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对预防重症脑梗死患者压力性损伤及知晓率的影响分析

2021-07-30陈光梅

医药前沿 2021年16期
关键词:预警家属重症

陈光梅

(黔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缺血、缺氧等因素导致的部分脑组织坏死,并造成持续性的病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约为136.64/10 万,是我国60 岁以上居民的第一死亡原因[1]。重症脑梗死患者多意识模糊,需长期卧床,且多为老年人,极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因此,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风险预警护理是降低压力性损伤不可或缺的措施。本研究给予重症脑梗死患者风险预警护理模式,有效的降低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400 例重症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未重症脑梗死;(2)卧床时间在2 周以上;(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入院时有压力性损伤;(2)精神异常;(3)无法配合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00 例。对照组中男108 例,女92 例,年龄68 ~79 岁,平均年龄(67.8±4.9)岁。实验组中男113 例,女87 例,年龄70 ~81 岁,平均年龄(68.2±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每2 小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家属为患者翻身一次,按右侧卧-仰卧-左侧卧-仰卧的顺序依次更换体位。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评估患者皮肤状况、更换床单、被套,保持病床整洁。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具体做法如下:(1)成立预警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及经验丰富的护士、压力性损伤联络员组成风险预警护理小组,应用Braden 评分表(包括剪切力、摩擦力、营养、移动能力、活动能力、潮湿、感知能力等方面,分值为6 ~23 分,15 ~18 分为低危者;13 ~14 分为中危者;10 ~12 分为高危者,<9 分为极危者)按时评估患者皮肤状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2)风险预警护理培训。首先,理论培训。由科内具有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证的护士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包括压力性损伤定义、原因、分期、风险评估及预防对策等。其次,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护士的操作不仅是其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是操作技能熟练度的“标尺”。通过压力性损伤护理工作坊模拟护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3)预警护理措施。①制作“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警示牌,并贴于患者床头,以便提示护士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巡查。护士站的病区动态一览表上及护理交班报告上对压力性损伤中、高危的患者进行标识。在巡视病房时,重点观察患者骶尾部、足跟、髂前上棘、双侧肩峰等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有异常情况记录于巡视卡及护理记录单上,同时上报院内压力性损伤会诊小组进行护理指导。②护士长要做好质量督查工作,早晚交接班时要认真检查患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中、高危者为检查的重点对象。③皮肤预警干预。脑梗死患者多存在行动受限、感知障碍、血液流动力不稳定等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2]。而在入院初期护士的工作重点在于抢救、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皮肤护理容易忽视,增加了压力性损伤发生的诱因。因此,需做好皮肤预警护理。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清洗皮肤;协助家属给患者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对于骨突处皮肤,可给予水胶体、泡沫敷料等粘贴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④饮食预警干预。营养不良是重症脑梗死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原因之一。对于营养障碍者,一旦受压,受压部位因缺乏肌肉、脂肪等组织的保护便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可根据患者的体重、生化指标及进食能力等制定食谱,并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选择合适的进食途径。营养支持效果每2 天评价一次,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食谱进行调整。必要时可请营养科会诊提出指导意见,给予进食营养餐。⑤健康教育预警干预。采取多样化的宣教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压力性损伤的诱因及预防对策,引导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到预防工作中。还可采取知识讲座等方法向家属讲授相关护理知识,加深对压力性损伤的了解。此外,还可制作知识宣传小册子,标识出压力性损伤易发部位,提高家属的预防意识。

1.3 观察指标

(1)压力性损伤分期标准[3]。1 期:皮肤完整性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2 期:有部分皮肤出现受损,并伴有真皮层暴露,也可表现为完整的或破损的浆液性水疱;3 期:全层皮肤缺失,但未伤及筋膜层;4 期:全层皮肤及组织均出现缺失现象,并可见肌肉、软骨、筋膜等组织。不可分期:全层皮肤及组织缺失,损伤程度被掩盖,由于被腐肉和/ 焦痂掩盖,不能确认组织缺失的程度。深部组织损伤期:完整或破损的皮肤出现局部持续的非苍白性深红色,栗色或紫色,或表皮分离呈现深色的伤口床或充血水疱。(2)家属及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自制调查表评价家属及患者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内容包括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好发部位、预防对策、翻身方法等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家属及患者对压力性损伤知晓率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压力性损伤9 例,发生率为4.5%,实验组压力性损伤2 例,发生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压力性损伤严重程度比较

对照组压力性损伤严重程度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压力性损伤严重程度比较[n(%)]

2.3 两组家属及患者知晓得分比较

实验组家属及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知晓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及患者知晓率得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家属及患者知晓率得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 好发部位 预防对策 翻身方法实验组 200 90.4±3.0 90.3±2.9 91.5±3.5 90.1±2.8 91.2±3.1对照组 200 68.2±2.5 69.1±3.1 70.2±3.3 65.2±2.6 71.1±3.0 t 5.201 7.135 7.312 11.035 9.147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重症脑梗死患者因长期卧床,对温度及湿度的感知力明显降低,且活动少,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会受阻,导致皮肤供血不足,从而产生压力性损伤。一旦发生压力性损伤,不仅会因波及周边皮肤、组织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疗效,而且会增加治疗费用,加重家属经济负担。因此,必须给予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让护理工作更系统、完整、针对性,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中,两组均出现了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我省中位值[4]的研究结果。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均为重症脑梗死患者,多因治疗或偏瘫需长期卧床,从而影响了患者血液循环,导致皮肤供血不足而更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但实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认知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组各方面的知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有以下几点:(1)研究显示,潮湿环境会使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度提高3.452 倍[5]。在风险预警护理模式中,患者皮肤处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减少潮湿环境对皮肤的影响。(2)压力是导致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且与持续时间呈正比。研究显示[6],压力持续2 ~4 h 以上便会导致组织缺血性损伤。在风险预警护理模式中根据患者情况至少每2 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且各方向体位循环,避免一侧长时间受压。(3)营养不良会导致白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加重皮肤水肿,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在风险预警护理模式中结合患者的病因、生化指标等制定相应的营养饮食,并按需调整,确保满足患者身体所需营养。(4)通过知识宣讲、发放知识小册子等方式让患者对压力性损伤有全面的认知,不仅能提高配合度,而且能促使患者主动参与预防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预警家属重症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