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分析

2021-07-29谢羽丹

参花(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摘要:当前,人们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推动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样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提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观念表达、社会实践、知识、技能、表现形式及相关的手工艺品、实物、工具、文化场所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2)有关宇宙与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3)社会实践、节庆、仪式活動;(4)表演艺术;(5)传统手工艺。

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传统音乐、舞蹈、曲艺、书法、美术、戏剧、杂技等;(2)传统口头文学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3)传统节庆、礼仪等民俗;(4)传统体育、游艺;(5)传统技艺、历法、医药;(6)其他。

不同国家,被纳入非遗的项目也有一定的不同。原因在于,每个国家的国情、历史、文化、民族等均有一定的差异。也是因为这一原因,每个国家对非遗的具体分类也有一定的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各国非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遗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几乎涵盖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基本情况。而我国的非遗分类,正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础上确立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非遗分类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可以达成共识的分法,很多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非遗项目进行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一种分类方法是“13类分法”,即:(1)传统舞蹈;(2)传统音乐;(3)民间文学;(4)语言;(5)传统武术、体育、竞技;(6)杂技;(7)曲艺;(8)传统戏剧;(9)民俗;10)工艺美术、民间美术;(11)文化空间;(12)传统医学、药学;(13)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他工艺技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引导

非遗保护与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因此,应积极引导青年人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提高青年人学习、传承非遗的积极性。但就目前来说,有关部门的缺乏引导,对非遗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很多非遗项目出现了“断层”的现象。

(二)创新难度较大

相比较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生着变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非是稳固不变的,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非遗的传承与非遗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非遗在传统意义上来看,主要是以非书面形式传播,如口口相传,上一辈人向下一辈人传授经验,下一辈人机械性地记忆。但是,当代社会,这样的传承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必须对非遗的传承方式进行积极创新。

(三)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伴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仍存在不足,缺乏保护意识,这一问题会对非遗的后续保护与传承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给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资源很难得到全面的开发与利用,因此非遗传承无法跟上时代潮流。从思想层面看,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并未得到普遍的关注与高度的重视,导致效果不佳。

三、信息技术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特征

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来说,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来对知识类非遗、实践类非遗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信息保存起来;从广义来说,非遗信息技术体系构建,必须满足综合、非特定两项特征,包括非遗的数字资源采集、信息存储、资源管理等内容。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均有所应用,实现与数字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采用科学有效的数字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趋势。非遗传承与保护中,对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有如下特征,首先,采用数字化的数据采集技术,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支持;其次,采取数字化的管理服务模式,来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采用数字化的传播与展示模式,来满足非遗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沟通;最后,采用数字模拟交易平台,为非遗衍生品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优势

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对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对于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方便快捷。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可以将非遗的物理模型转化为数字内容,从而改变保存形式的单一性。与物理存储方式相比,虚拟现实技术与互动性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非遗材料的多样化。例如,对于石雕、木雕等非遗来说,实物的体积相对较大,不便于展示,仅能通过实地考察才能看到,这样的方式限制着非遗的宣传,不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受益人群也相对较窄。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对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对非遗进行影像展示,再加上新媒体的资讯推送、公众身份识别等技术,可以向人们宣传非遗方面的内容,便于人们进行资料查询,还可以扩大非遗的受众面,从而加强人们对非遗的正确认识,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客观真实。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可以对数字图像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将非遗的表现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充分展现非遗的特征,借助直观的图像、声音,加大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例如,剪纸主要是用剪刀进行修剪,在纸上呈现各种形式的图案。但是,受到材料、工艺的影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保存不便、保存时间较短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对数字图像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以数字影像数据的形式将其保存下来,以实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图片可以更加真实、客观地将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借助影像纪录片,可以将剪纸的工艺、流程等进行真实、完整的记录,从而提高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效果。三是及时互动。各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与途径。同时,移动终端设备得到普及的当下,全新的媒体已经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也可以借助具有互动性特征的新媒体。借助手持移动设备可以实现人们的即时交互,改变传统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实现信息的实时流转。非遗保护与传承中,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可以使人们与非遗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使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走进非遗的世界。同时,借助平台的即时交互功能,可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策略:(1)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细化。对非遗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是国家与地区文化的集中体现,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文化主权、提高文化自信等。鉴于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对非遗传承的相关责任体系进行细化。就目前情况来看,如何对非遗项目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非遗项目的效益,从而提高人们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非遗传播平台在未来势必会不断拓展。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管理法律法规,从而提高非遗传承效果。(2)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可以借助新媒体,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方法进行大力宣传,例如,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纪录片等途徑,宣传非遗及其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知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提升人们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自觉意识,调动人们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还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非遗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对非遗的认知度。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对非遗进行升级,借助移动终端,将非遗的内容广泛传播给广大受众。采取交互式的传播方式,对体验式交互、反馈式交互的内容进行细化,从而使受众群体切实体验到非遗的乐趣,自觉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3)积极发展附属产业。非遗是综合性的文化内容,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需要与经济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共同发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具体内容,必须遵循时代发展的需求。可以从侧面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等,借助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来构建本土化的非遗创意产业。例如2008年,一部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引起了全世界对熊猫的关注,《功夫熊猫》中,将国宝大熊猫与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结合起来,获得了大众好评。《功夫熊猫》的成功,说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是只局限于口口相传,还应积极发展附属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来赋予非遗新的发展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缺乏有效引导、创新难度较大、重视程度不足等。信息时代下,应积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创新,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细化,培养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发展附属产业,发挥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客观真实、及时互动等优势,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陈敏.基于民间文学动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析[J].艺术家,2020(11):178-179.

[2]罗上.地方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分析[J].艺术品鉴,2020(26):117-118.

[3]朱季康.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J].地域文化研究,2020(04):52-62+154.

(作者简介:谢羽丹,女,本科,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党建服务中心,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艺术)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