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肺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肺气虚型骨肉瘤肺转移临床观察*

2021-07-24蒋沈君徐叶峰杨洁文严卿莹刘云霞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自汗症候体力

蒋沈君 徐叶峰 杨洁文 严卿莹 刘云霞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9

骨肉瘤(OS)是骨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发病中位年龄为20岁[1],严重威胁着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命健康。骨肉瘤发病率低,约为3/1000000~4/1000000,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约6500例患者[2]。骨肉瘤具有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极易发生转移的特点,80%~9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伴有潜在转移灶,且大多发生在肺,而骨肉瘤肺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3]。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骨肉瘤肺转移的主要手段,在化疗的同时辅以中医中药,可有效发挥增敏减毒的作用。我们应用《永类钤方》补肺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骨肉瘤肺转移肺气虚型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骨科学:骨肿瘤卷》[4]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确诊为骨肉瘤,且肺CT提示肺内转移病灶符合骨肉瘤肺转移表现,同时排除有其他系统及脏器恶性肿瘤的患者。②中医诊断标准:肺气虚型根据《中医证候辨治规范》[5]制定。

1.2 纳入标准:①同时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肺气虚证型标准;②自愿参加临床试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ECOG体力状况计分≤3分;④预计总生存期≥3个月。

1.3 排除标准:①无病理学和肺影像学诊断依据患者;②合并严重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患者;③对所用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剔除标准:①因化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无法继续治疗患者;②自愿退出试验患者。

1.5 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5年12月~2020年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共纳入71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股骨下段18例(左:8例,右:10例),股骨上段2例(左:0例,右:2例),胫骨上段8例(左:3例,右:5例),肱骨上段8例(左:5例,右:3例);年龄7~68岁,中位年龄17.5岁。对照组35例,股骨下段14例(左:6例,右:8例),股骨上段3例(左:2例,右:1例),胫骨上段10例(左:4例,右:6例),肱骨上段8例(左:5例,右:3例);年龄6~71岁,中位年龄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MAP方案:甲氨蝶呤针(MTX)12g/m2(儿童),8~10g/m2(成人),第1、8天;顺铂(DDP)∶90~120mg/m2,第15天;阿霉素(ADM):60mg/m2或脂质体阿霉素(PLD):40~50mg/m2,第17天,每31天重复。在白细胞计数小于2.0×109/L或中性粒细胞小于1.0×109/L时,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针150μg,皮下注射,每24小时1次,升白细胞治疗。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永类钤方》补肺汤加减,处方组成:党参12g,黄芪、熟地黄各15g,五味子6g,桑白皮、紫菀各10g。若自汗较多,加牡蛎、麻黄根;恶心呕吐,加竹茹、柿蒂。每日1剂,水煎服,1日2剂,持续使用1个化疗周期(31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①一般指标:观察两组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ECOG体力状况评分变化。②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肺气虚证”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记录治疗前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自汗等中医症候积分。轻、中、重分别计为1、2、3分。症状疗效评价:痊愈:积分减少≥95%;显效:积分减少≥70%;有效:积分减少≥30%;无效:积分减少<30%。积分减少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形式表示,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前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的组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3.3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3.1 中医症候积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发现,经过治疗,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好转,对照组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好转,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例数36对照组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神疲乏力2.19±0.65 0.77±0.22△*2.21±0.68 2.98±0.92少气懒言2.26±0.78 0.99±0.32△*2.24±0.64 2.86±0.79气短1.36±0.53 0.11±0.04△*1.34±0.46 1.86±0.72自汗1.48±0.67 0.23±0.05△*1.42±0.58 1.65±0.84中医症候总积分7.29±1.63 2.10±0.84△*7.21±1.58 9.35±1.93△

3.3.2 白细胞抑制程度比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度标准,将白细胞减少程度分为0度(白细胞≥4.0×109/L)、Ⅰ~Ⅱ度(白细胞2.0×109/L~3.9×109/L),Ⅲ~Ⅳ度(≤1.9×109/L)。对照组白细胞下降主要集中在Ⅲ~Ⅳ度,治疗组白细胞下降主要集中在Ⅰ~Ⅱ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白细胞抑制程度比较

