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合作交流研究

2021-07-23马建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汉语

马建民

(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学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自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乌两国在政治、经济及人文各领域的合作日渐密切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 年6 月,中乌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6 年6 月,中乌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2005 年和2014 年中国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两所孔子学院,其中,2005 年设立的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中亚地区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中乌两国人文合作步伐加快。2013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外交大学成立了“中国馆”,这是中亚地区的首家“中国馆”。同年,上海大学设立了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与教育交流中心。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东方学院成立了汉学系,这是中亚地区高校建立的首个汉学系。同时,中国还通过外派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材及教育设备、招收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等措施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培养汉语人才。乌兹别克斯坦也在相关大学、中学和幼儿园开设汉语课程,加强对汉语的学习、培训及对中国的研究。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乌两国的汉语教育合作与交流。

一、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开展汉语教育合作的背景

乌兹别克斯坦面积44.89 万平方公里,人口3 455 万人(截至2021 年1 月),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地缘优势,是位于中亚腹地的“双内陆国”,与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毗邻,其五个邻国均无出海口。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30 多个民族,其中,乌兹别克族占80%,俄罗斯族占5.5%,塔吉克族占4%,哈萨克族占3%,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5%,鞑靼族占1.5%,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此外,还有土库曼、乌克兰、维吾尔、亚美尼亚、土耳其、白俄罗斯等民族。乌兹别克语为官方语言,俄语为通用语言[1]。

乌兹别克斯坦先后于1992 年颁布了《教育法》,1997 年颁布了《新教育法》和《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法案》,2006 年颁布了《乌兹别克斯坦中小学学校教育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教育法规,在教育体系和语言教育政策等方面发生了根本变革。截至2021 年1 月,乌兹别克斯坦“有学前教育部、人民教育部(负责初等和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部(负责专业中等、高等教育及教育培训等)三个教育部门。近两年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包括将9 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为11 年制义务教育,将中小学教育从12年缩短为11年,大力引进外国高校分校……2019~2020学年初,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0 090所普通教育机构,其中包括91所民办学校、37所小学、9 963所中学及90所其他学校,共有613.75万名在校生。另外,乌兹别克斯坦有1 117所职业教育学校。截至2019年11月1日,除军事学院外,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19所高校,其中7所研究院、17所外国高校分校、58所大学及5所宗教高校”[2]。在乌兹别克斯坦公立学校,采用乌兹别克语、俄语、卡拉卡尔帕克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塔吉克语和土库曼语等七种媒介语进行教学[3](27)。

随着乌兹别克斯坦教育法规的完善和教育体系的改革,乌兹别克斯坦教育政策特别是外语教学政策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在1997 年颁布的《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法案》中,“外语教育是在‘语言教育’板块中进行的,外语还尚未作为一项专门的学科受到其应有的重视,在课时安排上全日制学校是在5~9 年级进行普及化教育,主要是以英语教学为主,在学生升入到10 年级之后,有进一步外语学习需求的学生可以在选修课程中选择第二外语进行学习”[4]。2006 年颁布的《乌兹别克斯坦中小学学校教育发展纲要》规定:“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将普通教育中的外语课程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肯定了外语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路径……除了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之外,还有汉语、阿拉伯语、韩语、日语等其他语种可供选择。”[4]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乌兹别克斯坦在教育政策特别是外语教学政策方面的调整,为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交流和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不仅如此,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还与中乌外交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有关。

1991 年 8 月 31 日,乌兹别克斯坦宣布独立,并将 9 月 1 日定为独立日。1992 年 1 月 2 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3 年3 月6 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订了《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关于相互承认高等院校及其科研机构颁发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文凭)及学位的协议》[5](117)。“1999年11月8日,乌兹别克斯坦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签署‘关于教育领域合作’的协定。根据协议,乌兹别克斯坦每年都会有40 名学生、博士生和一些大学青年教师进入中国的大学培训。”[6](188)“2004 年2 月26 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相互谅解备忘录》等文件,确定两国之间可以互派留学生。”[7](1144)2005年5月7日,由中国兰州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合作共建的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2012 年6 月6 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 年9 月9 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规定双方在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内容包括:“缔约双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体育以及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新闻媒体、学术教育机构、文艺团体的友好交往。”[8](405)

2014 年8 月19 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规定双方在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内容包括:“双方愿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科技、人文领域合作,特别是在科学、教育、体育和旅游方面开展合作。双方愿签署新的教育合作协议。中方愿帮助乌方加强汉语教育,向乌方增派汉语教师,为乌方培训汉语人才。”[9](321)《宣言》第一次明确了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中国愿意帮助乌方加强汉语教育,向乌方增派汉语教师,为乌方培训汉语人才。在此背景下,2014 年11 月27 日,由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外国语学院合作共建的撒马尔罕外国语学院孔子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的第二所孔子学院。

2016 年6 月22 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该《联合声明》规定双方在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内容包括:“双方将进一步扩大文化、教育、科学、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新闻媒体、学术机构、民间友好组织、演艺团体的友好交流,共同办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孔子学院。”[10](5374)该《联合声明》第一次明确了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办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孔子学院。

