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山:一体化培育 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

2021-08-03

农民科技培训 2021年7期
关键词:昆山市高素质田间

近年来,昆山市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高素质农民制度”试验任务为依托,健全培育制度、强化体系建设、配套扶持政策,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农广校)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门机构,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向两头延伸,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前端有政策引导,后续有制度保障,探索形成一体化、全网格培育路径。

一、基本情况

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成立于2017年,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立足“产业有人才、养老有保障、农民有技能、服务有组织、经营有效益”的目标,系统制定教育培训、认定管理、跟踪服务等政策文件,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定位委托培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农民、把高素質农民变成大学生,培养优秀农业农村人才;推动出台金融信贷、保险补贴、社会保障等扶持政策,搭建产业对接、技能提升平台,推动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探索形成了全网格高素质农民培育路径。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激励型培育:评选乡土人才。在省内率先开展乡土人才评选,创新出台《昆山市乡土人才评选暂行办法》《昆山乡村振兴人才(乡村治理类)评选实施细则》,推选一批优秀乡土人才成为劳动模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举办“昆农匠”技能比武,通过农业知识竞赛、农业人才评选、职业技能比武、农产品评比,打造产业名人和品牌代言人,提升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互助性型培育:组建乡土专家培训团。选拔奉献精神好、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好、专业素养好、产业发展好“五好”的乡土专家,组建专家团,按照服务时间不分白昼、服务地点不分远近、服务对象不分亲疏、服务场所不分内外、服务回报不分取舍的“五不分”标准,对农民进行互助帮扶。目前乡土专家团已有专家25人。

(三)提升型培育:分级认定高素质农民。出台《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细化认定标准,按照农民自愿原则,分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技能服务型认定高素质农民。已累计认定高素质农民1472人。制定《昆山市中高级高素质农民(生产经营型)评审细则》,按照文化程度、教育培训情况、生产经营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和生产经营效益,分初、中、高三级认定高素质农民并建立名录,分类开展培育。目前已认定高素质农民中级54人、高级16人。

(四)专业型培育: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人社部门开展专门针对高素质农民的职称评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原则,注重实际技能和业绩,放宽评审条件,首次评出19名高素质农民获助理农艺师和水产工程师等职称。

(五)素能型培育:提升高素质农民学历层次。出台《昆山市农业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实施细则》,联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定向培养农业委培生,学生毕业后在高素质农民岗位工作可享受2万元学费补助。目前已经招生五届、144人。制定《昆山市高素质农民成人学历教育实施方案》,鼓励高素质农民参加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函授本科及大专学历教育,取得学历证书后给予一次性100%学费补贴。目前已经招生3届,学员272人。

(六)竞技型培育:创业大赛和技能比武。举办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之星评比、插秧机技能竞赛等,激发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以创新带创业、创业带就业、就业带增收的良性互动局面。

(七)典范型培育:持续组织开展十佳高素质农民评选。通过选手路演、查阅申报材料、专家提问等环节,由专家及大众评审进行综合得分,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十佳高素质农民。十佳高素质农民每人奖励10万元。

(八)行规型培育:制定高素质农民守则。出台《昆山市高素质农民守则》作为高素质农民职业操守准则,规范职业农民生产经营行为,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促进职业农民自觉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建立惩戒机制,将开展非法营利活动、制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破坏生态环境等失信人员列入黑名单。

(九)实战型培育:建设田间学校。按照“科技引领、规模适中、效益显著”的原则,选择10个主体列为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把培训搬到农民田间学校,做到操作训练有阵地、学习观摩有场所。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田间学校1所,苏州市示范性田间学校3所,昆山市示范田间学校6所。

(十)扶持型培育:优化补贴政策。完善融资政策,出台《城乡居民创业小额贷款和种养业贷款发放工作操作办法》,鼓励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设立“昆农贷”,资金池5000万元,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低成本、较便利贷款服务。推出“昆味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159名高素质农民及经营主体特许使用,创建运营“昆味到”农产品网销平台。

三、启示

昆山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经济实力雄厚,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4276.7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35亿,占比1.24%。昆山市农民教育培训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典型特征,近三年,财政累计投入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费超千万元,其中教育培训经费304.8万元、人才奖励经费295万元。昆山市依托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精准的扶持政策、优厚的财政补贴,走出了一条教育培训、跟踪服务、产业发展、金融信贷、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一体化培育道路。★

猜你喜欢

昆山市高素质田间
春日田间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昆山市安全学校运行初见成效
昆山市坚持共建共享 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田间地头“惠”果农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