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崛起”需要中国符号

2021-07-23

新传奇 2021年26期
关键词:国风古风中国崛起

有人说,“国风”正在取代“古风”。其实,无论是“古风”“国风”还是“中国风”,都是现代的创造和发明,根本诉求是文化认同,是基于全球化以及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中国,需要挖掘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

“国风”文化为何叫好又叫座

前不久,河南卫视推出的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这一爆款,让“国风”获得越来越多青年群体的青睐。

时下,浓郁的“中国味道”正在成为文化作品的一种“流量密码”。你可以看到李子柒(中国内地美食短视频创作者)在山间挑水砍竹,田园牧歌的生活风靡五洲;看到阿木爷爷不用一颗钉子,为孙子打造一件件工艺品;更可以看到手工博主“雁鸿Aimee”耗时一周将《山海经》中的神兽制成配饰,璀璨夺目……源自传统文化的创意与审美,屡上热搜,常获热捧,渐成热潮。

小学生诵读古籍经典的琅琅书声,爷爷奶奶们爱听的戏曲再焕生机,电影屏幕上也多有中华传统文化题材……饱含生命力的“国风”,讲述今世今人的故事,不仅丰富着社会生活,也成就了不少地方的特色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叫好又叫座的“国风”文化,正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鲜明注脚。回顾中国历史,中华文化既有着一以贯之的内核,也在与时代、与世界的对话中不断演进。今天,走向民族复兴的我们发现,祖辈留存的文化瑰宝依然光辉璀璨,千年不辍的东方思维为生活与未来提供新的答案。于传统哲学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诗词歌赋中感受东方审美的意境,在古典艺术中体察均衡细致的和谐……当传统文化照进当代生活,映射出的光芒格外绚烂夺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依然对当代生活有着巨大的解释力。慢一点、静下来、心平气和、含蓄内敛的韵味情致,常能为快节奏生活、满负荷工作的当代人疗愈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而这,或许正是“国风”成为许多人心底乡愁的原因之一。

如何区分“古风”“国风”“中国风”

有人说,“国风”正在取代“古风”。在他们看来,不辨时代的汉服及架空历史的古装剧,折射出“古风”文化对古代元素的拼贴堆砌,以及用现代观念构想历史图景的倾向。而“国风”则不满足于虚拟的古典,而是在融合传统审美与时代趣味中,不断返本开新。那么,如何区分“古风”“国风”乃至“中国风”呢?

有学者如此总结:“古风”是完成对古代意象的表达,而古代意象多来自古装影视剧、古装仕女画等;“国风”是完成与现代社会的对立表达,在芸芸众生中寻找自己的独特性,并将独特性掛靠到中国元素或传统元素上;“中国风”则是完成对西方的输出表达,需要有强烈的、刻板的、符号化的形象。

其实,无论是“古风”“国风”还是“中国风”,都是现代的创造和发明,其根本诉求是文化认同。这是基于全球化以及中国崛起的大背景。学者白惠元在著作《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中认为,“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将民族身份认同凸显为核心议题。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符号被不断复制再生产”。而在中国,尤其是2008年以后,伴随着在全球金融海啸中的强势表现,“大国崛起”成为中国的一个经济事实。于是,中国越发需要与强势经济事实相符的文化表述,挖掘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

在白惠元看来,孙悟空就是被国际认可的重要的中国符号之一,彰显着空前的民族自信,成为“中国崛起”的回音。

莫让传统文化沦为工具

无论是“古风”“国风”还是“中国风”,都是时代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促成了现代文化的繁荣。但文化创新发展的背后也无法挣脱资本属性和文化工业的侵蚀。资本逻辑力求实现“文化商品化”和“商品自然化”,这使得传统文化资源可能会逐渐沦为商业工具。

比如,打造地方特色古文化产业成为地方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方式。本就是古镇,但都希望像乌镇那样,既保留小桥流水的韵味,又能吸引互联网大会那样的国际级活动。本不是古镇,那就“制造”古镇,造出“复古”(准确地说是“摹古”)的景区和建筑。

“资本逻辑操纵下的文化意义商品化,有可能误导社会大众对真实历史的了解。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制造出扭曲历史真实性的文化,这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消耗和透支。”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世华在论文《“古风”文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

文化的流变发展,既是传承的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现象越是火热,越需要冷静和理性思考。站在历史的脉络中,我们要清楚自己既在回收、运用传统文化,也在创造、积淀新的文化传统。

(澎湃新闻网2021.6.27等)

猜你喜欢

国风古风中国崛起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首届晋祠国风文化节举行
古风十年愿清风明月依旧动人
MiNi只“装”少女心
新疆风情
时光志
“中国崛起”内在逻辑与领袖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