社讲究文字,习以成风,征联吟诗,其中或有创作。旧金山华埠文人渐多,各会馆主人多是来自国内的科名中人,咸以老师称之。“联吟结社,远溯于光绪初年,征联征诗,最盛于光宣之际。一社收卷,多至五六百首,左右两榜,礼聘宿儒评阅。七大会馆主席,类多为科名中人,曰老师者,重道之词也。”[7]407-408

黄遵宪不但在旧金山创设诗社、文社,还与加拿大文坛密切互动。“曾联络刘云樵、李韶初等,与加拿大的李谨之、卢仁山等文友,吟和酬唱。创金山联玉,以文会友,扬厉风雅,极一时之盛。”[8]187-188据刘伯骥《美国华侨史》记载,黄遵宪之后,历任总领事均尚文,各诗社联会活动遍及整个美洲大陆[7]407-408:

光绪十二年,旧金山又有小蓬诗社,五月,曾以筹边楼怀古诗110首,寄请张荫桓公使评定。旧金山月有联会,措词间有可观。光绪十四年,张荫桓巡察秘鲁,金山同文社联会,间关寄送,请张氏评阅。又有文林、继兴、炳文、畅吟等社,皆月有征聊,征额且远及美洲各国。

(三)早期加拿大华埠会馆、文社与诗社

在加拿大渥太华领事馆设立之前,华人社团充当了半官方的角色,在早期华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各地华埠遍布的文社、诗社更是华人生活精神层面的产物。早期华人社团作为华人成长历史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出现在各类华裔作家的中英文作品,特别是传记文学和小说中[9]。

光绪十年(1884),在时任旧金山总领事黄遵宪的主持下,在维多利亚成立了中华会馆(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黄遵宪是广东嘉应州人,在清末担任过旧金山、新加坡等多地外交使节,在旧金山任期内,非常关心加拿大的侨民事务。维多利亚的中华会馆从成立之初到抗战开始的50余年间,统领全加华侨事务。随着温哥华地位的日益隆起,光绪二十一年(1895)温哥华中华会馆应运而生。20世纪初,各大城市的中华会馆纷纷成立,具有文化和文学色彩的俱乐部、书报社、剧社、诗社、体育会、笔会、中华文化协会等相继成立,争奇斗艳。维多利亚、温哥华、多伦多等也有众多剧社,例如声韵社(维多利亚)、振华声粤剧社(温哥华)等[8]152-153。

(四)近代知名人士在北美的文化活动

晚清著名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出访北美华埠,其行迹、文采、精神对当地华人文化圈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他们即使是短暂停留,也会在海外華人社区产生意想不到的震动。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北美之旅,就是典型的例子。凑巧的是,他们四人都是来自广东的知名人士, 他们“首先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文明事物;首先见识到外来文化的真实面貌;首先有着航海出国的经历;首先体验到中西两种文化观念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5]。以两度在美国和加拿大华埠担任领事的诗人黄遵宪为例,他在美加担任领事期间,扬厉风雅,以文会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美主流社会认为华人均为目不识丁之劳工的偏见,对华埠文化形象的塑造功不可没。

以加拿大华人文化圈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去加拿大组织和发展保皇会,孙中山也曾先后三次(1897、1902、1911)赴温哥华宣传革命。他们的强国理想和爱国激情,与饱受歧视、热切渴望祖国富强的华人有强烈共鸣,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不约而同地重视西方传媒界先进的文化实践,对报刊宣传极为用力。梁启超更是加拿大第一份华文报纸《日新报》的创办者。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加拿大华文报刊上你来我往的精彩“笔战”更是掀起了当地华人阅报的热情。维新派、革命派纷纷在华埠创办报刊的举动,也间接反映出当时华人社区的报刊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著名政治家在20世纪前后,给中国与北美文化、文学交流史带来了亮丽的开端。如果从传媒学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华文报刊无疑是今人了解当时华埠文化活动的重要媒介。报纸上知名人士的行迹、民众的热烈反应、诗社文社活动的信息等,都是今人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

二、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活动: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

