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解郁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21-07-21陈芳杰杨丹丹杨诗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疏肝解郁心功能冠心病

陈芳杰,杨丹丹,杨诗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痉挛以及栓子脱落等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细胞出现缺氧、缺血,以心前区闷痛等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疾病[1-2]。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占发达国家疾病死亡率的首位[3],在我国,冠心病以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为好发人群,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老龄化的加剧,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4-5]。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后期的最终结局,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脏器需要,并有运动耐力降低[6],可分为以肺循环瘀血为主的左心衰竭,和以体循环瘀血为主要的右心衰竭,并最终发展为全心衰竭[7-8]。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死亡率高,对病人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病程长,需长期服用药物,不容忽视的问题便是心理问题,焦虑、抑郁逐步出现,病人治疗积极性随之降低,严重影响预后。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疏肝解郁法是在病人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给予疏肝理气解郁中药,以起到缓解心理焦虑、抑郁的作用[9-10]。因此,本研究应用疏肝解郁法干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为诊断收入院进行治疗的病人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52~76(67.92±5.8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 17例,Ⅲ级 23 例,Ⅳ级 11 例。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50~78(68.17±6.0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 18例,Ⅲ级 24例,Ⅳ级 9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且有相应理化检查指标支持;②年龄45~80岁。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病人病情危重、随时存在生命危险等不适合纳入试验者;③病人同时患有精神类疾病、下肢骨折等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干扰者;④病人既往脑血管病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交流困难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基础治疗及护理措施,其中包括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用药及干预措施、健康宣教、用药建议、饮食指导、心理疏导、运动干预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中药,组方:柴胡15 g,香附10 g,枳壳10 g,砂仁3 g,白芍10 g,陈皮12 g,薤白10 g,黄芪10 g,葶苈子10 g,丹参10 g,水蛭6 g,全蝎6 g,甘草5 g。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煎制,一剂煎2袋,每袋100 mL,餐后半小时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

1.5 观察指标

1.5.1 心功能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心输出量(CO)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

1.5.2 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生活质量越好[11-12]。

1.5.3 心理状态评价 心理状态评价包括心理焦虑状况评估和心理抑郁状况评估,心理焦虑状况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评定[13],根据评定表中的内容,得出每一项目的分数,然后相加得出总分。心理抑郁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定[14]。根据评定表中的内容,得出每一项目的分数,然后相加得出总分。

1.5.4 治疗满意度评价 病人的治疗满意度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分,所得分数≥80分为满意,61~79分为一般,≤60分则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15]。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后LVEF、CO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但试验组干预后LVEF、CO及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单位: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试验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单位:分

2.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以中老年为好发人群,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均能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16-17]。研究指出,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以及高血压等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8-19],因此,戒烟、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以及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均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20]。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导致粥样斑块形成,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心肌梗死[21]。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发展到后期,心肌长期缺氧、缺血所致,以活动耐力下降,咳嗽、咳痰,双下肢水肿,腹胀不适,甚至夜间不能平卧等为临床常见症状,对病人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2]。中医学疏肝解郁法可缓解病人心理焦虑、抑郁的状态[23]。本研究通过观察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应用疏肝解郁法干预前后心功能、生活质量、心理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变化,以明确应用疏肝解郁法干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疏肝解郁法方药中柴胡、白芍、香附、枳壳、砂仁疏肝理气为主药,水蛭、全蝎活血化瘀,陈皮祛痰化浊,薤白宽胸通气,黄芪、葶苈子补气利水,全方具有疏肝理气、化瘀祛痰、补气利水等功效。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法方药可改善冠心病病人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24-25]。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LVEF、CO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是评价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最基础、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其指标与病人心脏泵功能呈正相关[26],CO是心脏每分钟收缩所射出的血量,其与6 min步行距离均能提示心脏射血功能的强弱[27]。生活质量下降是心力衰竭病人的最常见现象,也是导致病人心理焦虑和社会适应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与试验组应用疏肝解郁法有关。疏肝解郁法可缓解病人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并有效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和心理疏导,进一步提高治疗满意度。由此可见,应用疏肝解郁法能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满意度。

本研究证实了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应用疏肝解郁法干预后,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缓解病人心理焦虑、抑郁状态,提升治疗满意度。在今后研究中,将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疏肝解郁法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影响,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应用疏肝解郁法干预模式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疏肝解郁心功能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疏肝解郁喝梅花粥
疏肝解郁法治疗产后褥汗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