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宏州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2021-07-29王白昌杨荣教兰余选礼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7期
关键词:德宏州插秧机全州

王 白 王白昌杨荣教兰 凤 余选礼

(1.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芒市678400;2.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 云南陇川678707)

德宏州常年耕地面积有14.4万hm2,其中水田面积有6.0万hm2,适合机械耕作的水田面积约4.0万hm2,占水田面积的66.7%。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节本增效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1]。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底德宏州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76%,其中机耕水平为98.07%,机械种植水平为13.51%,机收水平为88.27%。由此说明,机械种植仍然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当前影响德宏州水稻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因素。德宏州受丘陵地区、经济收入、土地分散经营、农民整体素质、种植观念、复杂的耕作制度和品种类型等因素制约,水稻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北方地区。20世纪70年代,德宏州开始引进广西-65型人力插秧机,采用常规育秧方式,模仿人工移栽大苗的工艺流程试验并推广[2]。笔者通过回顾德宏州这50多年来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历程,总结研究近几年来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和探讨当前德宏州水稻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的新思路和技术路线建议。

1 德宏州机插秧栽培发展概况

德宏机械化插秧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云南较早使用插秧机的州市之一,当时引进了广西-65型人力插秧机,采用常规育秧方式,模仿人工移栽大苗的工艺流程试验并推广。目前,德宏机械化插秧分2种体系,一是机直播,在2014年引进并推广使用,目前因受各项技术不够完善及当地水田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至今推广面积在135.7 hm2。二是机械移栽,机械移栽正式开启于2006年,当年成功引进了一台东洋PF455S手扶式插秧机。引进初期,主要是“照抄照搬”别人的技术,埋头推广塑料薄膜小拱棚育秧技术,没有考虑德宏州温度、气候变化条件,导致坝区秧苗管理困难,常出现“烧苗”的现象,因此,机插秧推广进度缓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一是机插秧育秧技术一直在不断创新提高。2011年,德宏州农业技术人员成功研发南亚热带软盘“覆网”育秧技术,有效解决了育秧难的问题;2014年余选礼杂交稻课题团队研发出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技术,进一步解决了秧苗病害发病、代病移栽等问题;2018年芒市农技中心成功建成了全程机械化育秧中心,该育秧中心的建设应用,有效解决了育秧出苗难、出苗不整齐、秧苗素质差等问题。二是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体系在不断建立完善,2014年德宏州出现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给农户农机服务、机插秧育插秧服务,从2014年的22家发展到2019年的3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完善 有效地推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近9年,德宏州水稻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机插秧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德宏州水稻插秧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机插面积从2010年的213 hm2,增长到了2019年的0.76万hm2。

2 德宏州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

德宏州直辖5个县市,常年耕地面积14.4万hm2,水田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0万hm2左右,其中有4.0万hm2适合机插秧,占全州水田面积的66.7%。由附图可知,德宏州近8年以来,水稻机插秧面积在不断增长,2012年全州机插面积1672.3 hm2,占全州水稻总播种面积的2.6%,到2019年水稻机插面积7594.4 hm2,占全州水稻播种面积的13.3%,2019年水稻机插面积比2012年增长5922.1 hm2,平均每年增加了740.3 hm2。虽然机插秧面积每年都在以一定数量稳定增长,但增幅不大,所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还较小,全州水稻机插秧推广水平还处在初中期阶段,水稻机插秧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附图 2012-2019年德宏州水稻机插秧发展情况

3 德宏州水稻机插秧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水平低,农机投入资金缺乏

2019年末德宏州常住人口132.40万人,乡村人口69.47万人,农村常年居住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9元,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州有36958台旋耕机、1113台插秧机、14台水稻直播机、2326台收割机、农机专业合作社31家。农机投入资金大、成本回收慢,以家庭为单位购买农机、尤其是插秧机,1年1用,作业时间短,大多农户不愿意购买。

3.2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影响农机化发展

水稻机插秧要求农艺和农机要很好的结合,目前当地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年纪偏大的老人,体力、劳力、学习能力等人员整体素质制约着水稻机械化发展进程。水稻生产周期长、风险大、收益小,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青年劳动者进城打工,农业生产者出现人才断层,基础体力劳动者在不断减少。在德宏州水稻生产中机插秧还是半自动化生产,同样需要大量具有较好整体素质的劳动力。

3.3 经营分散,不成规模

农业生产主体是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一户承包土地进行分散经营。水稻机插秧从农业规模效益上看,适合规模化经营,但德宏州是典型的农业州,一是当地没有太多工厂、作坊、生产流水线提供给当地农民就近进城务工,造成农民不能就近实现非农产业就业并有稳定收入,上了年纪的农民大多不愿放弃耕地出门到内地打工,从而造成土地难以流转因素。二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种地收入是当地农户1年的主要生活来源,需要流转也要很高的费用,较高流转费用让其流转者承担较大风险,只能望而止步。三是当地政府对土地流转后补贴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着土地流转,农业生产分散、形不成规模,影响农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从而影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4 缺乏较好的机插秧服务体系

