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1-07-28万幸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咪定美托插管

万幸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 2100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增加。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靶器官会造成影响,还对很多临床治疗措施开展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会降低治疗安全性。尤其在全身麻醉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血糖应激性升高。术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也影响较大[1],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居多,身体耐受性比较差,术中气管插管时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相关研究表明[1-2],右美托咪定可以增强全麻患者诱导前的麻醉效果,并能减轻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为探讨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该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该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0~85岁,平均(67.19±8.51)岁。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为50~84岁,平均(66.93±8.4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该次研究。该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给予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治疗;③术前神志清醒。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②既往有麻醉药物过敏史;③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两组麻醉诱导药品选择丙泊酚、顺阿曲库铵和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2 mg/kg、0.15~0.2 mg/kg、0.3~0.4 μg/kg.在气管插管后机控呼吸,再静脉给予丙泊酚6 mg/(kg·h)泵注,维持患者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后停止给药。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0.2~0.4 μg/kg,另一组则给予等剂量安慰剂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以下指标:①麻醉效果的指标;②生命体征指标:血压、心率;③术后麻醉苏醒情况:包括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拔管时间;④血糖水平:于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6 h对患者空腹血糖进行检测,空腹血糖正常参考值为3.89~6.1 mmol/L;⑤认知功能情况:分别在术前、术后6 h通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2个量表总分均为0~30分,得分与认知功能成正相关。

1.4 麻醉效果评定标准

具体为:①优:麻醉良好,无疼痛,肌肉松弛良好,患者保持安静,完全满足手术要求;②良:麻醉欠佳,有轻微疼痛表现,需采用镇静药;③差:有明显疼痛表现,肌肉松弛效果差,牵拉反应严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观察组96.67%与对照组9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相比于插管前,观察组在插管后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插管后的血压、心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组间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插管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波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

2.3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情况对比

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及拔管时间,观察组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情况比较[(±s),mi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情况比较[(±s),min]

?

2.4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手术前,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结束时、术后6 h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4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

2.5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手术后,两组的MMSE、MoCA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的MMSE、MoC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早已普及并在各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神志消失且肌肉松弛,不会感受到疼痛,并且条件反射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集中于老年人群,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活性相对增强,对麻醉药物更加敏感,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也更明显,术中还易发生缺血性再灌注迅速[4-6],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中需谨慎制订合适的麻醉方案,以确保此类患者气管插管及手术的安全。

全身麻醉涉及的药物包括吸入性、静脉麻醉性以及肌肉松弛作用等3种,具有代表性的有七氟烷、丙泊酚、舒芬太尼、咪达唑仑、氯胺酮、顺阿曲库胺等[7],这些麻醉药物起效快,镇静镇痛作用强,但麻醉药物会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甚至影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时,还会发生呕吐或者是反流的情况,这对他们的生命安全会产生非常大的威胁。由于代谢速度缓慢,手术后也可能出现有躁动、苏醒延迟、高血压、支气管痉挛等情况[8]。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在手术后出现的苏醒延迟、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情况[9-10],使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以很好的解决。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选择性很高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麻醉诱导前使用,可以激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交感神经[11-12],减慢心率,保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了气管插管安全性[13-14],右美托咪定的药物半衰期短,术后迅速排出患者体外,有利于减轻麻醉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减轻炎性因子对患者海马神经元造成的不良影响,起到了保护认知功能的作用[15-16]。而且在动物研究实验中发现了右美托咪定还能降低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17]。

该研究结果显示:①麻醉优良率观察组96.67%与对照组93.33%相近(P>0.05),观察组插管后的血压、心率与插管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后的血压、心率显著增高(P<0.05)。由此可见,右美托咪定可在确保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减轻其气管插管时的生命体征波动;②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及拔管时间比照组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术后MMSE、MoCA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右美托咪定可使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加快,保护其认知功能;③手术前,两组空腹血糖水平相近(P>0.05),而手术结束时、术后6 h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右美托咪定的应用还可减轻手术对患者血糖造成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右美托咪定应用后减轻了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了躯体应激反应,对患者血糖的影响随之减轻,确保了器官功能的稳定[18]。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不但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生命体征波动,还可加快患者术后苏醒,减轻患者术后血糖波动和认知功能障碍。

猜你喜欢

咪定美托插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在局麻下活组织检查中的应用
输液器用于新生儿脐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