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激活的七大引擎与留人的奥秘(下)

2021-07-21何欣

人力资源 2021年7期
关键词:奖金门店机制

何欣

前两期我们分析了组织激活与留人七大引擎中的前四种:总报酬模型、希望系统、四维通道、人才绑定。本期我们继续谈其余的三大引擎:事业合伙机制、员工体验感建设,以及塑造共同记忆。

引擎5:事业合伙——职业经理人的动机

从古至今,从事业角度激励人是很多组织尤为重视的方法。从东汉末年的“桃园三结义”,到北宋末年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再到以俞敏洪为代表的“中国合伙人”,事业合伙人以共创、共享、共担的方式升级了职业经理人体系。

表1 组织内部事业合伙人常见四大类型

从知识、技能密集型行业如律师、培训、投资,到互联网科技企业,再到房地产等重资产企业,在合伙人的架构下,只要你能够提供足够的价值,给企业带来足够多的利益,你就可以成为合伙人,变成企业的股东、所有者,从而参与企业利润分享。自己的付出决定自己的收入,付出与回报联系得更紧密,这样的制度具有更高的激励性,也同样为员工开辟了一条收入通道。

从表1可以看出,合伙人机制在企业内部主要有四种基本方式,前三种属于一定范围内的合伙,属于管理者角度的合伙创业、控制公司股权及发展;第四种是通常意义上企业实施的员工层面的事业合伙人机制,比如华为的虚拟股激励、万科的项目跟投、永辉超市的门店合伙人机制等,都属于这种,主要起到激发全员主人翁意识的作用。

表2 门店合伙人分红前提条件

表3 合伙人奖金计算

永辉超市实施的门店合伙人机制,属于典型的“绩效对赌”,即设定一定的绩效指标或系数,以整体业绩任务达成率作为参与分红的前提条件,从而激发员工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其参与人员以门店为单位,从营运部门到后勤部门,从员工到店长,全员参与,共同经营,实现门店的目标。

永辉超市某大区从2012年12月开始试点门店合伙人项目,2013年6月开始在大区内全面推行。经过试行发现,门店合伙人机制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加员工收入、促进门店业绩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现已正式发布《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门店合伙人方案》。

我们以某大区的门店为例(见表2),仔细梳理一下门店合伙人机制的基本思路。

其中,若门店销售达成率小于100%,则该门店退出分红;若门店达成率合格,但部门销售或毛利达成率不合格,则单部门退出,其他部门照常享有分红。同时,设立合伙人奖金包,将门店利润总额超额部分的30%作为门店奖金包,初设上限为30万元。各层级奖金包占门店奖金包的比例为:店长级(含店长助理)占门店奖金包的8%,经理级占门店奖金包的9%,课长级占门店奖金包的13%,员工级占门店奖金包的70%。

表3为个人奖金的计算方式。其中,总份数按人头;分配系数按部门毛利达成率的排名情况,第1名至第4名分别为1.5、1.3、1.2、1.1,后勤部门按照1.0计算。例如:某店生鲜部毛利达成率在该店四大运营部门中排名第1,对应分配系数为1.5,即该部门所有人员对应分配系数为1.5。奖金发放按季度结算,与次月工资一起发放。

门店合伙人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出员工超额完成公司经营目标的斗志,真正践行了“融合共享、成于至善”的企业文化。从实施方案当年的执行效果来看,人均工资提升14%(314元),日均人效提升19%(308元),离职率由原来的6.83%降至4.37%,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万科实施过的项目跟投机制,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内部事业合伙人模式,员工以自有资金参与投资万科旗下新建的地产项目,其中一線公司管理层以及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跟投,董事、监事、高管以外的员工自愿跟投。在2014年4月1日之后的新项目都参与跟投(旧城改造与部分特殊项目除外)。之后,万科又将商业、物流项目纳入跟投覆盖范围。跟投人员合计投入资金不超过项目资金峰值的10%。

