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研究

2021-07-26董虎凌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专题片电视纪录片

摘要:纪录片和专题片作为重要的电视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视频传媒体裁,通过合理拍摄能取得不同的传播效果。本文通过把握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关联,从价值取向、表现手法、创作要点3个方面对二者的差异展开分析,提出二者的拍摄技巧,希望能提高纪录片和专题片的整体拍摄质量,推动电视艺术发展。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专题片;拍摄技巧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162-02

一、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生存空间被一再压缩,造成不少从业者选择其他出路。但纪录片和专题片作为拥有最丰富的内容、最深刻的意义和较高技术含量的电视节目形式,存在无可替代的特点,能通过专业化拍摄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加强对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的研究,迎来电视节目创作的春天。

二、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概述

由于拥有形似的特点,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时常被混淆,甚至专题片被不少人看成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形式。追根究底,主要是由于二者都以真实存在的人、事、物为创作源泉,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虽然并非纯粹的新闻,但是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都强调真实性,不能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虚构表达,需要表现作者的真诚态度。运用纪实主义手法,使二者风格接近,在拍摄和剪辑时都需要将事实作为依据,不能进行戏剧化处理[1]。但实际上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都能保持独立,因为二者在价值、表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分析

(一)价值取向差异

作为电影纪录片应用在电视中衍生出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纪录片属于专题报道类节目,包含新闻、社会等不同题材。新闻题材的纪录片可以通过新闻镜头记录真实社会生活,客观反映社会上的人、事、物。在价值取向方面,电视纪录片强调内容研究价值,仅在拍摄形式上追求艺术性,内容更接近文献、资料,更具社会价值[2]。而电视专题片带有新闻特性,运用电视手法提炼客观事实时需要呈现其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追求新闻价值,使得专题片在拍摄时强调时效性和重要性,需要尽快将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传递出去。在创作方面,纪录片强调展现真实生活,记录内容不受主观意识干扰;专题片追求揭示现实生活,拍摄画面为传递主题思想服务。价值取向存在差异,造成二者在拍摄表现和艺术创作方面出现差异,只有明确区分二者,才能把握各自的发展规律,创作出能展现节目特色的优秀电视作品。

(二)表现手法差异

在拍摄表现方面,电视纪录片需要客观再现真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因此主要利用长镜头和同期声突显真实生活,不能直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此,在创作电视纪录片时需要隐藏主观意识,做到由事實说话。在这个方面,专题片存在明显的差别,因为需要表达作者的看法和主张,在拍摄时需要渗透主观意识,对生活情境进行艺术加工。纪录片多在新闻范畴,采用单一纪实手法,通过镜头记录生活时只能通过声光、色彩、画面、音响进行艺术表现。专题片则可以结合创作需求采用象征、对比、联想等创作手法,甚至允许适当摆拍和补拍,带有艺术加工属性。因为表现手法的差异,纪录片需要记录正发生的生活,属于“现在进行时”,镜头多采用隐拍、跟拍、偷拍等手法。专题片的拍摄时空相对自由,可以记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可以追述和补拍镜头,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扮演拍摄。从结构来看,纪录片将时间当成依据,形成纵向结构,记录生活流程;专题片以空间变化为主,形成横向结构,根据表达需求选材,不要求素材连贯。

(三)创作要点差异

在作品创作方面,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需要把握不同要点。创作纪录片应注重记录,直接拍摄记录对象,保证内容真实,因此需要减少镜头转换与横切,表达更加流畅,内容也较为整体,无过多情感渲染。使用的镜头语言应追求朴实,确保内容叙述完整,通常不搭配音乐、图片等,呈现直观、直接的特点。专题片创作应注意作品虽然经过了艺术加工,但依然要体现真实性,需要通过捕捉细节突显主题。创作包含前期、拍摄和后期,前期根据主题进行解说编辑,后期将画面、文字等融合在一起。在拍摄阶段,应选择富有表现力的镜头,并确保画面清晰,能呈现细微表情和心理活动变化。如采用蒙太奇等剪辑手段,从特殊视角拍摄内容,达到增强作品内容感染力的目标。搭配语言渲染,使观众进入主题。为调动观众情绪,可以搭配音乐、音视频等元素,使画面与音乐等元素保持和谐,确保主题清晰表达。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进行拍摄内容组合、拼接,处理好专题与制作多样化的关系。

四、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拍摄技巧探讨

(一)电视纪录片拍摄技巧

1.体现拍摄意志

电视纪录片追求真实,强调记录,在拍摄时应充分展现作品拍摄意志。作者只有在投入生活的同时,做到时刻观察和全身心投入拍摄,才能发现真实生活中有意思的人、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情,记录令人感动的日常瞬间。长此以往,才能逐渐创作出好的作品,使受众通过镜头感受到作者的意志品质和情感态度。如纪录片《盐》的作者在拍摄时就与当地藏民在戈壁草原共同生活了半年,切实体会当地民众生活感受,记录其中艰辛,使画面有形且有神。许多优秀的纪录片拍摄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意志不足则无法完成作品。而长久的拍摄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作者的价值观和情感,帮助作者积蓄实力的同时,体现作者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叙事能力。