2017年5月12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该《联合声明》规定双方在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内容包括:“双方将继续扩大文化、教育、科学、体育、旅游领域合作,加强新闻媒体、学术机构、民间友好组织、演艺团体间的友好交流,共同办好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孔子学院。”[11]

正是在乌兹别克斯坦教育政策调整及其与中国外交关系进一步密切的背景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汉语教育合作和交流在共建孔子学院、招收留学生、建立研究机构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的现状

经历几次改革和政策调整,乌兹别克斯坦已经有完整的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等教育体系。同时,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也为汉语等语言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相关教育机构中,部分高校、中学等机构很早就开展汉语教学,部分高校已经开展汉语言等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历教育。同时,2005 年和2014 年先后成立的两所孔子学院,在汉语教育的普及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乌兹别克斯坦高等学校汉语教育开展情况

“2008 年,乌兹别克斯坦有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国立世界语言大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3 所国立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另外,塔什干第59中学、第325中学、第309中学、东干中学等4所中学,第506幼儿园,以及中国民族文化中心与东干文化中心也开设有汉语课程。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进行非学历社会普及教育。”[12]至2020年3月,乌兹别克斯坦开设汉语课程的机构有孔子学院2所,高等院校6所,军事院校2所,中学3所,幼儿园1所,民办机构1所[13]。

需要说明的是,“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是乌兹别克斯坦唯一开展汉语言学历教育的机构,其前身是塔什干国立大学东方语系,该系很早就开设汉语课程。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远东与南亚研究系下设包括汉语言专业在内的28 个语言专业。在汉语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各个年级学生都基于其母语或通用语而分设不同班级。其中,乌兹别克语班级1个,俄罗斯语班级1个,每班学生平均10人左右,最大班级学生数不超过25 人。汉语言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汉语拼音、汉字、阅读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从不同专业的汉语言课程课时设置来看,汉语言专业学生每周有24 节至36 节汉语课,其他选修专业开设课时较少”[12]。关于乌兹别克斯坦各学校使用的汉语教材,“2008年以前几乎没有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自编的汉语教材,相关书籍均来自中国政府、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捐赠。初级、中级阶段使用教材主要有《汉语新目标》《汉语新起点》,高级阶段使用教材为《汉语教程》”[12]。

2014年,卡里莫夫总统签署法令批准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成立汉学系,这是中亚地区国家成立的第一个汉学系。汉学系设有汉语言、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历史4个本科专业,文学、汉语语言学和经济3 个硕士专业。此外,东方学院翻译系、历史与哲学系也开设有汉语翻译课程及相应的汉语课程[13]。在汉学系开设的专业中,汉语言专业为本科专业,其余3个专业将汉语作为外语辅修,每学期会根据各专业的教学需要安排汉语课程。

除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外,乌兹别克斯坦其他高校都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进行教学,综合教授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部分高校根据专业情况在高年级开设翻译、外交等课程[12]。随着汉语教育的推广,乌兹别克斯坦其他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形式多样的中国研究中心,加强对中国文化、语言、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如表1所示)。

表1:乌兹别克斯坦高校成立的中国研究中心一览表[13]

(二)乌兹别克斯坦孔子学院汉语教育开展情况

截至2021 年1 月,全球已有162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41 所孔子学院和1 170 个孔子课堂。其中,亚洲有39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孔子学院135 所、孔子课堂115 个。在亚洲地区设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中,中亚地区有13所孔子学院,下设21个孔子学堂[14],其中,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2所孔子学院(如表2 所示)。乌兹别克斯坦孔子学院汉语教育主要表现在教学规模、师资状况、课程设置和教材、汉语水平考试及承担文化活动等方面。

表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孔子学院设置情况表[13]

1.教学规模。2008年,乌兹别克斯坦全国的汉语学习者总数为1 600余名[12]。据统计,2005~2017年,塔什干孔子学院开班400 余班次,培训总人数8 000 余人;2018 年,开班47 班次,培训总人数950人;2019年,开班50班次,培训总人数1 100人[13]。

2.师资情况。孔子学院的师资主要由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教师、中国国家公派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组成。据统计,2008年,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汉语教研室共有12人,其中,中国国家公派教师1人,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汉语教师11 人。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汉语教师中,有副教授2 人,讲师6 人,助教3 人,青年教师5 人,副博士学位4 人[12]。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自开办以来,2005~2013年,每年有中国国家公派教师1~2 人;2014~2019 年,每年有中国国家公派教师3~8 人;2017 年以来,每年有汉语教师志愿者1~2 人;截至2020 年3 月,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有中国国家公派教师及志愿者8 人,本土教师15 人[13]。据统计,“2020 年,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有中国国家公派教师4人,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汉语教师19 名。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汉语教师中,有副教授6 人,博士2 人,硕士11人”[15]。另据统计,2018年,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东方语教研室汉语专业有本土教师8人,中国公派教师7人[16](192~198)。

