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2021-07-26常诏峰

花卉 2021年14期
关键词:底泥河道水质

常诏峰

(西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复杂多变,使污染河道生态修复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精准把握与审视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核心技术方法与关键步骤,综合运用现代化、精细化与全面化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方法,促进河道生态修复质量和效益,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如图1 所示。

图1 被污染的河道

1 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河道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对污染河道的生态化修复至关重要。生态修复技术主要立足于生态化的修复技术方法,强化突出绿色水生植物等载体价值,旨在全面降低污染河道的污染系数,实现绿色、稳定、可持续化的河道修复过程。深化运用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既是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污染河道修复技术体系构造,实现污染河道修复过程高效稳定控制的基本需求。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监管及其他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污染河道治理中国生态修复技术的全面运用,无论是在生态修复技术模块化发展,还是在生态修复技术运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均开辟了崭新的发展局面,成为提升污染河道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污染河道修复技术单位与科研机构方面,同样在深化推进生态修复技术的革新,构建形成了以污染河道治理为基本导向,以现代生态修复技术为主要载体的技术体系,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质的突破。尽管如此,受污染河道基本构造等影响,当前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中还隐藏着的不足和悖谬之处,不利于实现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最终预期效果,阻碍着其实际综合效益的优化提升,难以恢复污染河道的自身生态功能。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的实际应用,符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生态修复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2 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2.1 河道水质修复

河道水质修复是提升河道水质条件、优化水质环境的关键过程。在河道水质修复过程中,应根据污染河道的实际特点,提高水体溶解氧水平,充分有效激发污染河道水质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使水体得以净化,最终起到改善河道水质的预期目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河道水质修复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比如生物浮岛技术的应用便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框剪,选择具有现代生态型特征的睡眠无土种植植物,为微生物和其他水生生物更为理想地进行繁衍和栖息创造良好条件,减少原区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总量,同时起到改善河道区域景观的作用。

2.2 水生植物修复

水生植物是具有显著修复特性的污染河道生态修复载体,可深化推进河道生态体系革新。在当前生态修复技术条件下,水生植物可细化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在污染河道修复实践中发挥着不同作用,所采取的相关技术方法与标准同样存在显著不同,所获取到的污染河道修复效果同样具有差异化特征,应根据污染河道的污染类型等进行综合择定。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运用中,其根系可有效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使部分污染河道中的污染悬浮物进行快速分解矿化,可显著提高水体净化率,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水生生态系统。

2.3 河道内栖息地修复

河道是鱼类等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可为水生无脊椎动物等提供优良的产卵场、索饵场和停歇地等。为有效实现河道内栖息地修复,首先应明确界定修复目标,围绕修复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设置鱼道,恢复河岸覆盖物。在河道内栖息地修复中,应注重河道生态环境的重塑与构造,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生态修复材料,既实现河岸工程防洪功能,又可起到减缓河道河岸侵蚀等作用,将潜在的水土流失风险等消灭在萌芽状态。纵观当前河道内栖息地修复实际,还应该对水质净化及紧缚土壤等做出优化调整,使各个不同类型的水生环境有机融为一体,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空间。

2.4 滨岸带生态修复

一方面,可采取生态护岸技术方法,通过打造稳定可靠的边坡形态,有效促进污染河道生态系统功能的自我修复,形成相对开放性特征的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岸坡稳定。另一方面,可采用生态混凝土技术方法,在严格材料研选的基础上,采用特定工艺方法制造出具有特定性能、特定结构、特定匹配性的生态混凝土,使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能够与河道生物和谐共处,相辅相成。此外,还可采用岸区生态防护方法,在河堤特定区域范围内种植防护林,增加绿地景观、涵养水源、减弱径流、改变河道富营养化特点,减轻对河道生态环境的负荷。

2.5 底泥修复

底泥是河道完成物质交换和能流循环的关键载体,同时也是诸多底栖生物的生存场所。现状表明,部分污染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不注重对底泥进行修复,所采取的底泥修复技术方法存在显著不足,无法有效改变底泥污染物富集的客观现状。对此,应采取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方法,有效阻断污染河道内各类污染源的流通路径,增加额外的微生物或化学药剂,有效减缓河道底泥的形成过程,防止各类有用物质快速溶解于水体之中,起到控制底泥氮磷等物质释放的作用。此外,污染河道底泥修复还可采用底泥生态疏浚技术方法,控制和检测污染源的数量和位置,降低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保护生物多样性。

3 优化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的有效路径探讨

3.1 建立健全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规则体系

根据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实际实施需求,紧跟生态修复技术理念发展进程,建立健全系统性的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规则体系,为多类型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彼此融合交互发展提供基础性依据与保障。对既有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规则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对于不符合生态文明需求、不符合现代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背景的技术规则进行全面修订,在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中深入探索其多元化的功能和价值,将精细化理念融入污染河道生态修复全过程。

3.2 综合运用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中的信息化技术

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信息平台,将复杂抽象的污染河道生态修复资源要素进行分类整合,生成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污染河道生态修复资源要素布局的标准化,对河道生态及环境生态之间的衔接性进行优化匹配。在特定范围内,打破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数据共享瓶颈,突破获取河道生态修复数据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阻碍,选择最具代表性与生态性的指标参数,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建立和形成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指标体系,实现对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高效管理和保护作用。

3.3 提升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人员专业技术能力

定期组织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污染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全面系统掌握有关于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知识、政策要求及实施规则,强化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实际效能,提高对现代化生态修复工具的熟练掌握程度。突出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人员的综合素养,强化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规范细化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主体及客体,促进河道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受河道结构、生态理念、修复技术方法控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不利于实现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从污染河道的客观实际出发,遵循生态修复技术的关键实施规则,灵活运用精细化、规范化的技术,为改善和提高污染河流的修复效果奠定基础。促进现代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为今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底泥河道水质
基于钙镁盐的底泥高效脱水固化方案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关于新型底泥渗水砖可能性和实用性的探究
河道疏浚底泥堆土镉污染修复技术分析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河道里的垃圾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