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早期高等护理教育(1920—1948 年)

2021-07-29王勇

天津护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协和医学院护理

王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当我们探寻中国医学科学在新世纪的发展道路时,应重视已有历史资源的挖掘与继承。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现代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它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 培养出大批杰出的科研专家、学者和医疗工作者,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校(以下简称协和护校)首开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先河, 在中国护理学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

1 协和护校成立时间和初衷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前身是6 个英美传教会联合于1906 年在北京创办的协和医学堂。 1914 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拟在中国投巨资兴办医学教育与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派出考察团来华考察,最终决定在北京和上海各建一所高质量的医学院校, 措施之一就是计划收购北京协和医学堂作为未来办学的基础。

1915 年,洛氏基金会再次派出以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威廉·韦尔士和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西蒙·弗莱斯克勒为首的考察团来华,以决定具体的办学方针。 考察团在协和医学堂考察时注意到该校附属男、女医院于1911 年开办了为期3 年的护士培训班,每年培训男女护士各1 班,每班20 人。 1915年,已有女护生结业后在协和医学堂女子医院工作。考察团对此予以了重视, 并在考察中注意到当时中国医院护士紧缺, 认为未来的协和医学院应当设立一所护士培训学校,这是协和护校的发端。

考察团回国后向洛氏基金会提出了如下建议:

①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必须用英文教学。

②严格招生, 学生的入学条件应尽可能如美国第一流医学院的要求。

③学校要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④要从头开始建设一所够得上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医学院。

⑤要同时办一所护士学校。

洛氏基金会接受了考察团的建议, 买下协和医学堂, 并购置了清代豫王府地产, 扩大规模重新办学。 从1917 年9 月开始,大规模兴建协和医学院建筑群,至1921 年落成启用。 协和董事会聘任美国青年医学家富兰克林·麦克林为新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首任校长, 并邀请美国驻华资深外交官顾临(Roger Greene)担任洛氏基金会驻华医社主任,配合麦克林开展协和创办工作。 顾临是个中国通,在中国政界、医疗界以及文化界都颇有人脉。二人于1916 年向洛氏基金会提交了协和建校方案,其中,详细规划了协和护校的办学方案。 该方案基于中国各地医疗机构的实践经验,包括具有长期医疗与办学经验的胡美、石美玉等人的建议, 其中特别提及中国女性热衷学习和服务,也愿意从事医疗临床工作。 同时,上海的西式医院已经有过女护士在男子医院担任护理工作的经验,1916 年中华护士会也认可了这一办法。 麦克林与顾临向洛氏基金会建议尽快聘请大学毕业、受过第一流训练并具备管理工作经验的女性护士来华办理协和护校, 招收来自中国社会较高阶层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入学, 为中国培养一批可以在男、女医院都开展护理工作的优秀女护士(洛克菲勒档案馆藏:“Franklin C. Mclean, Roger S. Greene:Present Conditions at the Union Medical College in Peking, with Suggested Plans for Development: Joint report to the Board of Trustees, 1916”. 档案号:CMB inc, box99, folder711)。 该建议被洛氏基金会和协和医学院董事会采纳。

1919 年6 月,协和董事会聘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护士沃安娜(Anna Wolf)及12 名美国护士来协和筹办护校。 1920 年 9 月28 日,协和护校正式开办。 协和护校开办后,自1920 年至1940 年的前3 届校长及护理部主任都是美国人,校长先后为沃安娜、盈路德(Ruth Ingram)和胡智敏(Gertrude Hodgeman)。

协和护校创立后,其英文名称(School of Nursing)没有变化的,但是中文名称多次变更,最早的名称是 “看护科”,1930 年改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抗战胜利协和复校后,护校改名为“护士专修科”。

协和护校的校训是“勤、慎、警、护”。在建校后出版的协和护校招生宣传册《君之良好机会》这一文献中,护校校方阐述了办学宗旨,它从中国社会现实和护理发展历史角度,号召中国女性加入护理职业,称护士为“中国女子之新职业”,“养护(护理)系学习照料病人及弱智,于家庭,于医院,或于遭意外之境遇,及国家有灾难时,最为需要”,劝勉中国青年女性“假定君非一感情之幻想者, 而为一真实而爱国之青年女子,诚愿将君之能力,用于最有益之职业,则此间现有一良好机会,需要君莫大之贡献。君如欲得一职业,其发端于太古而进化于近世,与人生及生死问题有密切之关系,且务实际而尚建设,并能得满足之效果者乎?则宜学习养护。”同时,考虑到当时中国女性的社会处境,颇为实际地表示:“学习养护者,除服务社会外,并能发达治理家庭之能力,教育女子成为贤妻良母,及预备应付人生各问题如:婚姻,生死,经济变动,儿童教育,及照料老弱亲戚等。 ”(洛克菲勒档案馆藏:《君之良好机会》. 档案号:CMB inc, box99,folder711)。