(一)阅书报社:报刊阅读与报刊文学场域的形成

华人早期的文学活动,主要有阅书报社的书报阅读活动,诗社、文社征诗、征联活动,以及剧院、乐班的粤剧、白话剧演出等。这些文化、文学活动都离不开报刊的媒介作用。在北美华人社区,华文报纸提供讯息,把散居各处的华人联系起来,形成了稳定的读者群与文化场域。早期的北美华文报纸无疑是最能反映当地华人文化水平的一个指标。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西日报》曾发表“论说”——《论阅报者今昔程度之比较》[10],专门对报刊读者进行分类,把读者分为学界之阅报者、工商界之阅报者、政府之阅报者、官场之阅报者、农民及其他阅报者,并对每一类读者的特点、需求及其变化进行分析。该报认为“报馆进步之程度,与国民进步之程度,有互相联合之势”[11]。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西日报》助理傅兰雅曾撰文指出,报刊等媒体在舆论宣传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12]。“报馆发达与否,必视新闻纸销数之多寡为断。”以报刊“销数之多寡”作为读者是否认可的衡量标准,这一理念即使从今天传播学原理来看,仍颇为先进。光绪三十二年(1906)旧金山发生特大地震,《中西日报》馆在震中尽毁于火,劫后恢复之日,报社同仁沽酒相庆,并连续两天在头版连载社论《中西日报完全恢复之默祈》[13],回顾该报开办7年的业绩,并重申其办刊宗旨是“对于海外同胞有改变陋习图谋公益之责,对于祖国同胞有输入文明开通风气之责”。正是由于以互动化民、开智启蒙为办刊宗旨,重视对西学的传播,致力于提高华埠读者的文化素养,才使得《中西日报》蜚声海内外,成为晚清北美最有影响的华文报刊之一,在旧金山持续经营达半个世纪之久。

鉴于近代北美报纸价格不菲,《中西日报》等华文报刊社还致力于通过阅书报社吸引低收入读者。阅书报社是近代北美重要的公共文化场域,类似于今天的公共图书馆。阅书报社在北美华埠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近代石印印刷技术尚未大量普及,书报价格相对昂贵。比起以征订的方式直接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华埠的读者更热衷于去阅书报社看报。因为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每年6至9元左右②的报费相对比较高。从报馆的角度而言,阅书报社的意义其实在于对读者群的培育和拓展。以《中西日报》馆为例,该报馆曾特意在《中西日报》头版论说栏目著文称,“泰西义学昌明,凡市会都城无不遍设阅报社”,并号召有识之士捐助资金,使华埠仿效西方社区,搜集中西各地报刊,开办金山阅报社,鼓励华人到阅报社免费阅报[14]。

二是阅书报社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主办方往往会提供大量书籍供读者免费阅读。在阅书报社阅读和居家阅读书报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华人社区的一种以文会友的社交方式,可以满足华人社交的文化需求。“金山阅报社”这样的阅书报社并非《中西日报》馆所独有,在北美各地华埠,这样的阅书报社很多。《大汉公报》1914年8月9日报道称:“温哥华向有阅书报社设立。各教会团体订立章程者,自李陇西堂始。”[15]从该报道可见,加拿大阅书报社是李氏首创,已成为唐人街重要的文化传统,而非短期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从1910年代起,《大汉公报》上出现的阅书报社,有李陇西堂阅书报社、冈州阅书报社、爱群社、培英阅书报社、洪门致公堂阅书报社、五常阅报社、歧光阅报社、育英书社、民星阅报社、方言阅报社等。遍布唐人街的阅书报社,除了提供阅览书报功能,也是谈文说艺的社交场所,还经常举办演讲会(类似今天的讲座),以提高华人群体的人文素质。例如,育英书社举办的中英夜义学和洪门致公堂阅书报社举办的演讲会等,都很受当地华人欢迎,是唐人街华人社交活动的重要内容[8]348。

早期北美华侨对华文文学之奠基性贡献往往被北美主流文化圈和大陆文化圈边缘化,造成早期移民均为目不识丁的劳工的误识。其实,早期华埠不乏文墨之士。且不说在黄遵宪担任领事时期旧金山华埠诗文酬唱的盛况,人口相对较少的加拿大温哥华华埠情况也有一定代表性。在温哥华最有影响的日报《大汉公报》所提供的文学表达空间内,华人已经发表了可观的歌谣、粤讴、古体诗词、粤剧班本等雅俗共存的文学作品。他们积极地到唐人街有限的文化空间来参与阅书读报、吟诗作对、表演粤剧和白话剧等活动。“他们用行动,颠覆了被认为目不识丁的偏见,有关的文献,印证了他们孤旅情怀寄托于文学活动的历史,并表现了多重角色和意义。”[15]

