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分析

2021-07-23徐皝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2期
关键词:稳定型高龄心绞痛

徐皝林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60)

0 引言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心肌缺血综合征的一种,其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是常见冠心病中的一种,一般需住院治疗。冠心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群体,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严重,冠心病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冠状动脉内部出血和不稳定性粥样斑块出现破裂,导致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药物等,但是其病情较重且并发症较多,而受到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不易治疗的影响,仅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1]。现如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使用介入性治疗法,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这种治疗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效果逐渐提升[2]。本文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详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样本选取范围,使用区组随机化法从中选取80例,并以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与女比例为23:17,患者年龄69~73岁,平均(69.77±1.23)岁,其中有7例患者患有糖尿病,26例患者并发高血压,10例患者有高血脂症,34例患者有吸烟习惯;对照组患者中有男与女比例为22:18,患者年龄68~75岁,平均(68.54±2.96)岁,其中有8例患者患有糖尿病,27例患者并发高血压,9例患者有高血脂症,32例患者有吸烟习惯在对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等等进行比较后可见,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区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研究要求。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心脏内科基础治疗,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心电图以及凝血检查等,并还用钙离子抗结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符合冠心病治疗要求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首先进行冠脉造影,对造影图像中显示出的最清晰、最狭窄的部位进行空帧对照并测定患者血管参数。将5000U肝素注入患者动脉鞘内,然后根据PTCA标准操作要求将引导管插入,并将引导丝穿过狭窄区域直到达到远端冠脉,使用相较于参照血管参照更低0.5~1.0 mm的球囊导管,对冠脉进行10~15 s扩张,扩张压力为4~10 atm。而后,根据患者病变长度和血管直径贾昂相应大小支架放置其中。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绞痛复发、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钙化弥漫性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以及部分血运重建。

1.4 数据处理。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的计算之下,对本研究80例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相关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学研究,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治疗情况使用χ2检验形式校准,表述方式为(n,%)。以P值是否大于0.05作为评定界限,来确认统计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安全性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病变情况少于对照组,且患者血运重建情况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效果更佳,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n(%)]

3 讨论

冠状动脉狭窄、易损斑块破裂、急性血栓等都会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不断加重,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相关研究显示,相较于中青年人群,60岁以上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甚至达到了35岁人群的5.5倍。这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患者身体符合会随着其年龄的升高而呈倍数上升[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病的特征是患者冠状动脉会达到30%~70%的狭窄程度,出现血小板凝集和斑块破裂、内膜损伤情况,血管内形成不完全的血栓,患者还会有暂时性缺氧缺血、心肌加剧等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严重影响[4]。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以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的危险等级为依据,根据分级对中高危患者进行及时的介入治疗,低危患者则先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5]。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高龄患者而言,其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中呈现出钙化、弥漫及多支的特点,且患者易出现肾功能不全情况,对医生判断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治疗方法造成干扰。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大量的实验可知,使用肝素、抗凝血酶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效果、较为安全,且不会给患者带来较高的经济负担,但是其治疗效果有限,且需要长期服药,会加重患者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临床效果的改善情况更佳,但很多患者担忧其会引起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尤其是高龄患者身体素质不佳、恢复能力较差,所以不愿使用此种治疗方式。但实际上从相关研究中发现,虽然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到高龄患者的治疗中有略高的治疗风险,但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引发严重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较低,可以说介入治疗的效果要远高于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6]。

此外,介入治疗的操作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术后止血容易且不会限制患者活动、不需长期住院治疗,更利于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自行护理,减轻患者家属护理压力。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洪应用广泛,患者心肌梗死、心率失常、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仅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事件。事实证明,通过严格的规范操作和患者手术风险评估以及有效的术后护理等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预后效果[7-8]。

综上所述,使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能够有效提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效果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稳定型高龄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