2 协和护校教学内容

2.1 师资与管理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建校之初,在教育方针上就明确地强调了高标准办学的宗旨, 具体内容主要有:

①学校拥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水准的教学条件和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的教学医院与医学图书馆。

②学校建立了装备先进的实验室, 可以为来自全国的医学工作者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

③推进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洛氏基金会为了把北京协和医学院建设成培养医疗、教学、预防、科研相结合的中国医学人才的世界一流院校,先后投入了四千多万美元的资金。1921年建成的协和新校区拥有先进、 齐全设施的基础医学实验室,协和医院是学校的临床实习基地。 另外,国际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兰安生(John B. Grant)在协和创办了公共卫生学系, 后又在北京市东城区建立第一卫生事务所,作为协和公共卫生教育实习基地。

北京协和医学院管理体制周密完备、严谨科学,在20 世纪20 年代确立了“科学济人道”的校训,将科学精神与人道主义作为培养中国医学人才的宗旨。 协和护校也提出了“培养具有良好文化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预防保健、医疗和护理科学水平的护理骨干、师资和领导人才,以提高护理专业水平,适应近代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的办学宗旨[1],吸引了国内外人才来校任教求学。

当然, 协和护校的师资与办学水平也是逐步发展的,起初教学要求虽很严格,但是教师仅有2 名美籍专职教师,分别担任基础护理和实习课程。 其中,解剖生理学由护理部美籍护士担任, 其他基础课及临床课则都是各科医生兼任,因此,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尚不完备。 学生的临床学习则全部由各科病房的护士长辅导,她们往往工作繁忙,只能安排学生的工作,难以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指导。

1930 年以后,随着协和护校毕业生不断充实到教学岗位, 院方又聘请了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护士学校毕业生并曾担任过耶鲁大学护理系主任的美籍教师胡智敏担任护校校长,情况才大有改观。胡智敏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立志献身于护理事业。 她来校后,按照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协和护理教育水平, 立志打造世界第一流护士学校。

胡智敏十分重视师资培养, 除原有的基础护理科专职教师以外,为各专科聘请了专职护理教师,担任授课和督导员的职务, 从而加强了病房的行政管理及学生在病房的实习,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此外,她还充实了课程内容,与兰安生创办的北京第一卫生事务所合作,增设了公共卫生护理实习科目,由该所护理主任分配学生去北京的学校、 工厂及城乡居民家庭,进行治疗、护理和卫生宣传教育等工作。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前有机会走向社会, 对人民保健事业有所了解。她采取的这些改革措施,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大大提高,真正达到了名副其实的高级护士教育水准。

2.2 课程设置 1920 年, 协和护校开办后制定了招生章程,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生必须年满18 岁且未婚。 学生在校修业4 年,其中预科1 年,修业结束后发给护士文凭,但是不授予学士学位。校方考虑到招生对象是当时的中国女性,课程设置比较多样,包括家政、护理教育、社会服务、医药及自然科学。1920 年护校刚创办时的课程设置包括: 预科1 年,学习英文、化学、解剖与生理学、卫生与细菌学、汉语语言与文学、护理史与伦理学、数学、生物学、饮食学与护理学大纲(Elements of Nursing)(洛克菲勒档案馆藏:PUMC Training School for Nurses, 1920. 档案号:CMB inc, box128, folder935)。 此后 3 年的课程,根据1923 年入学的聂毓禅学籍档案,课程设置内容包括:

第1 学年:高级护理学、细菌学、临床显微术、英语、内科学、妇科学、卫生学、本草学(Materia Medica)、按摩术、营养学、眼科学、骨科、耳鼻喉科、病理学、儿科学、心理学、外科学、药学、护理临床实践。

第2 学年:国文、英语、神经学、护理学、产科、社会学、按摩术、卫生学、护理临床实践。

第3 学年:上半年是外科护理学,下半年是临床实践(北京协和医学院档案室藏:聂毓禅档案.档案号:北京协和医学院建国前人事档案2437 号)。

1926 年,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合作办理预科教育,本校不再开设预科,医学生和护士生的预科都主要由燕京大学承担,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科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生在燕大预科修业结束后,通过协和校方考试后再进入该校读书。 协和同时也与东吴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有合作,接收这些学校的预科生入学。