在参与者方面,一线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和项目操盘团队必须参与跟投,其中地区公司涵盖了人力资源部、财务负责人,起投一般不少于20万元。项目层面所有参与者必须跟投,起投资金不少于5万元。这是其中一个项目的起始投入资金,各个项目之间会有差异。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跟投时,均提前成立有限合伙企业,吸纳员工跟投资金,再以合伙企业的名义购入项目公司股份,从而完成项目跟投。

在分红机制方面,一是确保资金安全,二是确保利润为正。项目累计经营净现金流回正后启动分红,项目结算前分红不超过60%,项目结算后分红不超过80%,留存20%的利润到项目清算或已有债务解决后进行一次性分配。

万科事业合伙人机制落地后,业务上实现了开盘认购率增长4%、开盘周期缩短近5个月、首期开盘毛利率增长6%、营销费率大幅下降的突破。在人员管理上,凝聚了人心,中层管理人员的流动率大大降低。但从行业特征来说,一个建筑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三点:第一是项目好不好,第二是成本控制是否到位,第三是创收和运营能力强不强。从目前来说,跟投机制有助于项目优胜劣汰,而对于有战略意义(非利润导向)或短期盈利较低的项目,跟投则不一定适用。因此,万科也多次修改跟投制度,确保机制能够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表4 事业合伙人机制自检六问

表5 以体验强化员工行为的设计逻辑

当然,尽管有珠玉在前,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实施事业合伙人机制。不同行业、企业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思考本企业的情况。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讲过一句话:“富人即使倾家荡产给予穷人,也不能温暖人心。穷人想要他牺牲的并不是他的财产,而是他的骄傲。”对于很多职业经理人来说,能激励他的不只是金钱或认可,更重要的是让他对自己的事业有真正的掌控感。而事业合伙人机制,恰恰可以帮助组织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引擎6:体验感建设——强化组织期望的行为

所谓员工体验,是员工对他们在组织中遇到和观察到的人、事情、流程、环境的总体感受。一家公司里的硬件、软件、协同程度等,都会影响员工的体验感。

从激励的角度来说,增强员工在组织内的体验感有助于强化员工被组织期望的行为。换句话说,“员工行为”是可以被设计的,其设计逻辑可以遵循四个原则(见表5)。

所谓极简原则,是指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降低难度来驱动人的行为。比如,你希望另一个部门配合你的工作,那么你首先应该在你的专业范围内把该做的辅助工作都做到位,让对方只需“举手之劳”就能帮到你,这样对方配合你的意愿就会大大增强。试想,如果营销部门希望IT部门协同开发一套系统,但又扔过来一堆IT部门完全搞不懂的广告、销售术语给对方,那么对方下意识地就想拒绝。如果营销部门首先把这些要求、术语解释清楚,同时又为IT部门争取了一些资源或便利,甚至派出一位对接人专门对接日常系统设计及调试工作,定期主动关注IT部门该系统的开发进展,这就意味着在自己工作范围内走了99步,仅将需要对方发挥专业能力的部分交给对方,这就符合极简原则,对方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美观原则在前文提到过。除了办公环境之外,公司内部的一些“仪式化”的工作也很重要。组织里的任何一件工作,当内容确定之后,仪式感要比内容重要得多。比如,公司给员工过生日,简单送个生日卡是过生日,送一个有同事、领导签名,包装精美的礼物,再办一场小型生日会,由一把手送上寄语,这也是过生日。但是两者对比,后者的仪式感大大增强。简单的事情,如果在仪式感上加以设计、添加心意,那么对方心动、行动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再比如,年初公司一把手定下战略方针后,各部门就开始结合讲话内容组织战略分解研讨会,员工结合公司战略谈自己工作的想法,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公司的文化战略知识竞赛、读书会等,这些都是在内容确定之后的形式化工作。不要不注重形式,基于内容的美观的形式,的确会让员工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推动员工产生积极的行动。

