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题组的思考

2021-08-02蔡辉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1期
关键词:算理数学概念应用意识

蔡辉群

【摘要】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的练习,教师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有机结合,避免题海战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题组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题组;数学概念;算理;应用意识;数学思维

《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学课程总目标中提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应靠题海战术。对于题目形式相似、思维方法相近的题目,教师应结合内容之间的联系,适当采用“少讲精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如何根据所学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数学题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值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思考。

一、如何让题组练习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数学概念的产生是有背景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了解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了解数学概念与其它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抓住概念产生的背景,利用学生易理解的事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理清所学数学知识与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此,学生才能理解所学的数学概念,从而才能运用这些概念去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下列的题组案例主要通过不同的数学方式表明“乘法分配律”。

例:学校要订校服,上衣每件55元,裤子每条35元,买这样的100套校服,一共需要多少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首先指导学生画出示意图:

上衣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裤子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横着算,分别算出100件上衣的价钱和100条裤子的价钱,列式为55×100+35×100。

竖着算,先算1套的价钱,按1套的价钱来计算,列式为(55+35)×100。计算出结果后再让学生对比,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不仅能发现结果相同,还能发现先求一套的价钱会使得计算更简便,从而在此基础上得出乘法分配律,并体会它的意义和作用。

二、如何让题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计算是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当作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可见,计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无论哪种类型的计算都离不开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理解计算过程的道理,从而更方便更准确地解答问题。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这一课时,笔者安排了以下题组:

试一试

90÷3=    40÷2=    80÷4=    30÷3=

96÷3=    46÷2=    84÷4=    36÷3=

笔者先让学生比较,观察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并提出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在学习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没有余数),是将两位数分成两部分,即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分别除以一位数,再将所得的商相加。如,将96分成90和6,分别用90除以3得30,6除以3得2,最后将30和2相加得32。因此,我们可得出结论:这类算题都是“先分后合”。在题组练习中引导学生将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解决。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整理算法,优化算法,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三、如何让题组练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知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汲取着各式各样的信息。那么,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在常规的数学教学中,名目繁多的数学练习,不仅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造成了学生对作业的厌倦,而且常常“做了就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從多角度出发,深度学习,以及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如:一张长方形的A4纸(如图)

先让学生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进一步让学生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剪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最后求剪去了多少平方厘米?思考:周长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操作、分析、对比、归纳、概括,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感悟,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如何让题组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学生在学习某一数学知识后,主动思考应用这一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以致用,将生活与数学相互沟通。在生活中呈现出很多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如,装修房子,铺地板需要计算面积、选用空调需要计算体积,考虑空间的大小。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需要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内在关系,明确题组主题,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公园里有一个圆柱形赏鱼池,直径是40m,深是2.5m。

(1)绕这个赏鱼池走一圈,走了多少米?

(2)这个赏鱼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这个赏鱼池能装多少水?

条件都是一样,都是同一个赏鱼池,但是这三个题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提问。问题1,绕鱼池走一圈,就是求圆柱的底面周长,所用的单位是长度单位。问题2,这个赏鱼池的占地面积,也就是求圆柱的底面积,这时用的单位是面积单位。问题3,这个赏鱼池能装多少水,也就是求赏鱼池的体积。学生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现在要在鱼池的内壁和底部贴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这就需要运用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了。

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并把解题方法相近的题目改造成题组,形成知识网络,不仅能使学生“练一组题,通一类题”,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答题规律,发展思维能力,举一反三。此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要做一个心中有“数”的有心人,搜集各种题型的题目进行分门别类,然后精心设计和安排有价值的题组练习给学生学习,以发挥题组的最大效益,让学生在“学”中“悟”,“悟”中“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OL].https://www.docin.com/p-1980186736.html.

[2]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陈小凤

猜你喜欢

算理数学概念应用意识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