协和护校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也相应做了调整,修业方式分为两种。 第1 种是4 年制,护校学生在燕京大学读1 年预科,再到协和护校读3 年,修业期末发给毕业证书及护士执照,但不授予学位。

第2 种是5 年制,护生入学后,前2 年是在燕京大学生物学就读,后3 年是在协和护校学习2 年半,最后半年回到燕京大学生物系, 写1 篇有关护理学的毕业论文。毕业后授予协和颁发的护士文凭与燕京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学位[2]。 该学制课程设置如下:

燕京大学预科阶段:国文、英语、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见表1。

协和护理理论及技术的课堂教学, 基本上依靠教师课堂讲授和指导学生课下到图书馆阅读参考书并做读书札记,融汇课堂内外所获知识,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学语言除国文课外,均用英语授课,所用教材和参考书及资料也是英文版,学生考试时也要以英语答卷,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为出国进修打好基础。 协和护校课堂教学注重与临床相联系, 教师都注意在病房及门诊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病例或操作,带学生到病房观察,或请病人到教室作介绍,使学生加深认识[3]。

2.3 临床实习安排 协和护校教学强调临床实践,管理严格,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优秀人才,护校校长兼任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 护校教师兼任医院护士长及各科护士长, 各科护理工作与提高临床教学相结合。根据护校毕业生王琇瑛的回忆,护校基础课的示教室内的设备(病床、用具、模型病人等)以及护理操作规程、病例记录等,都与病房一致。 有些简易技术,学生可在示教室内互相练习,体会病人对各种操作的感觉,使学生亲身体验熟练的护理技术、技巧以及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 对于减轻病人痛苦的重要性。

协和护校学生入学后,自预科起,先要由基础护理教师带领参观协和医院,了解开设医院的目的,并由各科护长介绍实习病房的环境、规章制度、用具设备等。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要按计划规定时间完成晨间(上午7~9 时)、晚间(下午 7~9 时)护理训练,两个小时内要高效率完成任务,务必使病人舒适,病床整洁,要把了解到的病人情况变化和所提要求,向护士长汇报。凡有特护记录单的情况,必须填写清楚才能交班,不能有半点马虎。护士长对学生们的要求十分严格,随时予以指导。护校学生在教师悉心指导下,坚持协和护校“勤、慎、谨、护”的校训,以医院为接待病人之家,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勤谨呵护。

这里要提及的是, 协和护校开设了当时在中国具有独创性的公共卫生护理教育, 把公共卫生护理作为本科教学的重点内容,第3 学年第1 学期的13周全部用于公共卫生护理的理论教学和实习。 自1925 年起,在北京第一卫生事务所设立公共卫生实习基地, 该所设有公共卫生护理股负责卫生宣教和家庭访视, 护校学生都要定期在这里开展公共卫生实践工作。 1932 年协和护校教师周美玉在河北定县卫生实验区建立农村卫生护理教育基地, 开展农村卫生保健护理工作, 护校学生要在这里开展农村基层护理实习。通过学习,护校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医院,在做好疾病护理的同时,还要面向社会,致力于卫生宣教和预防保健工作。

3 协和护校学习环境

北京协和医学院自建校起一以贯之、 根本性的办学方针,是要在中国办世界最高水平的医学院,培养第一流的临床专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学专家,造就中国未来的医学领导人才,从而为中国的医学与卫生事业和世界医学做出贡献。 协和校方定期邀请知识界、科学界名人来校为师生做专门讲座,在学生和教职工中也有专门的学术研究团体, 每周定期开展科学研讨活动, 从而形成了极好的追求科学、勤于思考的校园文化氛围。

北京协和医学院办学条件在当时是世界第一流的, 不仅拥有中西合璧宫殿式的校园和专业图书与学术期刊丰富的图书馆, 后勤设施与管理也极其完备。校内有独立的自来水装置,供应全院经过净化和消毒的水,可以不经煮沸即饮用。并有热水管道,一年四季供应热水,且系统畅通,几十年没有发生断水、失修现象。 学校还设有动力发电供热设备,供全院照明取暖之用。 所有供热系统由专人负责,工程师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证全院日夜工作的顺利运行。

护校师生和护士们都住在专门建筑的护士楼,环境舒适、清洁、设备完善。夜班设有夜班卧房,有遮光和淋浴设备。 每日有清洁员工负责铺床、 打扫房间。 护校师生的所有衣服都由洗衣房代洗、 熨好送回。学校食堂也是每日三餐营养充足。协和师生可以全身心投入护理教育与临床工作。护生学习、生活照片见图1~图4。

