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中的诗意穿越

2021-07-28周世通

星星·散文诗 2021年6期
关键词:青瓦铁皮散文诗

周世通

一个人在他短暂一生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经历大概是注定的。我们无论是身处人海车潮钢筋水泥丛林的大都市,还是住在偏僻破落静谧的异乡小镇。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是在体验一种生活历程,乃至生命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坐在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西藏墨脱县境内原始森林里的一座铁皮房里,外面的风吹得铁皮房啪啪作响,我和护送我的西藏军区某部侦察连两位战士围坐在火堆旁,有滋有味地吃着午餐肉罐头煮稀饭——味道真是绝了。一位老兵对我说,饿着肚子在泥石流与滑坡中穿行一天,这顿饭你会记一辈子。我想会的。我们用烂铁盆做锅,罐头盒做碗,两根小树枝做筷子,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过这种生活。吃饱喝足后,揉了揉麻木的腰,说声,睡吧!我便睡在这铁皮房内执勤战士唯一的单人床上,却难以入睡。外面风声、雨声,时而远,时而近,拍打着铁皮房子。

从西藏军营回到四川,这些年,在旅行中摄影,在旅行中写诗。记得第一次写散文诗,是1988年7月,从昆明石林返回成都写的,发表在西藏日报上。在随后多年的创作中,散文诗写作屈指可数。真正开始认真创作散文诗应该是在2013年夏天参加“星星·嘉阳采风”活动创作的一组散文诗。至今,我创作的散文诗没有突破三位数。

记得二十一世纪初,我开始为几家报刊撰写旅行图文专栏。旅行便成了我的最爱。经常千里穿越中国西部,用镜头和文字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山水之间的聚落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大美之地……

四川古镇傍水而建,大多以江河为魂魄,水是地理之性灵。大约200年前,四川古镇有4000多座,因为四川人不同北方人,不以村庄的形式聚居,而是零星地居住在这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里,与邻居遥相呼应。但在一些适宜扎堆儿、靠岸、行走和聚会的水陆码头,却聚集着无数扁担上流动的人家。因此,街市场镇、聚落商埠、庙堂宗祠、会馆书院次第而起,一个个古镇,随之形成。

四川古镇好像岁月中一部无声无息的黑白电影,粉墙青瓦,吊脚楼台,依山临水,一字排开;缕缕炊烟从错落有致的民舍中缓缓升起,淡淡地飘散在群山中。在密密的青瓦屋顶中呈现出一条细细的缝,那是古镇隐约可见的街道。安宁与恬静的古镇,朦胧间呈现出一幅幅水墨山水画面。古韵古风,似一股浩荡的山风,一时间,上下铺展在我们目光所及的青山绿水之间。那布满青苔的矮墙写满年岁的暗语,仿佛只有楼里沉默不语的独居老人方解其意;那穿街走巷的清风,挟带着湿漉漉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当漫步到古镇河边独坐,看一叶小舟在霧霭里独行,是一种诗意而迷醉的生活……

我相信,诗人是民族的良心。作为汉语诗歌写作者,要关注现实,关注历史,诗人应从智慧和良心出发,对诗歌要心存敬畏。诗这个字是由言和寺组成,诗就是在寺庙前说话,要真诚,抒真情。

写了这么多年诗歌,我还是改变不了我写诗的习惯。我常常在深夜和早上写作。我知道,我不是那种生活中随时都能写诗的人。我有时候一写就是一组,有时三五个月都不写一首。诗歌对于我,是一种随遇而安。

猜你喜欢

青瓦铁皮散文诗
青瓦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铁皮青蛙
铁皮侠的装备
溪 源
青瓦上的乡愁
落在院墙上的白幕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