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TOD模式为基础的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分析

2021-07-26温州交运集团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施胜展

区域治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场站公交用地

温州交运集团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施胜展

新时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城市建设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引入新的建设理念,在建设模式以及建设内容上作出创新和优化,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城市可用土地愈发不足,城市交通日渐堵塞,基础设施配套无法与城市建设进程相匹配等问题,如何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提升土地利用率,推动城市空间区域的集中性发展,成了社会各界人士争先议论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TOD模式下的公交场站综合开发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实在性和时代紧迫感。

一、TOD模式概述

TOD模式,该理念由国外提出,英文名称为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翻译过来,就是公共交通导向性开发。简单来说,就是以公共交通枢纽和车站作为发展轴,通过对公共设施、商业、居住、办公等建设用地的有效整合,使之形成城市图例与交通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发展模式。利用此模式来进行城市公交站综合开发,能够提升城市用地的利用率,使公共交通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重要作用

(一)缓解财政压力

要知道,我国多数的公共基础配套建设,都需要政府进行投资、管理和维护。这种模式,虽然能对场站资源的排他性使用予以有效的解决,但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公交场站建设的数量也呈现出直线式的增长。如此一来,会使政府的管理、维护费用大幅度增加。而在TOD模式的指导下进行公交站综合开发,能在场站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商业、办公、居住等各种资源,有利于提升场站的各种附加价值,政府的财政压力也能因此得以缓解。

(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众所周知,城市公交站属于市政交通类用地。通常情况下,这类土地基本需要通过政府划拨才能取得[1]。并且,在市政交通用地方面,我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属于专项用地,禁止用于商业开发。正因为以上条件的限制,使得我国的城市场站功能尤为单一,无法满足交通这一功能。但若是采用TOD模式,便可综合开发公交场站用地。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使场站功能得以增加,还能使土地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促进公交都市建设

早在2010年,深圳市政府就已经与交通运输局关于共同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这也使深圳成了我国第一个公交都市,在此之后国家又陆续公布了37个城市,致力于其示范公交都市建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示范城基本上都是在TOD模式的指导下围绕公交场站进行综合性开发,力求能够通过公交场站的集成效应来带动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城市用地开发与公交场地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公交场站建设模式研究

(一)经验借鉴

1.汤家桥公交综合体

以汤家桥公交综合体为例,此项目位于温州市核心片区蒲州单元E街坊,东侧为上江路,南侧为机场大道,西侧为居民住宅楼,北侧为蒲州河。工程总用地面积为19244.6平方米。整个工程地上建筑面积为82825平米,设有一栋26层高层建筑和6层楼的汽车库,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21955平米。本设计可以分为两个区,一是公交停车区,包括6层的公交停车楼和其第6层的公交管理用房;二为商务办公区,包括26层的商务办公主楼和5层裙房。其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质优,是集交运总部办公大楼+品质高端住宅+公交场站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2.新城站

新城站主要以省内客运、公交以及空中巴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交通枢纽。项目位于新城大道与万源路交叉口向东50米处,占地约13亩。所在地块处于温州主城区东向入口,地理位置优越。主要通过公交巴士与商场、酒店以及写字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具体体现在:一层为商场,二三层为巴士站和汽车站,三层以上为酒店和办公用地。这项设计,极大地节省了用地空间,树立旅游购物的另一条风景线——游客的世界商品5A级采购基地,形成不落幕的温州世博园。并且,品质写字楼与酒店式公寓形成互补,打造品质商业服务区,这可谓是集旅游购物商场+酒店式公寓+写字楼+空中巴士首末站+长途客运站+公交枢纽站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二)公交场站综合建设模式分析

1.场站与开发建筑相分离,廊道与中庭相互连接

汤家桥公交综合体,其模式布局如图1所示,即场站与开发建筑相分离,廊道与中庭相互连接,这种模式通常适用于场站用地比较大的区域,适合在城市边缘等地区建设[2]。而汤家桥公交综合体,处于机场附近,位于城市边缘,可用地多,采用这种模式是再适合不过的。这种模式,在空间布局上较为分散,没有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在流线组织方面,采用人车分离,能够保证场地交通流畅,可减少公交车对城市道路和交叉口的影响;在公交吸引力方面,能够促使客流和车流集中在站场周围,有利于公交场站吸引力和可达性的提升。(见图1)