图1 课堂教学

图2 护生宿舍

图3 临床教学

图4 师生合影

4 护校毕业生质量水平和就业方向

协和护士学校实行严格的淘汰制,1924 年第1班毕业生仅曾宪章1 人, 她毕业后投身中国助产士培养事业, 在杨崇瑞创立的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士学校担任助产士兼教务主任, 抗战胜利后在武汉大学工作。 自1924 年至1952 年, 协和护校共毕业学生28 个班,总计263 人。 毕业生除个别人婚后成为专职主妇外,绝大多数从事医疗卫生和护理教育工作。就业方向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医学院校和医院服务,担任教师、行政人员、护士长和护士;一类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担任行政人员、卫生监督员、教育、工厂护士、卫生指导员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据北京协和医学院统计, 护校毕业生曾任中国各地医院副院长者10 人, 任医学院校护校校长或护理部主任者55人,任护理系主任者5 人,任护校教员或医院各科护士长者46 人,任各地区卫生局副局长、卫生所所长、防疫站站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高校卫生保健组织负责人者18 人。 聂毓禅、林斯馨、徐霭诸、林菊英等担任过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5 协和护校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协和之历史成就, 主要在于为我国医学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协和人”。 “协和人”诞生于中华民族面对内忧外患必须做出生死抉择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 他们面对政局动荡,面对思想彷徨,面对重重困难,总是能够坚定不移地探索创造,取得具有基础性与里程碑式的成就。

护理事业是中国医学体系中薄弱环节, 协和护校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先河, 适应当时医学发展与中国社会需要设置了护理本科课程, 是全国唯一的高级护理教育机构, 造就了一批具有良好文化教育水平和较高医疗保健知识的护理骨干, 在中国护理界起到了尖兵和榜样作用[4]。早期协和护校毕业生之中涌现了聂毓禅、王琇瑛、周美玉、陈路得、林菊英等杰出人物,其中,王琇瑛是首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的中国护士。 她们对提高中国护理质量, 造福中国民众,促进中国护理学完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旧中国战乱频仍、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教育也是命运多舛。1937 年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后,日军占领下的北京社会环境日益恶化,协和的外籍教师开始陆续回国。 1940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聘请本校护理毕业生聂毓禅为护校首位中国人校长。次年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美不宣而战,派出军队强占协和校产,学校被迫关闭。 聂毓禅校长临危不惧,从容安排,对在校学生做出了妥善安排。她设法为毕业班学生联系较好的医院实习,对无力继续就读的学生,帮助她们平安回家;仍愿继续求学者,为她们寻找学校和实习的单位。1943 年春,聂毓禅带领协和护校师生离开沦陷区,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险跋涉到达重庆。后经协和董事会协商,在陈志潜、周诒春的帮助下与华西大学达成协议,于当年9 月在成都恢复护校, 借用华西大学部分校舍和设备,并在该校附属医院开展临床实习。

抗战胜利后, 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在1947 年任命李宗恩为校长负责复校工作,同年4 月24 日,聂毓禅校长带领学生50 人和教职员离开成都, 于6 月中旬返回北京。之后,在聂毓禅校长、王琇瑛教务长带领下协和护校恢复办学,于当年10 月1 日招收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在1951 年1 月20 日接管了北京协和医学院, 协和护理成为新中国医学事业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协和护理教育走过一段弯路,1950 年8 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医学教育实行高、中、初级三级制的方针,强调以发展中级医学教育为主,护理教育被列入中级医学教育[5]。自1952 年起,大学本科水平的护理学校停止招生,1953 年, 协和护校停办。多年以后,聂毓禅先生在回忆录中写道:“高级护校竟断送在我的手中,实为终身憾事”,但是她坚信“在全国人民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自己的高级护理教育工作, 一定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的需要,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这也是我,一个老护理工作者最大的愿望”[6]。

此后, 北京协和医院于1954 年开办中专护校,为协和护理教育留存了血脉,直至改革开放,其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多数已经成为我国护理界的骨干。例如,1954 年入学的金乔、黄人健,她们毕业后都留在协和医院工作,成长为新中国杰出护理学家、护理管理专家、医院管理专家。黄人健开创了中国整体护理事业,并曾经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1982 年,金乔向当时已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部科教司提出报告,建议协和应尽快恢复护理本科教育, 为协和护校第二次复校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4 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成立高等护理教育筹备组,于1985 年5 月成立了护理系,恢复了协和护理本科教育。 1995 年,协和医大护理系改建为护理学院,2005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复名,护理学院也于该年开始招收培养护理学博士, 继承了协和护校建立之初的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办学方针,为新世纪中国护理事业培养护理骨干和领导人才。

猜你喜欢

协和医学院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协和搬家
协和学子“爱星”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