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2021-08-02陈俊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德育

陈俊建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笔者在农村小学教育一线工作多年,总结了一些德育心得,本文以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策略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学生一生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

(一)“三重三轻”现象较为严重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育主管领导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依然把考试成绩作为判断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以成绩论英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自然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教学之中,无暇顾及德育工作。在不少家长眼里,同样关注的是考试成绩,认为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看成绩进行赏罚,以冷静的态度分析得失或鼓励的极少,导致现在很多学生存在理想淡化、物欲膨胀、缺乏责任感等不良倾向,造成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德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留守儿童较多,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缺失

在我校,父母一方或双双进城务工的占学生总数的很大比例,他们把学生交给老一辈照顾。由于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隔代教育”在“特殊学生”群体中最为突出,再加上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导致他们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继而给德育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三)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失当

渴望子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在农村,仍有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或偏颇,教育方法失当:要么事事操心,事事包办,过分溺爱袒护;要么金钱至上,对学生放任自流;要么行为粗暴,经常用暴力教育学生。这些不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必将在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上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基于以上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情况,下面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1.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导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可取代的。所以,要使家庭德育质量提高,家长认识的提高则是关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话交流、校讯通短信等形式做好家庭教育宣传工作,帮助家长了解教育信息,让其认识到自己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自身修养,以身立教熏陶学生。

2.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应该成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永恒课题。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因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有用的人、做好人是影响学生一生至关重要的问题,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识决定行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认识到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之本。如此,在教育教學过程中才会时刻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才能真正把智育工作和德育工作统一起来,让德育成为教书育人的正能量,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并贯穿整个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健全德育工作机制

学校应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踏实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学习研究,明确工作职责,并以实施方案和制度作为保障,实行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组建以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为骨干的德育工作机构,推行考核,奖惩激励,形成人人齐抓共管、全方位育人的机制,确保德育工作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

(三)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方式

1.重视学科渗透,创造无痕德育

教育学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笔者在教学数学《时分秒》时,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告诉他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应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文化,它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悟、吸引、熏陶、体验,并贯穿于学校德育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十分重要。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颇下功夫,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如,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空间,对教室、办公室、饭堂、操场、绿化区以及每一堵墙壁,都进行较科学的规划,彰显出校园里每一扇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在育人。特别是本学期进行的个性化班级评比活动中,各班的教室面貌焕然一新。“童心妙笔”和“乐园空间”栏目中,学生们的丰富想象力和纯真童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荣誉频道”是学生们的一份份作品和奖状,班级口号、班级誓词在给人以精神的力量……这时,笔者才顿悟,原来,集体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资源。

(四)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抓严常规教育活动

我校把学生常规管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抓细抓严,常抓不懈。如,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晨会、国旗下讲话、总结表彰大会、法制安全教育会等形式进行日常德育。以《一日常规》《班级公约》《卫生评比条例》《文明班级评选细则》等常规条例,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强化学生纪律、自律意识。以“三好学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为他们树立典型,有效地规范了学生言行,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2.抓细主题教育活动

针对我校实际,相继开展了“文明少年”评选活动、感恩书信活动、营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雷锋月活动、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评比活动、情系灾区,奉献爱心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人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总之,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只要我们直面问题,大胆探索,认真研究,就一定能开创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也一定能改变农村学校的德育面貌。

参考文献:

[1]廖冬霞.怎样才能做好农村小学德育工作[J].中小学教育,2018.

[2]付鸿飞.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J].教育学,2018(158).

责任编辑  陈小凤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育人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