华文报刊在拓展北美华文读者群的同时,也培育了作者群。大多数华人生活在备受歧视、工作种类非常有限的环境之下,不可能以专业的方法进行文学创作,他们更多是业余创作,或发泄感情,或兴之所至,偶有所得,投稿报刊,并非为了成名成家,而是为了抒发乡愁,咏怀明志。例如,加拿大历史悠久的《大汉公报》几乎天天刊登古典诗歌、对联、粤讴、粤剧版本、木鱼、南音、杂文、小说等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这些“无意”之作保留了非功利的纯与真[15]。

客观地讲,近代报纸的兴盛,对于北美华人文学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例如,旧金山的《中西日报》的副刊“杂录”栏目和温哥华的《大汉公报》1910年代的文学版面“大汉杂录”就经常登载坊间小说、散文、历史典故,以及古诗、粤讴、南音等作品[8]213。诗社、文社的征诗、征联活动,也常以报纸为平台展开,活动的广告、征文、征诗、征联的结果也都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从北美加拿大影响比较大的华文日报《中西日报》《大汉公报》《世界日报》中,经常可以看到华人社区举办征联、征诗活动的消息。这些活动有时是面向全美、全加华人的,有时甚至是国际性的,通过报刊媒介,把海外游子緊紧地连结起来,形成了一个跨国的华人文化圈。我们今天对近代北美华文文学的研究,正可借助当时刊载于这些华文报刊的各类告白、新闻等珍贵史料来重构当时的文学图景。

(二)集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的粤剧和白话剧

近代北美华埠最流行的戏剧样式首推粤剧,因为早期北美华侨多来自广东,粤剧这种广东华人最为喜爱的地方戏集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在北美华埠也颇为兴盛。粤剧的演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广东、香港或澳门请来粤剧戏班演出,另一种是华人自组戏班演出。前者是一种商业行为,戏班往往会被美、加政府允许停留数月不等,但因票价较贵,并非所有观众都有能力负担;华人音乐社自组戏班演出的方式,则不受时间限制,且费用低廉。对没有家庭的华人男子来说,自组戏班是工余打发寂寞、交友兼自娱的最好方式。凡华人聚居的城市,几乎都成立了戏班,唱粤曲、演粤剧,颇有规模。粤剧演出场地基本都在唐人街。

以加拿大维多利亚和温哥华为例:1860-1885年间加拿大先后有五间戏院出现在维多利亚。太平洋铁路于光绪十一年(1885)完成,次年温哥华华埠建立,粤剧也随之移到温哥华演出。进入20世纪,温哥华的戏院增多。据统计,几十年间在《大汉公报》戏剧广告中先后出现的剧院至少有高升戏院、醒侨戏院、国太平新戏院、升平戏院、远东戏院、大舞台戏院等近十家[15]。

除过粤剧,白话剧作为早期华人的现代戏剧在北美也很受欢迎。虽然有专家认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春阳社演出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之始[16],但北美华人得风气之先,较早接触西方戏剧,使得白话剧在清末就活跃于唐人街了。北美华人不但在唐人街演出白话剧,还到内陆城市演出,有时连续演出两个星期,观众的热心支持度并不亚于粤剧[15]。

阅书报社、征联、征诗,以及粤剧和白话剧等蓬勃的文学、文化活动,有力地破除了学术界关于早期北美华人均目不识丁的偏见。虽然大部分近代北美华人演出的戏剧班本等史料多已散佚无踪,但幸得遗留下来的华文报刊文献,提供了重构北美华人早期文学活动图景的基础。这些以华文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活动是中国本土文学活动的延伸,同时从当代多元文化的语境看,这些文学活动也实实在在是北美文学的一部分,“虽然有语言隔阂,但是,无可否认,文化交流已经在进行中”[15]。

