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主要生猪养殖企业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2021-07-30许恒源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牧原温氏粪污

李 宁,许恒源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大规模养殖企业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探究生猪养殖企业养殖模式不仅有利于引导中小规模养殖户了解行情,而且有助于生猪行业内养殖企业经验交流。文章结合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现状,选取3种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模式,即牧原集团——公司一体化模式、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新希望六和——聚落式养殖模式。文章分析各模式主要特征,对各个模式优劣势进行总结对比,提出各个模式优化建议,以期对生猪行业内其他相对弱势的养殖企业提供经验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促进生猪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

1 生猪养殖企业发展现状

2018~2020年,生猪养殖企业前十名全国占比呈上升趋势,从8.06%上升至10.43%。牧原集团生猪出栏量从2018年的1 101万头增加至2020年的1 811.5万头,同比增长76.73%,全国占比由1.59%上升至3.44%,企业排名从第二跃居第一;温氏集团生猪出栏量从2018年的2 230万头下降至2020年的954.55万头,同比下降48.46%,全国占比由3.21%下降至1.81%,企业排名从第一滑落至第三;新希望六和生猪出栏量由2018年的310万头上升至2010年的829.25万头,同比增长133.59%,全国占比由0.45%上升至1.57%,企业排名稳居第四。牧原集团、温氏集团、新希望六和、正邦集团近3年保持前四名,4家生猪企业2020年出栏生猪均占全国总出栏的1.5%以上,而其他生猪企业占比1%以下(见表1)。正邦集团和温氏集团均是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由于温氏集团是这种模式的开创者,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牧原集团——公司一体化养殖模式、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新希望六和——聚落式养殖模式作为典型进行分析[1]。

表1 2018~2020年中国生猪养殖企业排名情况Tab.1 Ranking of China'spig breeding enterprisesin 2018~2020

2 不同生猪养殖模式分析

2.1 牧原集团——公司一体化模式

2.1.1 公司一体化模式介绍

牧原集团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育苗、育仔、育肥、屠宰、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公司自有300余个猪场,2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截至2020年末,已在全国设立15家屠宰子公司。企业按照严格的统一标准自建自动化、智能化养殖场,猪舍的建筑材料具有环保功能,内部安装通风设备,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公司配备饲料加工厂,对原料采购、加工和运输均制定严格标准和程序,确保品质符合国家规范,对饲料配比进行科学优化以满足猪群各节点的饲养需求(见图1)。公司的专业育种团队对种猪的育种和繁殖进行研发,迎合市场需求,建立育种体系,选育优良品种[3];雇佣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猪苗进行培育和育肥,与专业屠宰企业合资建立加工厂,并进行屠宰。公司建立品控认证销售模式,生猪质量经过合格认证后方可出栏,确保上市的肉质都能达到合格标准,优质生猪销售可辐射20多个省市,300多家肉食加工厂,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图1 牧原集团“公司一体化”模式Fig.1 Mu Yuan group'corporateintegration'model

2.1.2 公司一体化模式优劣势

牧原集团“公司一体化”养殖模式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凭借资金和科技实力在疫病防控、种猪品种、粪污处理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因其是重资产模式,所以资金投入比较高,另在管理成本、人才上存在劣势。

2.1.2.1 优势

(1)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牧原集团“公司一体化”的封闭式产业链规模,可从生产环节的源头防止外部病菌的侵入;同时,公司在各环节制定高质量标准;还建立了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可追溯体系,严格把控食品安全。一体化产业链模式能保证生猪养殖的每个环节安全可控,进一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2)有利于提高疫病防控水平。

养殖场区环境严格,并配套自己的饲料场、屠宰场和物流业。公司从产业链前端(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种猪繁育等)至终端(生猪屠宰、销售)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公司通过制定生产管理制度、规划经营设计,在疫情防控上加大成本的投入,提升生物安全防护设施水平,推动各生产环节的标准化运行[4],利于疫病防控。

(3)拥有优质种猪品种。

牧原集团建立了大型瘦肉繁育猪资源库,通过严格的遗传评价、性状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牧原集团高产系。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创新,建立了完整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5],在养殖过程中将优良的生猪筛选出来,将其作为种猪使用,为市场提供大量优质种猪,有力地支撑生猪的稳定生产和供应。

(4)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农业。

牧原集团坚持走综合利用的道路,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液体在收集调节池中进行厌氧反应,沼液储收集在沼液池中,在施肥时节作用于农田,如提供给周边农户用于增肥;同时经过发酵的固体与经过厌氧反应的沼渣用来生产有机肥用于销售(见图2),不断提高资源在养殖、环保等方面的利用率,形成良性循环[6]。

图2 牧原集团种养结合模式技术工艺流程Fig.2 Mu Yuan group combined planting and breeding modetechnology processflow

2.1.2.2 劣势

(1)资金投入高,经营风险大。

公司一体化模式属于重资产型,在生猪养殖的各个阶段均需要投入较多资金,比如贯穿养殖过程且需适时扩展更新的土地、设施、技术等资源要素。一旦企业某个环节出现融资困难,或因外部环境变化影响生猪养殖,整个生产运营就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陷入巨大风险。

