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的微课设计与开发*——以《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为例

2021-07-29农余彪杨上影丘馥祯余思怡

关键词:升格可视化学习者

农余彪 ,杨上影, 丘馥祯,余思怡

(南宁师范大学 a.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b.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言

胡铁生于2011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1], 随后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以其时间短、内容精、碎片化等优势[2],深受数字化时代学习者的青睐,目前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微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普及。但是,教师在开发出的大量微课作品中,部分作品仍存在设计理念和理论误区、技术误用、知识点组织不合理等误区[3],演变成为“书本搬家”的开发实然现状,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如何才能提升微课开发质量,敏捷而规范的开发出符合教学需要的微课就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微课开发的技术逻辑,梳理出微课“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可让教师更加规范和输出更高质量的微课。

1 探源“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技术步骤与技术优势

1.1 技术步骤

相关研究表明,人在单独做任何一件事时,能相当快地完成,但如果同时做两件事,结果就会一团糟,往往不是出错就是多花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双任务干扰”,人脑在“双任务干扰”下分别承担两项任务的神经细胞相互限制了对方的活动。这是因为前额叶处理问题的习惯倾向于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12]。科学家在大脑中发现一处“瓶颈”,如果大脑在间隔不到300毫秒的时间里同时处理两件事情,大脑对于第二件事情的反应就要慢一些。而采用“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化,避免了大脑的“多任务干扰”。

基于人脑的单任务工作机制,在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采用“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可以提高微课制作效率与微课质量。“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包括五个阶段的内容:“撰写解说词——课件可视化——录制解说词——录制课件画面——音画合成与后期”,如图1所示。

图1 “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

“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参考了MV的拍摄模式,即先写歌词,录好歌,得到音频轨,再根据歌词意境制作与录音精确匹配的画面。

1.2 技术优势

“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利用大脑的“单任务机制”,避免“双任务干扰”,有助于提高微课制作效率与质量。在传统的微课制作中,教师通常采用“先画后音”的电视剧拍摄模式,即优先保证画面,保证录制播放课件的画面是清晰的,然后配音,达到同步讲解的目的。现实制作中,教师在繁忙且紧张的环境下同时进行解说与演示,容易出现“手忙脚乱”、卡顿、口误或口头禅等情况,从而导致制作进度减慢、精确度不够,最后也加大后期剪辑难度。究其原因是人的大脑大多是单任务工作,单位时间段内只能集中精力处理一件事,对于脑、手、嘴同时协调并高效运行的“先画后音”录制方法很容易出错。而“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将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划分为五个阶段,使得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化。在每个阶段中,教师都能集中精力高效的处理单个任务,在这种单任务的模式下,教师可以有效降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手忙脚乱”、卡顿、口误、口头禅等情况的出现,从而提高微课的质量。

2 “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的微课设计开发步骤

2.1 撰写解说词

解说词的撰写十分重要,它是课件和演示过程可视化的蓝本,是制作微课的核心所在。只有对微课的选题、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做充分分析后才能撰写出好的解说词。

2.1.1 微课的选题分析

好的微课选题能够充分发挥微课本身的优点,让教学内容精练有趣,让学习者学有所获,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一般来说,选题要符合使用价值高、适合视频传播、内容相对完整独立,信息量不大等原则[4]。本研究使用的示例微课为《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随着智能手机摄像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摄像来记录美好生活。然而如何拍摄出优美的短视频一直困扰着众多的摄像爱好者。该微课讲解升格与降格的概念以及他们的拍摄方法,符合选题原则。

2.1.2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5]。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规范,直接影响着教学能否顺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实施[6]。根据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可以将微课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进行分析,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基于此,微课《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认知领域与动作技能领域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微课主要内容包括升格与降格的概念、利用手机拍摄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操作技能。学习者需要理解升格与降格的概念并学会使用手机拍摄升格与降格视频。因此将本微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习者能够准确说出升格与降格的概念;(2)学习者能够使用智能手机拍摄出升格与降格视频素材。