水稻机插秧技术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及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其育秧是关键,育秧、种植的“一条龙”服务,直接关系到机插秧技术在当地能否巩固的问题[3]。2018年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了1套工厂化机械化育秧设备,建成了目前国内一流的水稻育秧中心,每年为芒市200 hm2水稻田育送秧苗,解决了机插秧出苗不整齐、秧苗盘根差、秧苗素质差等问题。但由于秧苗不利于长途运输、运输费用高等问题不能辐射到芒市以外的县市。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州有3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是帮助农户育秧、插秧一条龙服务,目前农机合作社因为土地、实力、劳力、新机械、新技术等问题的出现制约合作社不敢壮大,育插秧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高。

3.5 农机服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德宏州有州、市、乡3级农机推广站,主要负责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程序,农机推广管理、农机技术培训、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等公益性服务工作。州内目前还没有一家农机合作社或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即帮助农民销售采购农机、配件供应、技术培训、油料供应、维修保养等相关事宜。机手和合作社自身维修保障服务能力不足,农机培训和基层农机服务、技术指导能力有待提升。

3.6 农艺农机结合不到位

水稻生产机械化最终目标是要减少劳动量,进行优质、高效、绿色水稻生产。农机农艺结合不到位是目前德宏州机插秧的一个“瓶颈”问题,目前德宏州农机推广人员对农艺了解甚少,农艺又不适合农机,水稻机插技术推广起来困难重重。

4 德宏州水稻机械化发展相关建议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成效,德宏州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农村人均收入在不断增长,同时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在不断转移,劳动成本在不断增加,加之现在德宏州高标椎农田的建设推进及个别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促进了土地的承包流转,水稻的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态经营将是水稻农业现代化主要经营模式,水稻机插必是德宏州今后的发展方向。笔者针对目前德宏州机插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为农机提供保障

结合德宏州实际情况,一是针对全州4万hm2可实现全程机械化的水田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由政府及农机相关部门制定并执行,明确机插秧技术发展的战略思想、目标、措施,以及优先发展领域及重点任务,对全州水稻机插秧整体发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实现全州水稻机插秧跨越式发展。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开展社会化服务。目前,机插秧靠一家一户是难以推广的,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在“民办、民管、民收益”原则下,政府从政策支持、资金上鼓励、着力打造几个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高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引导提供商品化供秧、机械化插秧等社会化服务,解决散户育秧难的问题,带动周边农户开展机插秧,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对接,让农机服务更便捷。三是让目前发展中的31家农机合作社不断壮大,完善其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农机作业、维修、运输、加工等农机服务市场,提升农机田间作业服务质量,提供农机维修服务,探索农产品初加工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领域及链条,把农机服务业做大做强,使农机服务业成为农村最具活力的服务产业。

4.2 因地制宜,把分散经营变成整体经营

高度土地承包流转是解决分散经营的最好方式,目前,德宏州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还不能做到高度土地承包流转。结合当地情况,一方面鼓励农民依法转让、转租、入股、拍卖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业合作社集中,同时政府适当加大土地经营流转经费的补贴力度,鼓励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另外根据水稻种植节令,以村、社、镇区域为单位,农业、农机推广部门做指导,当地农机合作社为主导,进行订单生产,把零散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把农机农艺很好结合在一起,使水稻机械栽插能够高质量进行。

4.3 加强农机、农艺技术培训

在之前的水稻生产中,农机农艺融合不够,既需要熟悉水稻机具性能和操作方法,也需要了解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实现高产高效[4]。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一是培训基层农机、农艺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基层水稻生产推广技术人员既要懂农艺又要懂农机,要求科技人员要积极认真学习农机、农艺知识,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也要重视基层技术人员培训,要拿出培训经费组织培训,打造出一支懂农艺农机的专业技术队伍,为今后水稻全程机械化提速发展打下基石。二是培训农民。通过办样板,集中展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感受机械化耕作的特点和优势,让农户对该技术看得到、摸得着,调动农民积极性;采用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观摩等模式向农民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小拱棚育秧技术、各类插秧机械操作使用及保养维修技术绿色生态农药化肥施用技术等现代水稻产业生产技术。培训过程中要重点培训当地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使培训内容由点到面的传播出去。

4.4 针对不同经营主体,推广不同的育插秧模式

为降低成本,要因地制宜,分类别、有针对性的进行推广[5]。对坝区种植规模小且分散的农户,推广遮阳网+防虫网育秧、手扶插秧机机插模式;对山区半山区种植农户推广小拱棚育秧、手扶插秧机机插模式;对坝区农田比较集中、种植面积较大农户推广小型工厂化育秧和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栽插模式;对土地流转在500亩以上的大户,推广工厂化育秧,同时建议开展育插秧等水稻生产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德宏州插秧机全州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泸西县总工会:全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议在泸西召开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超智能插秧机
稻田
让边疆青少年远离“毒”害——德宏州关工委年持之以恒帮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