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7-28梁光曦卢锐锋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半胱氨酸

梁光曦,卢锐锋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药剂科,广东佛山 5281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糖尿病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类慢性病,并且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导致老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重饮食的规律性,还需要注意适量运动,同时还需要配合一些辅助性的基础治疗。若基础性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给予降糖药物以辅助降糖[1-3]。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会引发慢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样不利于血糖的有效控制。瑞格列奈片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与人胰岛素分泌模式的相似性高,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上效果理想。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瑞格列奈片的应用价值予以进一步评价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2~85岁,平均(73.56±2.54)岁;病程1~8年,平均(4.06±0.37)年。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1~87岁,平均(73.88±2.79)岁;病程1~8年,平均(4.07±0.35)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4]:①入院后测定血糖值,检查结果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均无过敏史或禁忌证;③本着患者知情和自愿的原则开展研究,该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

排除标准[5]:①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药物;②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③患有肝肾功能障碍;④合并认知障碍、行为障碍或精神障碍;⑤合并其他严重的原发性疾病;⑥治疗依从性差,或随访丢失。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选择适宜的降糖药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瑞格列奈片(注册证号H20171160,2 mg)口服,初始用药剂量为0.5 mg/次,于餐前15~30 min口服,3次/d。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对给药剂量进行调整,单日最大剂量控制在<16 mg,每次最大剂量≤4 mg,以12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对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将两组的血糖测定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②对治疗前后两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将两组的血脂测定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③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并将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④于治疗前后计算两组患者的BMI指数,并将治疗前后两组的BMI指数计算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⑤统计治疗期间两组的腹痛、腹胀、呕吐发生率,计算后进行组间对比分析,评估两种给药方案的安全性。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的血脂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发生了改变,治疗后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均有下降,而观察组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比较[(±s),μmol/L]

表3 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比较[(±s),μmol/L]

?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指数比较

治疗前计算比较两组的BM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BMI指数均降低,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MI指数较对照组相比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指数比较[(±s),kg/m2]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指数比较[(±s),kg/m2]

?

2.5 两组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比较

通过比较两种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提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老年人的免疫力低,患糖尿病的风险高,并且老年人多合并基础性疾病,这也导致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则加重了机体的负荷,同时也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导致老年患者的残疾率和病死率升高[6-8]。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控制饮食、科学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等,虽然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基本控制患者的血糖波动,但总体控制效果并不理想[9-12]。瑞格列奈片是一种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可对胰岛β细胞产生直接作用,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外,患者用药后药物可由胆汁分泌并经粪便排出,药物可在肝脏中完成代谢。用瑞格列奈片控制血糖不会增加体质量,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使患者的进餐方式和生活方式更灵活[13-16]。

该院提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格列奈片用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上,经研究发现,用瑞格列奈片治疗的优势颇为突出,同时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各项血糖水平分别是(5.56±0.23)mmol/L、(7.75±0.16)mmol/L、(7.41±1.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也有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分别是(5.21±0.51)mmol/L、(2.26±0.34)mmol/L、(5.96±0.28)mmol/L、(1.93±0.16)mmol/L,说明用此种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改善。而且,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显著下降,为(10.34±1.78)μmol/L,患者治疗后的BMI指数也明显降低,为(22.36±1.11)kg/m2,这说明此种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治疗安全性体现在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此种治疗方案是具备有效性的。这主要是因为瑞格列奈片是用餐时的血糖调节剂,有利于患者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患者可随餐用药,且药物的作用时间短、起效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胰岛素敏感水平,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17-20]。患者在餐前服用可促进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吸收,以保障患者餐后血药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服用瑞格列奈片不会受到患者饮食习惯的影响,且不容易在体内蓄积,可降低低血糖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发生[21-22]。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该药物的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半胱氨酸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