2.1.3 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7]。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该微课属于概念讲解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微课,采用案例化教学、情景化与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发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学习不应该与现实脱节而应该紧密关联[4]。因此,通过创设情境、展示案例等教学策略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引起学生的兴趣。

微课《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通过创设情景、展示案例等方法,根据案例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在真实情景中演示其技能操作,易于学习者的观察与记忆。同时,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微课《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例如:“你知道为什么别人能拍出这样优美的画面吗?”“这些视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那怎么拍摄多一些帧呢?”等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使用思维导图来搭建讲解框架结构,并转换为对应的解说词,然后在反复修改解说词,得到最终稿。诚然,在撰写解说词时,注意要点:

(1)尽可能将艰涩的学术与繁杂的操作简单化、形象化、结构化;(2)应该注意语言表达明确和清晰;(3)控制微课的时长。微课时长一般为 5~8 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这个时长的微课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8],1000多字的解说词正好在该时间段内。

2.2 课件可视化

在微课教学中,主要通过视觉与听觉进行信息的送出与接收,其中约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接收。通过视频传递具体、直观的图形、图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的效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从解说词转化成可视化的课件,是制作微课的重要环节。课件可视化过程包括素材收集与整理、文本可视化、画面排版设计、动画设置。

2.2.1 素材收集与整理

首先,根据解说词提取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收集微课素材。微课素材包括有图形、图像、音频等。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素材网站进行收集,也可以通过自主拍摄来收集。在选取素材时应尽量选择可视化效果好、与内容相符合的素材。例如在《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微课导入环节,将“互联网”“手机”“升格视频”“降格视频”等关键词提取,根据这些关键词在互联网的素材网站进行图像与视频素材收集;在手机升格与降格的技能教学环节,则使用自主拍摄的方式收集素材。

素材收集完成后,对素材进行整理与加工。可利用Photoshop、PowerPoint、万彩动画大师、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软件进行图形图像的处理。用Adobe Audition、Cool Edit Pro、GoldWave等软件对音频进行处理;然后规范命名与存储,方便在后期使用。

2.2.2 文本可视化

“可视化”是指微课通过数据可视化、知识可视化和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清晰、结构化地呈现知识点,使学习者一目了然,降低认知难度,减轻认知负荷,增强学习效果[9]。视频可以传递的是具体、直观的图形、图像信息。具体、直观的图形、图像信息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知识点转变为清晰的外显形态,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提升其学习知识的有效性。教师可利用smartArt等工具制作具体、直观的图形、图像信息。《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微课的画面制作中,主要选取直观的图形、图像与文字进行组合,使抽象的升格与降格概念可视化;微课的结尾使用流程图进行总结,使其思维可视化。

图2 图像与文字进行组合

2.2.3 画面排版设计

在微课教学中,教学信息主要通过视觉与听觉进行传送与接收,其中大部分的信息通过视觉传送与接收。迈耶在《多媒体学习》中提出,在使用多媒体呈现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其画面布局,呈现的材料应起到引导的作用[10]。因此,微课的画面排版要符合视觉的逻辑顺序,同时呈现的材料也要符合知识的结构。进行画面排版设计时应做到:课件画面简洁,切忌堆砌图片或文字;课件风格一致,几种不同的画面风格,会使学习者产生厌恶感;符合视觉逻辑等。

2.2.4 动画设置

微课以视频的方式播放,以合适的动画设置让画面动起来,有利于突出内容重点,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增加微课的动感和美感,增加微课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一且静止的画面很难吸引学习者,画面快速切换可让学习者思维同步运转,吸引其注意力。但不能过度追求画面的“动”,如果滥用动画,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将会把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会使其偏离学习目标, 而且容易让其养成思维惰性[11]。

图3 微课中给箭头添加动画

例如《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微课中使用动画,合理地安排图片与文字的出现顺序与消失顺序,不添加过多的动画,避免过炫的动画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和避免单一静止的画面。同时,还给图标、箭头、线条添加出现、强调、消失等动画,强调内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