图1 布局模式

2.场地和大平台物业开发

这一种模式,对于可用地面积小、配套要求多,并想要获取较高商业价值的区域较为适应,例如温州的新城站就是在此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在具体的功能布局上,在巴士站、公交场站的上下方作以物业开发,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空间的使用率,还能进一步提高公交场站的可达性。可试想一下,人们进入此场站,下方是商场,上方是酒店及办公场所,无论是购物、办公还是住宿、出行,都能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流线组织方面,对于纵向的交通组织形式较为注重,并利用此形式还能促使客流和车辆集中于场站之内,从而使公交场站的吸引力和可达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公交站平面开发模式分析

对于小型场站,通常不可以进行独立开发,必须要通过场站置换的方式,联合城市其他规划,促使其为综合大楼建设予以统筹性设计和规划。对于中型场站,由于建设规模不大,在规划建设时,可将其纳入大型居住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中;对于大型场站,应以独栋形式为主,最好结合其他物业进行共同开发,致力于打造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建筑,就比如上文所说的汤家桥公交综合体。

(四)公交场站规划落实和保障措施

1.公交场站规划

市交通规划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通过统一组织和协调,深入研究场站综合开发的规范、标准和政策等内容。合理选择城市中可进行综合性开发的场站,同时对建筑主体、布局规划以及投资预算予以明确;在完成场站综合体建设后,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应进行权责交接。

2.职能分工

作为政府,应针对场站综合性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全面预测和综合考虑,并相应地制定出标准和规范,以便对建设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作为发改部门,应对场站建设进行统一协调,加快融资进度,并制定配套设施建设的类型和形式;作为交通部门,应对实际建设内容进行监督和审查,看其是否能够满足既定规划[3]。同时,针对其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提出,以便在各参建方相互协商之后,采取有效的举措予以积极应对;作为企业,应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予以严格遵循,落实好各项建设内容,以避免安全隐患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公交场站综合开发过程主要问题

(一)综合开发模式

综合开发公交场站,是由政府全额投资并全权管理的一类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在这种综合开发模式下,政府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其以住宅的形式,政府将很难从中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该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土地权不会多次变更;缺点是:投资收益几乎为零,且还需要投入一定的管理和维护费用。还有一种模式为在公交场站项目中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商业性开发。在采用这种模式后,土地权将会被分离,具体表现为:场站归政府所有,物业归企业所有。如此一来,政府便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政府不需要投入建设和管理资金,就能获得收益;缺点是:土地归属权需要变更,管理上较为复杂,

(二)用地获取途径

从以往经验来看,对场站进行综合开发,最好的模式就是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商业性开发。但在这种开发模式下,土地权属会对场站发展产生很大的限制。为应对此种问题,在进行场站综合性开发时,需要将场站用地性质作以改变,即将交通设施用地转变为商业性用地,同时,还需要调整场站用地的容积率[4]。这类土地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取:其一,用地性质转变,也就是将有规划的场站用地和其有交通用地属性的场地,进行经营性用地的转变,在具体实施上,可通过挂牌、招标等形式,将土地出让给公交企业进行建设;其二,改变用地权属,通过“分层设权”,促使场站中的上层物业进入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将场站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地表、地下、地上通过分别设立的方式,对产权进行明确。

(三)投资融资平台

从目前来看,公交场地立体化开发程度并不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这对于投资融资平台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份挑战。公交场站的综合开发,包括公益性和商业性两方面,因此,作为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投资融资主体,应具备以下条件:其一,有丰富的资产运作和建设经验;其二,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使场站综合开发的公益性得以最大化保证;其三,具有场站综合开发主体资质以及相应的场站管理经验。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以TOD模式为基础的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对于城市用地的缓解,交通拥挤的解决,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作为相关部门,应对TOD模式予以充分重视,并在今后的公交场站建设中加以积极应用,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场站公交用地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新基建”背景下公交场站建设思路转变的思考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浅谈天然气场站设备及安全管理路径
等公交
考虑武器配置的多场站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