3.课程设置与教材。孔子学院早期设置有初级、中级A、中级B三个等级的汉语课程,每个等级10~20 人分为一班,每班每周6 课时汉语课,每课时45 分钟。随着孔子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人数增加,从2008年开始,孔子学院将招生和课程情况进行了调整。将汉语课程调整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开设汉语口语、听力、阅读以及汉字等专项技能课程[13]。此外,孔子学院还开设了关于中国书法、武术及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课程。

关于孔子学院使用的教材,据统计,“2008 年,乌兹别克斯坦各学校使用的教材是原国家汉办①国家汉办全称“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2020 年7 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更名为“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组织编写的俄汉对照《汉语新起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年)、《汉语新目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高级阶段的综合科教材使用《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年)。此外,《汉语口语301 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年)、《速成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也得到普遍使用。”[12]另据统计,至2020 年,孔子学院使用的教材主要包括《新实用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汉语新目标》《汉语乐园》《快乐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跟我学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等[13]。

由于部分教材编写时间较早、难度较大,且部分由原国家汉办统一规划的教材是俄汉、英汉对照注释本,而无汉乌对照注释本,以上教材很难适应乌兹别克斯坦本土需求。近几年,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正在积极申请立项,组织教师进行《汉语乐园》《汉语新目标》系列教材的编译工作,部分教材已经编译完成并出版。此外,在原国家汉办的支持下,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教师也于2011年编辑出版了《我最口语》《我最短句》《我最汉语》系列汉乌双语对照教材。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教师也先后编辑出版了《百条谜语》《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乌兹别克语和汉乌双语对照教材[13]。

4.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华裔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设立后,于2008 年12 月7 日举办了乌兹别克斯坦第一次汉语水平考试,当时规模较小,2008 年和2009 年分别只进行了一场考试,仅有20 余人参加。自2010 年开始,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在每年2 月和12 月定期举行两次汉语水平考试。2016 年,孔子学院总部向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捐建语音室,因此增设了汉语水平口语考试(简称“HSKK”)。据统计,2017~2019 年,参加HSK/HSKK的人数分别为326人、352人和463人[13]。

5.承担文化活动。孔子学院成立后,除了承担汉语教学及汉语普及任务外,还承担了多次乌兹别克斯坦“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学研讨会”“汉语教学经验座谈会”及包括乌兹别克斯坦节日庆典、中乌建交周年庆典、“汉语桥”比赛等活动在内的日常文化活动。除此之外,孔子学院还承担了报告会、讲座、展览、艺术交流及来华交流项目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及汉语教育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传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近些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的汉语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设立孔子学院以后,孔子学院在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普及、中国文化传播及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促进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发展的措施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多个国家的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特别是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在教育领域提出的合作内容是:“民心相通……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 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17]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政府先后采取多种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和汉语人才的发展。

(一)共建孔子学院

在乌兹别克斯坦两所孔子学院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从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师资方面,以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为例,据统计,2005~2013 年,中国每年派出院长 1 人,教师 1~2 人;2014~2020 年,中国每年派出院长 1 人,派出教师人数分别为 2014 年 3 人、2015年 4 人、2016 年 4 人、2017 年 7 人、2018 年 8 人、2019 年 7 人、2020 年 3 月 6 人。此外,从 2017 年起,每年还有汉语教师志愿者1~2人。

教材方面,乌兹别克斯坦开设汉语课程的各机构所用汉语教材主要来自原国家汉办和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捐赠。2016年,原国家汉办还向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捐建语音室。

(二)招收留学生

为支持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政府先后设立了“汉语桥”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新汉学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等,分层次、分类别对留学生进行资助。例如,新汉学奖学金包括中外合作培养博士、来华攻读博士学位两类;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包括研修生、本科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等层次,其中,研修生包括一学年研修生、一学期研修生、四周研修生等类型。2020年,中国设立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的留学生接收院校达到196所。

根据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编辑的2003~2008 年、2013~2018 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8 年,来华留学生达到或超过500 人的国家和地区数分别是2003 年39 个、2004 年22个、2005年25个、2006年31个、2007年32个和2008年39个。在此期间,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数量每年都未达到500人。由于缺少相关资料,2009~2012年来华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数据暂缺。

尽管如此,通过对2003~2008 年和2013~2018 年来华留学生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2013~2018年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如表3所示)。

表3:2013~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表[18]

(三)设立研究机构

为加强对乌兹别克斯坦的研究,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交流与合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高校先后建立了多个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如表4 所示),这些研究中心或对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研究,或对中亚国家开展研究,或对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国际组织开展研究,在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4:中国高校设立的乌兹别克斯坦研究机构一览表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汉语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的招生和培养方面,不仅招生人数明显增加,而且既有短期非学历教育,也有本科、硕士、博士成体系的学历教育,极大地促进了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人才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乌兹别克斯坦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外交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开设汉语课程、设立汉语言及中国研究相关专业、共建孔子学院、派遣留学生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双方在汉语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双方在汉语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政策调整、资金支持、师资选派、教材编写、孔子学院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将有专文进行讨论。

猜你喜欢

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汉语
乌兹别克斯坦:2021年猕猴桃进口量翻倍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