2.3 录制解说词

微课中,声音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迈耶在《多媒体学习》中提到,当在多媒体呈现中加入无关的声音时,学习者的学习会受损害。因此,在录制解说词时应该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声音的出现,有条件的则可以在录音棚内录制,选择好的录音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噪音,降低后期制作的难度。建议录制时以段为基本单位,便于后期剪辑。录制完毕后进行简单修剪、降噪和优化后输出WAV音频文件。

录制解说词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情感等因素。例如在《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音频录制中的3个注意点:(1)录制者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手机升格与降格视频的拍摄》微课中选取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的真人配音;(2)语速应控制在每分钟180个字左右,语速过慢容易使学习者分神,甚至产生厌恶感,语速过快则使学习者无法跟上学习节奏;(3)拒绝“官方”式念稿、缺乏情感,因为“官方”式念稿、缺乏情感的解说词是无法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的,在录制过程中加入幽默诙谐或激情、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解说更能吸引学习者。

图4 Camtasia录制屏幕

2.4 录制课件画面

微课最终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的一种学习资源,其画面制作尤为重要。在录制画面时选择合适的录制工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目前制作录屏式微课最常用的软件是Camtasia studio,它可以在录制完成后,直接进行视频的编辑。在录制课件画面时,最为重要的是声画同步,声画同步能够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创造贴切的教学情境。为了声画能同步,前期完成解说词录制后,得到音频文件可使用手机、平板或电脑播放音频,同时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播放课件或同步演示的过程,如果过程中发现动画与画面声音不同步,应重新调整动画与画面的停留时间,重新开始录制,使得音频与画面对应,得到和音频时长大致同步的画面文件。

录制课件画面有三点需要注意。

(1)录制画面的比例,目前认为最好的视频播放比例为16∶9。

(2)防止无关信息弹出,在开始录制之前,利用杀毒软件把所有软件弹窗设置为禁止。

(3)先点击开始录制,然后在播放声音,避免出现声音已经播放,而画面没出现的情况。

2.5 音画合成与后期

完成了前期的四个步骤后,将声音与画面合成,再进行后期的剪辑与美化。将得到的音频文件和录制的画面视频文件导入到Camtasia studio、Adobe Premiere Pro等编辑软件,拖放至不同的轨道进行剪辑,经过听音同步录制画面的步骤,此时的声音与微课已经实现得大致同步,如果存在一些偏差,则可进一步修剪。把声音与画面按段进行分割,画面长度不足的区域可以调整画面的播放速度,延长或者加快播放时间以匹配声音长度,最终完成两个轨道精确同步。在完成两个轨道的同步后,给剪辑的片段加上视频过渡效果,加强画面美感。根据内容情境配上特效音与合适的背景音乐,合适的特效音与背景音乐可以提升微课的品质,注意背景音乐不宜过大,避免干扰人声,影响微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解说词还可以使用Time machine制作同期声字幕,输出SRT字幕文件,并与视频合并为最终成品。剪辑完成后需要反复预览,在确定没有差错之后导出视频。导出的视频效果如图5所示。导出视频时注意参数的设置,避免过度压缩视频画质,影响观看效果;还需要注意导出视频文件不要太大以免影响播放。

图5 导出的视频效果

3 结 语

“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利用了大脑的单任务机制让制作者集中精力关注一个过程,从而减少失误,提高制作效率和微课质量。要做出一个高质量的微课,需要制作者在“撰写解说词——课件可视化——录制解说词——录制课件画面——音画合成与后期”每个阶段精雕细琢。在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时,要充分对微课的选题、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撰写出精彩的解说词;丰富自己的素材渠道,平时注意素材的积累,在制作时能快速找到素材;选择合适顺手的工具,熟悉快捷键,或者利用插件进行辅助;多观看学习借鉴优秀微课的经验方法,同时在开发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猜你喜欢

升格可视化学习者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