三、诗社、文社创作与华文文学本土化意识的萌蘖

(一)早期北美华文文学的主题:从故土到本土

虽然早期的美国华文报刊在质量、内容和题材等方面并不均衡,但它们大都刊载不同体裁的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增加可读性,扩大发行量。例如,在北美广有影响的近代华文日报《中西日报》副刊所载小说作品,大多是以中国大陸生活为题材的传统作品,主要是由于近代北美华人与同期到达北美的别的族裔有所不同。不同族裔在初到异国他乡之时,出于生存的需要,都会以族裔文化为纽带,形成不同的族裔社区,彼此界域明显。但相对于15世纪开始散布于美洲、非洲大陆甚至是部分亚洲地区的欧洲殖民者,中国人的移民要滞后不少,加之东西方文化长期缺乏有效而广泛的交流,中国人所到之处,特别强调把中国文化特有的伦理道德、哲学观念、文学艺术、衣食住行等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历史上,华人移民在北美经常被诟病为“不可同化者”,据称是因为他们拒绝抛弃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若说华人移民果真拒绝接受西方主流社会之信念与行为,那也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北美的“大熔炉”里深受排斥和歧视。正如一位美国华裔历史学家所言,“同化不仅仅是取决于新移民自己的喜好。只有当主流社会的成员给予移民们成为平等伙伴的机会”[17]去共同创造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时,“同化才会发生”。而近代史上美国、加拿大历次大规模的排华行为,使得近代北美华人比别的族裔经历了更多的排斥与歧视、冲突与磨合,这也正是北美华文作品中故土情怀深浓的主要原因。

早期北美华文文学的主题与内容,多是对故土的记忆,其基调与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相仿。一是阐述华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二是渲染浓郁的乡情,即所谓“叶落归根”的文化价值观。有些作品所描述的事物看似与故土无关,如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天使岛诗歌,多是描述在美之苦难,但字里行间掩不住的是浓郁的思乡之情。

若把早期北美华文文学的主题归为“说教”与“怀旧”,并不足为奇。因为在华人移民迁居海外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承担了传承中华文化之重任,尤其是弘扬华人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因此,不只是在北美,南洋、日本等地的华文文学作品中,有关忠、孝、仁、义的题材甚多,这不仅是对海外华人的道德教化所需,更是提醒读者铭记身为华人在海外的尊严、义务与责任[4]102。

早期北美华人作家的文学作品均用浅易文言文或文白夹杂的语言创作,内容也多为中国传统题材、体裁,属于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延伸。然而,随着华人移民逐步生根发展,华文文学作品渐渐开始取材于华人在当地的生活感受与经历,以及北美主流社会文化对华人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变化也体现了华人移民对北美文化的逐步认同,犹如中餐漂洋过海之后风味渐变,北美华文文学作品之风格也渐渐发生了变化[4]102。

(二)诗社、文社创作与华文文学本土化意识的萌发

文社创设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的作用或许并不突出,但就近代北美华文文学界而言,其发挥的作用却十分特殊——加速了本土作家自觉意识的萌发,成为近代北美华文文学发生的重要推手,并为此后北美华文文学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一端奠定了基础。开始之时,北美华埠诗社、文社创作多为中国文学之延伸,但随着本土因素的注入,作品中的本土化因子萌蘖,文学形态也逐渐由中国文学转向本土文学,文学作品中的独立个性开始显现。居停日久的文人逐渐产生在地关怀与本土认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便是创作取材转向本土,以北美的风土人情以及华侨形象生活为描写对象,有别于母国文学的独立品格的形塑,这是本土意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4]102。

近代北美华人诗社、文社创作的另一重要收获,是黄遵宪任美国加拿大领事时候组织、参与的一系列文学活动中进行的新探索、新尝试,为归国后发动“诗界革命”积累了重要的前导性实践经验。

(三)《美国留学报告》与中国现代小说雏芽在北美的萌生

在19世纪中期以降的半个多世纪里,北美华文文学发展从中国本土文学的延伸,到异质性、本土性的产生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早期的北美作家作品更多以诗词等传统体裁、题材为主。确切地说,北美华文小说及华文“现代性”真正发端,还需在《中西日报》等华文报刊的推动下,继续蓄积动力。直到辛亥革命数年以后,留美学子大量增加,文化互动与文学接受程度渐渐深入,方才由量变到质变,在文学领域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引人瞩目的留美学生白话小说创作的发生。

中国学生庚款留美,开始于容闳、唐廷枢等人。自1909年起,清政府先后选送了120名幼童赴美学习,虽然庚款留美计划因种种原因而被迫终止,但中美间的知识传输特别是文学沟通却由此触发。留美学生对于现代中国诸多方面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仅在现代中国作家中,曾经留美的就有胡适、陈衡哲、冰心、康白情、罗家伦、梁实秋、闻一多、林语堂、朱湘,徐志摩、许地山、洪深、李健吾、查良铮(穆旦)、余上沅和熊佛西等[4]102。

