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形义相融识汉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23杨文曦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8期
关键词:拟人化谜语字形

杨文曦

识字教学是小学阅读、写作与流畅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学生只有具备较好的识字水平以及丰富的识字储备,才能更好地展开后续学习。如果识字教学质量未能得到保障,后续的语文教学活动就无法顺利实施。为此,我从形义相融、汉字拟人化等特点出发,将拟人书写渗透到识字教学中进行思考分析,希望以此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一、汉字拟人化

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借助汉字拟人化的形态,通过使用人物动作的动态图片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将字形最为突出的特点,用拟人化的动态过程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以“方”为例,教师将“方”字的拟人化图案展示出来,即一个挑担行走的人的造型。随后询问学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以此引出书写楷书“方”时,一只落地的“脚”应该居中,这样才能呈现步履稳健的态势。教师将字形与图片中人的姿势合为一体,有利于学生掌握书写要点,让学生重视书写规范,也就有了“方”字美观大方的呈现。

这一方式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真正实现形义相融,既让学生们赏析了汉字的美观呈现形式,又提高了课堂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尊重学生认知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融合汉字的形与义,引导学生想象拟人化的汉字形态,将抽象且复杂的生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教师再借助汉字演变,浅显介绍汉字本身的含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的识字水平得以提升。

例如,前面提到的“方”字教学,利用拟人化动作形态的展示,能让学生突破书写技巧,找到书写重点,这就是汉字“形”的教学。那么“方”字的意义呢?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甲骨文“方”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方”字与现代“方”字的区别与联系。接着再出示金文、篆书中的“方”字,最后演变成如今所使用的“方”字。借助这一汉字演变的动态过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方”字的感悟,有效加深学生对该字的理解,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对生字的记忆,真正提高识字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按照汉字形与义创编儿歌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按照字的形态特点来创编儿歌,以此来增强识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识记字形,并正确进行书写,进而促进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学“春”字时,先让学生了解到古文字中有很多示意人伸出双臂的动态字形,楷书字中的撇捺组合也有来源于人的双臂。“春”字的书写就可以拟人化为摆臂甩袖。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自编“三人春日来踏青”等儿歌,借助这种趣味儿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以拓展让学生对比认识“秦”字。它们在字形上都突出撇捺组合的摆臂甩袖,同样还要引导学生编唱儿歌“三人拔禾就是秦”,这样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就能真正实现趣味学习,让学生乐学、爱学,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编制趣味性谜语

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让他们对猜谜语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利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字理引导学生创编具有趣味性的谜语。这样的课堂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既調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我在教学“也”字时,引用了高年级教材中的字谜“有水能养鱼,有土能种菜,有人不是你,有马跑得快”。借助这一谜语,学生不仅认识了“也”字,还了解到“也”字书写美观的关键在于竖弯勾的曲线美。在谜语中学生们还认识了以“也”字为部首的“池”“地”“他”“驰”四个字,对“也”字做出了相应的拓展延伸。

在此基础上,学生又自主创编了同一部件下的几组汉字谜语。如“青”字,它的字形就像身着裙服正身挺立之人,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青”字的中间笔画应脊线对正,应身正如人。通过谜语创编,学生还认识了“清”“请”“情”“晴”等字,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识字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形义相融、把握汉字拟人化特点识汉字,对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其重要性,以此来确保识字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和水平。

【本文系信息技术环境下汉字形义的生命化教育研究论文(编号:HNETR18032)】

猜你喜欢

拟人化谜语字形
一词拟人化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调皮的小雨点
浅析拟人化无人驾驶交互界面对信任度的影响
识字谜语
谜语
添一笔变个字
谜语两则
谜语两则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