2.把控镜头质量

纪录片时常采用长镜头,要求作者能较好地把控镜头质量,确保拍摄的画面恰到好处,以免拥有多余痕迹。为此,作者应做到多看多分析,从优秀作品中吸收经验,掌握最佳构图点选择技巧,在拍摄不同画面时做到生动衔接,使故事得到完整呈现。为保证真实性,应根据拍摄对象特点制定拍摄计划,提升画面拍摄质量和效果。针对一般拍摄对象,应选择正常拍摄角度,完整记录真实生活,尽可能减少多镜头变换。如从人物和景物证明开始拍摄,使镜头角度保持平视,提供全景镜头。但在特殊拍摄条件下,需要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如仰拍、俯拍等,保证拍摄效果。无论采用哪种拍摄方式,都应保证镜头平稳,避免画面摇晃或颠簸带来强烈的不真实感。

3.突显生动细节

拍摄纪录片在把握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追求针对性,即通过突显生动细节增强内容真实性,同时体现作品创意和中心思想。结合这一目标,在日常拍摄中应加强细节捕捉,利用细节诠释内容和思想,提高拍摄成效。为使细节得到较好的呈现,可以加强特写镜头运用,展现记录内容的细节特征,吸引受众的注意,展现较高的拍摄水平。通过拍摄细节增强画面的细腻感,能提高画面质量,增强作品整体的艺术性。

(二)电视专题片拍摄技巧

1.重视素材选择

拍摄专题片需要服务主题表达,因此应做好素材选择工作,确保内容思想拥有传播意义。在选材上除了保证客观真实,应体现主观真实,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寻找社会大众关注的话题。深入民众身边开展调研,做好题材内容准备,挖掘吸引受众的人、事、物,寻求作品创作灵感。结合专题片创作经验可知,在选择素材时不仅需要关注人和事,还需要做好取景工作。根据拍摄的专题片类型,选择正确的景物和拍摄角度,能揭示事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使题材更加生动,融入丰富的情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取景包含远景、近景、全景、特写等,需要根据类型选择航拍、特写镜头等不同拍摄方式。明确需要拍摄的内容和对象后,加强与对象的沟通,才能做好事物预判,避免错失拍摄内容,获得丰富、完整的素材,通过精心策划创作出优质作品。通过做好前期准备,能全面提高专题片的创作品质。

2.追求镜头美感

专题片想要实现新闻价值,在视觉效果上应追求镜头美感,确保内容广泛传播。结合这一目标,需要加强艺术镜头的使用,在增强画面动感的同时,打造充满遐想的境界。如在拍摄宏大景物的全貌时,可以适当运用广角镜头使拍摄对象前后景物同时清晰可见,增强空间纵深感,带来更好的质感和更强的冲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拍摄微观事物时,可以运用微视距镜头虚化背景和表现细节,形成戏剧性画面,在给人带来奇妙感受的同时,增强画面观赏性;结合情感表达需求,可以运用仰拍方式表达赞美、感叹的情感,也可以运用俯拍镜头表达反对、厌恶等感受,突显作品主题思想。不同于纪录片,专题片更重视细节刻画和情感传递,需要重视特写镜头的运用,加强构图比例控制,恰当表现笑容、眼神等细节。合理运用镜头,打造浪漫、神秘、紧张等不同感受,可以充分体现作品的艺术美感。

3.强化后期制作

针对拍摄得到的素材,应加强后期制作,充分展现专题片艺术表现优势。在保证内容真实、结构严谨的基础上,需要厘清素材间的逻辑关系,在拼接、组合的过程中加强对片头、音频、画面等元素的调节,在确保整体和谐性的同时,准确反映作品创作意图。为此,需要控制画面和配音节奏,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形成统一基调。准确选择剪辑点,使人物活动保持连贯,镜头自然切换,准确反映主人公情感变化和事物发展规律。此外,后期制作中搭配完整解说词,增强内容表述准确性,并加强音乐运用,通过烘托氛围清晰地展现事态发展过程,增强作品感染力。通过合理制作,將画面与声音完美结合,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播出后引起热烈的反响和引导舆论。

五、结语

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都将真实生活当成创作源泉,采用纪实手法表现内容,但纪录片更注重内容严谨价值、艺术性和文献性,专题片更注重新闻价值,使得纪录片更加严谨,表现手段相对单一,专题片可以进行艺术表达,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在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应把握各自的特点,灵活运用拍摄技巧,强化纪录片各要素关系和中心思想表达,注重专题片叙事创新和艺术特色呈现,使两种体裁的作品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韩育森.浅谈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技巧[J].数字传媒研究,2020,37(05):23-26.

[2] 李飞.浅谈碎片化时代下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前景[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9):84-86.

作者简介:董虎凌(1974—),男,山西太原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纪录片、专题片。

猜你喜欢

专题片电视纪录片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探究
Rough Cut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专题片的宣传优化策略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一年内的第三部反腐专题片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