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2021-07-30李小梅易雪红邴慧香

医药前沿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效能产后产妇

李小梅,易雪红,邴慧香

(中山市横栏医院妇产科 广东 中山 528400)

产后抑郁为产褥期常见的精神疾患,以产后2 ~6 周为高发期,产妇出现情绪低落、困倦、哭泣、易激惹、烦躁,严重者产生幻觉或自虐、自杀等一系列表现,严重影响产妇自身以及婴儿[1]。传统护理模式在产妇出院后则完成护理,然而产妇出院后因为面对相关问题会因为部分因素影响精神状态,并且产后激素水平的改变极易出现产后抑郁[2]。此次研究于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从我院选取120 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则分析预防产后抑郁的延续性护理中引入时机理论对自我效能感及抑郁状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 例。对照组年龄23 ~37 岁,平均年龄(28.31±1.44)岁;观察组年龄24 ~38 岁,平均年龄(28.32±1.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入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入选产妇对此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将患有精神障碍史者排除;将出现内科并发症以及产后并发症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出院后实施常规护理,医务人员对其进行1 次电话随访。观察组产妇出院后对其实施延续综合护理,并在延续性护理中引入时机理论,内容如下:(1)产后7 d。责任护士通过电话随访对产妇身心情况进行了解,并讲解饮食卫生,指导产妇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2)产后2 周。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家庭访视,内容分为:①心理护理。对于产后3 ~14 日依赖独立阶段,此时产妇极易出现心理异常,因此需要对产妇工作、家庭、教育水平以及经济水平了解,评估产妇心理,依据结果制定护理措施。首先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产妇想法耐心听取,予以支持,处理产妇匮乏知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泌乳,提升睡眠质量。同时护士鼓励产妇将自身存在问题所处,协助其澄清思路,使其能够自己处理问题,确保愉悦的情绪。②饮食干预。依据产妇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确保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并食用蛋白质食物,对盐分以及糖分食物摄入量予以限制。③产科专业指导。护士可协助产妇处理会阴切口疼痛、子宫收缩疼痛、睡眠障碍以及乳汁分泌不足等问题,同时指导讲解育儿经验,鼓励产妇母乳喂养,从而完成角色转变。④家庭干预。将产妇在此阶段产生的问题告知给家属,如果产妇出现抑郁情绪,家属需要予以支持,使其充分感受到温暖,并且肯定以及赞扬其母亲角色,在良好氛围下使得产妇转变不良人际模式,提升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缓解抑郁情绪。家属需要予以心理支持,对产妇进行安慰,将心理调适方法予以讲解,创建友好的家庭氛围。(3)产后微信平台延续服务。创建产后延续护理微信群,小组成员为随访人员,同时携带健康以及护理有关知识为产妇解答问题。在产妇分娩后的第1、2、4、6 周分别发送保健护理知识,同时开展新生儿护理以及哺乳、产后康复等方面的宣教。

1.3 观察指标

(1)计算且对比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及抑郁评分。(2)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产妇抑郁情况,EPDS 中包含10 个条目,分数范围0 ~30 分,总分在13分以上说明产妇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后抑郁,分数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高[3]。(3)采用GSES 量表评估产妇自我效能感,GSES 量表中包含10 个条目,每项评分1 ~4分,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度越高[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1 周以及产后6 周抑郁评分比较

产后1 周两组产妇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 周,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1 周及产后6 周抑郁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产妇产后1 周及产后6 周抑郁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产后1 周 产后6 周观察组 60 10.12±2.36 6.14±1.10对照组 60 10.15±2.48 10.69±1.26 t 0.067 21.071 P 0.946 <0.001

2.2 两组产妇产后1 周以及产后6 周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产后1 周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 周,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1 周及产后6 周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产妇产后1 周及产后6 周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产后1 周 产后6 周观察组 60 10.77±2.46 31.28±4.67对照组 60 10.48±2.35 20.57±4.34 t 0.066 13.012 P 0.510 <0.001

3.讨论

产妇在分娩后常见的精神疾病为产后抑郁,引发产后抑郁因素较多,其中包含躯体疾病、内分泌异常、产妇性格、孕期情绪以及遗传等。产后抑郁患者通常会产生认知、行为以及意志变化,同时情绪波动较大,躯体症状表现为耳鸣、头晕以及失眠等,如果病情严重会出现轻生表现,对孩子产生伤害[5]。临床研究表明产后抑郁患者会显著降低5-HT 水平,从而产生抑郁症。产后抑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对家庭和谐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需要选择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产妇抑郁情绪。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产后1 周两组产妇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6 周两组产妇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 周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 周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妊娠期以及产后产妇会出现暂时性情感退化表现,即角色冲突、情感依赖以及情感脆弱,产妇出现情感表达障碍,未明确表达情感,语言加工以及调适时出现损伤,通常会出现错误表达,缺少实用性思维。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以及家属予以护理,改善家庭矛盾,确保产妇处于愉悦的状态。在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同时加入时机理论可提升产妇以及家属育儿知识,缓解其紧张情绪,将产妇自我效能感提升,缓解抑郁情绪[6]。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增加和产妇之间的交流,创建良好的关系,鼓励产妇积极表达情感,使其具有发泄口,有效缓解情感退化以及情感障碍[7-8]。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提升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缓解抑郁情绪,临床可行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效能产后产妇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