3.3.3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治疗组CD3+、CD4+、CD4+/CD8+化疗后较化疗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 CD3+、CD4+、CD4+/CD8+都较化疗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上述3项指标化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补肺汤能增强患者细胞免疫活性。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s,×106/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s,×106/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CD4+/CD8+1.18±0.13 1.18±0.12△1.19±0.11 2.75±0.21**例数36 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D3+1289±103 1288±101△1301±108 851±91*CD4+619±68 620±70△621±71 429±52*CD8+523±77 522±73 524±76 156±39

3.3.4 ECOG体力状况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较治疗前体力有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体力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COG体力状况比较(±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COG体力状况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1.76±0.25△*2.31±0.34例数36 35治疗前3.23±0.64 3.19±0.59

4 讨论

骨肉瘤属中医学“骨疽”“石痈”“骨瘤”等病证的范畴,多由正气亏虚,邪气趁虚随经络气血走行入髓,进而气血瘀滞,蚀骨伤筋,久结成瘤。《医宗必读》有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主一身之气,布散津液,朝百脉,全身血液皆会于肺,不论从气的走行还是津血的运行,都通过经脉上达于肺,邪易侵犯,故肺脏为骨肉瘤最易转移的脏腑。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基于大剂量的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为主的术前及术后辅助化疗是骨肉瘤的标准治疗方案[6]。化疗药物不仅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也严重影响了健康细胞。骨肉瘤的细胞毒性疗法常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是化疗不能正常进行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标准化的化疗方案及按时完成治疗,对于骨肉瘤患者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7]。

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常属肺气虚型,故可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自汗、恶风、易患感冒、咳声低弱、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免疫功能是晚期肿瘤的一个重要预后因素,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在过去的10年中,免疫疗法一直是众多肿瘤的治疗热点之一。CD3+、CD4+、CD8+等作为T细胞表面表达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是抗肿瘤免疫细胞的关键因子。CD4+T细胞参与调节肿瘤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CD8+T淋巴细胞在肿瘤细胞免疫中起核心作用,故其在肿瘤组织浸润,在多数肿瘤中被视为一个有利的预后因素[8]。研究显示,骨肉瘤中较低CD4+/CD8+比值与总生存期呈负相关[9]。因此,在化疗过程中,辅以补气类中药应贯彻骨肉瘤治疗的始终。

补肺汤出自《永类钤方》,由人参(党参代)、黄芪、熟地黄、五味子、桑白皮、紫菀组成。肺虚而用参、芪者,脾为肺母,气为水母也,虚则补其母;用熟地者,肾为肺之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水,方中以人参、黄芪为主药,大补肺脾元气;辅以熟地黄滋肾填精。五味子益气生津、收涩补肾,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而止咳,佐以归肺经的桑白皮泻肺平喘、清泻肺火而兼泻肺中水气。紫菀化痰止咳,使补中有泻,温中有寒。诸药合用,共奏补肺健脾、纳气平喘之功效,以补肺脾气虚为要。临证中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随症加减,如自汗较多,加牡蛎、麻黄根;恶心呕吐,加竹茹、柿蒂等。

本研究71例骨肉瘤患者均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为主要药物的续贯和联合化疗,治疗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中仅有治疗组的4例未出现白细胞下降,提示补肺汤配合化疗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能有效改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自汗、脉软无力等症状,对于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化疗完成度,有着重要作用。经过补肺汤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化疗前后变化不明显,而仅接受化疗的患者CD3+、CD4+、CD4+/CD8+都较化疗前下降,显示了补肺汤能增强患者细胞免疫活性。同时,补肺汤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细胞免疫活性的提高密不可分。补肺汤口感尚佳,充分发挥了“简效便廉”的特点,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然而对于长期的生存效果,尚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自汗症候体力
自汗、盗汗试试浮小麦汤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中国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体力活动意向及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影响
人类的收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