(2)管理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

因牧原集团一体化产业链规模大,管理较为复杂导致管理成本高居不下。随着企业转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对人工智能、自动化、工程建设、畜牧生产等专业人才需求量上升,其中对畜牧生产类专业需求量最大,由于中国畜牧生产类专业冷门,每年毕业生数量极少,人才缺乏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

2.2.1 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介绍

温氏集团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截至2020年公司拥有4.80万户合作农户/家庭农场,能繁母猪存栏约110万头。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是公司通过企业化的管理方式与农户之间签订委托养殖契约合同,交付前先由农户交给公司一定的预订金,并由农户出资按公司统一标准建设养殖场和提供养殖设施;公司在签订合同后积极帮扶农户进行养殖,为养户提供饲料、猪苗、兽药、疫苗等服务[7]。温氏集团自己培育种猪,把猪仔、猪苗卖给养殖户,并提供兽药饲料等一系列服务,最后农民把成猪按合同交给公司,相当于代养户(见图3)。温氏集团按照额定毛利结合自己成本和市场价格确定生猪回收价格,与市场价格无关。农户出栏生猪质量等级越高、存活率高,可获得更高的利润。

图3 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Fig.3 Wen Shi group'company+farmer/family farm'mode

2.2.2 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优劣势

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养殖模式优势在于管理体系完善规范提高了经营模式产业链的周转效率,同时公司提供前端及终端的支持和服务,利于公司农户合作共赢;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的粪污处理,操作比较简便、环保、节约;模式的迭代升级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是,该模式公司承担较大风险,也因养殖户分散导致猪肉品质难把控。

2.2.2.1 优势

(1)管理体系完善规范。

温氏集团在品种、防疫、用料和销售等方面实行严格的管理。公司在原料上严格控制成本和质量;同时,公司为保证品质和食品安全,在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规范管理;其次,公司为提高经营模式产业链的周转效率,减少了交易时间和内耗;最后,公司为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保证代养户的委托养殖费用不低于当地经济和收入增长程度。

(2)促进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合作。

温氏集团在人才、技术密集型的育种、饲料、兽药研发阶段,资金投入回报周期较长;在劳动、土地密集型的饲养环节,投入产出过程短,操作相对简单。公司与代养户合作后,公司提供种苗、饲料、兽药、技术和生猪回购等支持和服务,合作代养户养殖方面提供人力、土地、生产积极性。按照这种相对优势理论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益和效率,使农户在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经营下获取的效益比散养殖户有大幅度的提升[8]。

(3)成本相对较低的粪污有效处理方式。

温氏集团粪污处理方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干清粪法。在整个养猪周期内,采用干清粪法将粪便和尿液通过猪舍内漏粪地板排放到粪沟里进行固液分离;固体进行好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可作为猪舍垫料,泵入生物发酵床;液体流入生物发酵床,经过浓缩发酵处理后,生产出有机肥,贮存后作为肥料进行农田利用[9](见图4)。经过此种工艺后的生猪粪便纤维素含量高、质地偏软,还可以进行二次利用。

图4 干清粪法模式技术工艺流程Fig.4 Processflow of dry-cleaning modetechnology

(4)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需要。

温氏集团由最初“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为“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现正逐步升级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模式,未来将向“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迭代[10],模式的迭代升级提升了合作农户的养殖效益和效率,提高了养殖规模、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适应农村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2.2.2.2 劣势

(1)公司承担较大风险。

温氏集团在养殖户生产绩效好时,养殖户生产超出订单部分,公司会给予价格激励;在养殖户生产绩效差时,公司会帮助分析原因,若是养殖户自身原因则养殖户承担,否则公司给予一定补助保证养殖户正常收益;在市场低迷时,公司保证养殖户的最低利润,公司承担较大的风险。

(2)养殖户分散,品质难以把控。

温氏集团养殖户遍布全国20多个省,养殖户分布较为分散,在猪肉品质整体把控上监管难度较大,比公司一体化模式差。养殖农户在疫病认知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兽药使用和防疫管理水平上有差别,猪肉的品质也就难做到统一。

2.3 新希望六和——聚落式模式

2.3.1 聚落式模式介绍

新希望六和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2007年开始筹建猪产业,2012年企业重点布局生猪养殖产业,2015年底开始创立聚落式养猪模式,并且经过探索实践不断迭代优化,成为行业的标杆模式之一[11]。新希望六和“聚落式”模式是养殖企业系统整合当地产业链、饲料企业及相关资源,培植基地合同养殖户,建设种猪、商品猪养殖企业,发挥食品企业溢价能力,创建区域性养猪聚落[12]。聚落式模式可实现产业资源匹配效率最大化。因其多个种猪繁育场(纯种祖代、父母代、商品代)和商品育肥厂等生产单元聚集、相匹配产业资源(种猪场、饲料厂、屠宰场等)聚集、人才(生产管理、兽医、营养、育种等)聚集。生猪产业聚落中包含种猪场、育肥场、饲料场、屠宰场,公司配套国内先进粪污处理设施及相应的消纳土地和大型的粪污还田设施[13],利于种养结合,实现粪污消纳和资源化利用[14](见图5)。