奖励原则更像“总报酬模型”里的激励的“正负向”与及时性。“海豚要素”告诉我们,海豚之所以对在海洋馆里的表演始终保持热情,是因为驯兽师随时会针对其表现给予正向、及时的激励。人们更喜欢那些有奖励的体验。价值交换系统的存在,就是通过激励性资源来调动人们的热情。

承诺原则涉及组织当中员工的公众承诺行为,以及工作价值感的宣贯。一些公司的员工誓师大会、优秀员工表彰、目标上墙、文化宣导等策略,就是为了使员工能够长期保持做事的激情。一些公司的销售团队每天开晨会,看起来比较形式化,但实际上有助于保持每一个作战单元的兴奋度。

表6 塑造共同记忆的逻辑及行为

引擎7:多种“树”——塑造共同记忆

前文我们提到了一系列激活组织的要素,那么留人是否有一个“终极奥秘”?有,而且只需要三个字:多种树。

什么是“多种树”?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塑造组织与员工共同的习惯、回忆与情感,使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稳固(见表6)。

先讲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位项目总经理跟我谈起的亲身经历。

小李大学毕业后加入一家房地产公司,由于工作能力强、情商高,所以短短三年内他就晋升为项目公司总经理,管理近百人的团队。由于项目需要,他长期驻扎在外地,一年当中和妻子见不了几次面,妻子为此非常不满。在一次远程电话吵架之后,他的妻子下了最后通牒:下次见面直接办理离婚手续!

那年的五一劳动节,小李特意请了几天假回家,希望能够挽回妻子的心。但回到家,两人没说几句话又是一顿争吵,妻子铁了心要离婚。无奈之下,小李只好开车和妻子来到民政局。车一停下,妻子就气呼呼地先上楼去了,小李待在车里怅然若失。拿起手机,翻开相册,两个人甜蜜的过往一下涌到眼前。那些老照片里记录的,都是他们幸福的过往。

小李感慨万千,他来到楼上,找到正在排队的妻子說:“有张照片你一定要看一下。”妻子说:“这个时候还看什么照片?”在小李的坚持下,妻子还是接过他的手机,一张一张翻看他们过去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是两年前他们去海南旅游时拍的,当时他们一起种下一棵小树,然后夫妻俩站在小树旁边拍照留念,希望他们的感情能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小李的妻子凝视着照片陷入回忆,眼圈泛红。小李趁机说道:“这两年,我因为太忙而忽略了你,可我内心依然深爱着你,爱我们的小家。但如今,这棵树还在,你却要离开我了……”见妻子沉默不语,小李趁势拉着她下楼,开车回了家。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生活事例。

其实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要维持住稳定的关系,最终依赖的还是情感与文化的力量,而“共同的回忆”则是这种情感中最宝贵的一环,也是那棵承载了很多情感的“树”。

企业如何“多种树”?举例来说,员工在企业里每多交一个朋友,就是种下了一棵树;每参加一次集体活动留下回忆,就是种下了一棵树;团队一起携手渡过的某个难关,一起共享的某个荣耀的时刻,领导赠送的每一句寄语、每一个小礼物,都是种下了一棵又一棵记忆之树。这样的“树”种得越多,回忆越丰富,情感越深厚,员工就越不舍得离开。甚至即使离开后去别的公司,也会对上一家公司念念不忘。

企业留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用企业文化与情感来留人。一家公司,一次团建结束了,第二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员工的工作状态一切照旧;而另一家公司,团建结束了,第二天公司的走廊、食堂的墙上就出现了员工在团建活动中互动的照片,这就是在“种树”。

总之,激活组织的方式有很多种。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有助于绑定人才和企业长期、一致的利益,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大大激励内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有助于企业吸引大批发展所需的人才,从而拥有更多行业核心资源,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战略制胜。

作者 碧桂园集团原营销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奖金门店机制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三国漫——奖金
给好好睡觉的员工发奖金
如何突围购物中心打造火爆门店!
大象算奖金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