自宣统元年(1909)起,留美学生自发组织学生会,并开始主办《美国留学报告》③,这份报刊既是中国国内了解美国社会及西方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留美学生讨论中国问题、研究比较中西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其中,一个颇为显著的标志是有关新文化运动问题的最初讨论,正是以《留美学生报告》为媒介展开。早在1915年,易鼎新在该刊上发表过《文言改良浅说》一文,积极倡导汉语文字的全面革新,他的主张与后来胡适先生《文学改良刍议》的看法极为相似,却比胡适文章的发表几乎早了近两年,为现代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奠定了最初的路基。

另一个显著标志是代表现代中国文学萌芽的白话小说,也最早出现于《留美学生报告》:留美学生陈衡哲④的《一日》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白话文学最早的作品。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只是一篇叙述留美学生一天见闻的杂记,但却是新型文学样式——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重要开端。1914年夏天,陈衡哲赴美留学,并以莎菲为笔名开始写作,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作家。胡适曾评价说:“试想鲁迅先生的那一篇创作《狂人日记》是何时发表的,试想当日有意作白话文学的人怎样稀少,便可以了解莎菲的这几篇小说在新文学运动史上的地位了。”的确,这篇发表在大洋彼岸的《留美学生报告》上的被视为新型文学样式重要开端的白话小说,比鲁迅的《狂人日记》至少早出现了4年,这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幼苗虽然稚嫩,却是受中国本土文化与北美异质文化双重影响的北美华文文学土壤孕育的花蕾。

注释:

① “金山”是华人移民早期对美国的别称。这一方面缘于十九世纪中叶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美国所具有的“希望之邦”的形象称谓。

② 这里是以北美近代广有影响的《中西日报》年费为例。《中西日报》于1900年2月16日(旧历新年)创刊号告白中说明,该报年费六元。北美最早的中文报刊《金山日新录》创刊告白云,该报每份售二角五分,每月订阅为七角五分,年费高达九元。

③ 1911年6月更名为《留美学生年报》(1912年空缺一期),1914年3月再次更名为《留美学生季报》,每年一卷分春夏秋冬四个季号出版,1928年停刊。刊物在美国编辑,邮送国内在上海出版,由中华书局发行,后于1917年改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直至停刊。

④ 陈衡哲,笔名莎菲(Sophia),江苏武进人,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历史学家,作家、诗人和散文家。1914年夏赴美留学,并以莎菲为笔名开始写作,刊发于《留美学生季报》。她的白话小说《一日》载1917年《留美学生季刊》第4卷第2期。

参考文献:

[1] 李春輝.美洲华侨华人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115.

[2]麦礼谦.美国的华人(1785-1980)[M].(美国)中国文化基金出版社,1980∶20.

[3]谭雅伦.金山之歌:旧金山唐人街的韵歌[M].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7∶39.

[4]尹晓煌.精编美国华裔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5]李惠英.美国的华人[M].香港大学出版社,1960∶11-13.

[6]美国人口普查:1900-1970人口总特点[M].华盛顿:政府出版局,1971.

[7]刘伯骥.美国华侨史[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76.

[8]李东海.加拿大华侨史[M].加拿大自由出版社,1967.

[9]梁丽芳.试论岭南人对加拿大华文文学的起源及形成的贡献[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3).

[10]论阅报者今昔程度之比较[N].中西日报,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十六日(1906年3月10日).

[11]刘颖慧.傅兰雅与《中西日报》[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4-09-24.

[12]韩南(Patrick Hanan).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56.

[13]中西日报完全恢复之默祈[N].中西日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一日(1906年8月20日).

[14]金山阅报社序[N].中西日报,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日(1907年8月28日).

[15]梁丽芳.试论前期加拿大华人文学活动的多重意义: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J].华文文学,2011(6).

[16]欧阳予倩.谈文明戏[G]//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1907-1957).香港:文化资料供应社,1978∶52.

[17]董威廉.美国华裔年鉴及大事记[M].奥西爱纳书局,1974∶58-67.

【责任编辑:雨 蕙】

猜你喜欢

近代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觉醒者的悲哀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