图5 新希望六和“聚落式”养殖模式Fig.5 New hope Liuhe'settlement-style'breeding model

2.3.2 聚落式模式的优劣势

聚落式模式优势不仅表现在防疫、养殖效率高、成本低有效提高出栏量,还表现在粪污处理上,利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而在固定资产投入,投资周期上相对劣势。

2.3.2.1 优势

(1)粪污循环利用。

新希望六和以循环利用、环境友好为核心理念,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处理粪污,变废为宝,实现零污染。固体粪便经过高温好氧发酵,转化为有机肥还田。污水以“UASB+2级A/O”的处理方式,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标准,用于农田灌溉[15]。

(2)防疫优势显著。

聚落自带核心扩繁群,保证种猪公猪生物安全和猪苗的高效生产[16];配备的饲料厂保障用料安全;全封闭式养殖能有效隔离瘟疫。领先的硬件设施使得公司在非洲猪瘟疫情中防疫成绩优异,聚落化模式对于疫病防控具有显著的优势[17]。

(3)养殖效率高、成本低。

聚落式全产业链一体化生猪养殖模式,在1个聚落内至少同时配置祖代场与父母代场,在升级版的聚落还会同时配置育肥场,实现养猪流程全匹配、人才共享、环保工艺优化、产业链聚集,相比传统的养殖模式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18]。

2.3.2.2 劣势

(1)固定资产投入大风险高。

新希望六和聚落式养殖模式是从饲料、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规模,这种“基地+终端”的布局使其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如遇生猪行情下行压力,极容易带来资金周转困难,风险较高。

(2)投资回报周期长。

聚落式模式是从选种、育肥、屠宰加工、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因其产业链较长,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饲料供给和猪肉供应环节都出现短缺,致使产能的恢复时间较长,因此会把猪周期拉长,进而拉长整个投资回报周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牧原集团——公司一体化、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新希望六和——聚落式养殖模式的介绍与分析,总结3种养殖模式的优劣势,见表2。

表2 3种生猪养殖模式优劣势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f thethreepig breeding modes

综合来看,以牧原集团为代表的一体化模式虽然因重资产模式难以快速扩张,但企业秉承种养结合理念,走生态农业道路,实行统一管理,能够保证生猪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满足居民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19];而以温氏集团为代表的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的优势在于,减轻公司资金的投入,便于企业扩张,同时干粪法技术的使用降低粪污的污染,节约土地,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现状下,具有很高的可复制性;新希望聚落式模式成本优势凸显,聚落模式实现产业链聚集,提高生产效率,各模式有着一定劣势的同时又有着各自独特的优越性。

3.2 建议

3.2.1 公司一体化改善管理,提高人才匹配度

对于在科研、人才、管理、资金、生产力、专业性、发展前景等方面有优势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可以转变为企业一体化管理,实施生猪养殖的全产业链管控。目前,生猪养殖行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20];同时,智能养殖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高端技术型人才在养殖技术方面的突破将带来养殖模式的变革。

3.2.2 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双赢

目前规模化养殖户在市场上仍处于劣势,应抓住机遇转变生产方式,积极与龙头企业签订生猪联合承包合同。公司为合作农户提供新技术、各种专业服务、管理和资金支持(低息贷款等);同时,通过与农户合作生产,企业可以延伸生猪养殖产业链,严格控制投入品质量、生猪质量、养殖过程,建立统一完善的防疫体系,实现生猪养殖高效和安全生产,实现农户和公司互利共赢。

3.2.3 聚落式养殖模式加大金融扶持,减轻融资难度

融资方面推进生猪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进一步深入与农总行、省农行的合作,进一步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其次加大直接融资或者通过发债融资(公司债、企业债、长期融资、中期融资、超短融等),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在资金上为生猪稳产保供提供保障[21]。

4 展望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还处在转型阶段,理论和实践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牧原集团、温氏集团、新希望六和发展较早,实力较强,已抢占生猪市场。因此,目前这几种模式占据主流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均有实力去开展这几种模式,其他生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得借鉴经验,在养殖模式上寻求创新。可以考虑进行模式结合,像1/3自繁自育,1/3公司+规模场,1/3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来分摊风险。未来,中国生猪养殖业面对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加上养殖环境日益复杂,养殖企业必须结合当前主流养殖模式的优劣势,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即适宜的养殖模式。这就要求创新与发展,也是当下乃至未来需要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牧原温氏粪污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温氏股份拟8.1 亿元收购河南新大牧业61.86%股权
温氏股份:预计2016上半年净利润为69.73亿元~74.70亿元
牧原股份1-2月累计销售生猪31.9万头
牧原:拟募资19.76亿元用于生猪产能扩张
温氏7.3亿元增资三项目
牧原拟投资6 000万设立3家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