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蚕区主推家蚕品种在不同区域及不同批次饲养的适应性调查*

2021-07-21何珊珊韦红群李燕飞胡文娟莫云霞余武昌潘志新

蚕学通讯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蚕蚕茧波动性

何珊珊 韦红群 夏 青 李燕飞 胡文娟 黄 艺 莫云霞 余武昌 潘志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 530007)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桑园面积为19.72万hm2,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1/4,蚕茧产量为37.4万t,占全国蚕茧产量的51.89%,蚕桑生产规模自2005年起已经连续15年稳居全国各省份之首;同时蚕桑产业在精准扶贫、增加蚕农收入以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以河池和百色为主的桂西北、以柳州和来宾为主的桂中、以南宁和贵港为主的桂南三大蚕桑生产优势产业带。随着国家各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推进,蚕桑产业也以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为突破口,提高蚕桑生产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家蚕品种是蚕桑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选择适合在当地环境条件下饲养的蚕种又是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目前,关于适合广西不同蚕区和不同养蚕批次饲养的家蚕品种还没有较为系统的试验评价,为此我们选择广西当前主要推广的两广二号、桂蚕2号和桂蚕N2共3对家蚕品种[1],分别在广西桂西北、桂中和桂南几个具有地域代表性蚕区的不同饲养批次进行品种的适应性试验,期望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家蚕品种饲养布局方案,提高广西各蚕区的蚕茧产量和品质以及蚕桑生产效益。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地点和试验时间

在广西桂西北蚕区的那坡县和环江县、桂中蚕区的忻城县、桂南蚕区的宾阳县分别设置试验点。那坡县地跨东经105°31′~106°50′,北纬22°55′~23°32′,为低纬度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9.1 ℃,夏季气温高日平均气温在25.0 ℃以上,最高达35.0 ℃以上;环江位于广西西北部,东经107°51′~108°43′,北纬24°44′~25°33′,处于北回归线北沿,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南部丘陵一带19.9 ℃,北部山区15.7 ℃;忻城县介于东经108°24′~109°70′,北纬23°40′~24°23′,属南亚热带气候;宾阳县介于东经108°32′~109°15′,北纬22°54′~23°27′,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0.8 ℃。上述4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试验点具有得天独厚的栽桑养蚕地理环境优势,是广西的蚕茧主产区。

广西全年适合养蚕气候多,并由于小蚕共育的大力推进,全年可养蚕10~16批次。本试验时间为2019年春、夏、秋季,共分为11~13个饲养批次。在那坡和环江,第1~5批次属于春季,第6、7批次属于夏季,第8~11批次属于秋季;在忻城第1~5批次属于春季,第6~8批次属于夏季,第9~12批次属于秋季;在宾阳第1~4批次属于春季,第5~8批次属于夏季,第9~13批次属于秋季。

1.2 供试家蚕品种

选择广西当前主要推广应用的桂蚕2号、两广二号、桂蚕N2共3对家蚕品种供试。家蚕品种桂蚕2号具有强健、优质、高产、易繁等优点,适合广西亚热带蚕区的春秋季饲养[3];两广二号是两广蚕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家品种,具有强健、高产、优质、易繁、适应性广等优点,属于夏秋用四元杂交种[4];桂蚕N2适合在高温季节及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饲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第一对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亚热带夏秋用家蚕新品种[5]。这3对家蚕品种因其各具优良特性,均是广西蚕区主推家蚕品种。

1.3 调查方法

在4个主要蚕区设立的试验点挑选饲养水平较高的养蚕户参与饲养试验,各品种至少饲养3张蚕种,在同一年份的1~13个批次开展供试家蚕品种的蚕茧品质及产量调查,折算张种收茧量,并抽取每对家蚕品种的样茧送往广西区内主要缫丝厂开展茧丝品质相关指标测试。

1.4 数据收集和分析

对各供试家蚕品种在4个地区(试验点)全年共11~13个批次饲养生产的蚕茧品质及产量进行调查,采用WPS 2019和SPSS 26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供试家蚕品种在各地区(试验点)饲养收获的不同批次蚕茧的质量调查数据,构建以可缫制4A级以上高品位生丝的上茧质量指标数据的分析表,采用WPS 2019和SPSS 26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4个蚕区不同批次饲养供试家蚕品种的上茧和下茧产量

对4个蚕区不同批次饲养供试家蚕品种收获的蚕茧按照GB/T 19113-2003标准[2]分上茧(上车茧)、下茧称量后开展分析。再从上茧中选出死笼茧,计算死笼率,结果见表1。

表1 广西不同蚕区全年各批次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蚕茧产量和品质调查

同一蚕区、同一批次不同品种间的下茧量较少,对养蚕效益的影响较小,在此忽略,不作分析。根据缫丝工业对原料茧进行分类选择的工序,精选的上茧再选除死笼茧后定为缫制4A级及以上高等级生丝的优质茧,从上茧中选出的死笼茧入选次茧,用于缫制低等级生丝,其中优质茧量(kg/张)=上茧量×(1-上茧死笼率)。

2.2 4个蚕区不同批次饲养供试家蚕品种的次茧和优质茧产量

2.2.1 那坡地区的调查结果

对那坡蚕区全年饲养家蚕品种的上茧死笼率调查数据(表2)可知,每1批次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收茧量从大到小排序为桂蚕2号、两广二号、桂蚕N2,这可能是由于各品种之间的经济性状存在差异,故而不同品种、不同批次对次茧量有影响。第6、7饲养批次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死笼率较高,故次茧量略高于其他批次,尤以第7批次的次茧量最高,其中桂蚕2号达10.02 kg/张,两广二号达5.39 kg/张,桂蚕N2达2.96 kg/张。

表2 那坡蚕区全年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量调查 次茧量/(kg·张-1)

供试家蚕品种在各饲养批次每一张种收获的优质茧量见图1,其中桂蚕2号的优质茧量在批次间的波动性较大,以第1、2、3、10、11批次收获的优质茧较多,达42.20~45.30 kg/张,第7批次最少,只有24.34 kg/张;两广二号收获的优质茧量在第7批次为33.08 kg/张,其他批次波动性不大,达到37.24~40.06 kg/张;桂蚕N2次收获的优质茧量全年批次之间波动性小,达到36.28~39.53 kg/张。同一批次饲养的3对家蚕品种间比较,除了第4、5、6、7、8、9批次,其他批次桂蚕2号收获的优质茧量高于两广二号和桂蚕N2,而后两者全年同一饲养批次收获的优质茧量差异较小。

图1 那坡地区不同批次饲养3对家蚕品种收获优质茧量的比较

2.2.2 环江地区的调查结果

抽样调查环江蚕区全年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上茧死笼率,换算次茧量,各品种每一批次的次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蚕2号、两广二号、桂蚕N2(表3),说明桂蚕N2的健康性要好于其他2对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饲养批次的次茧量也不同,第6、7、8饲养批次处于夏季高温季节,次茧量略高于其他批次,其中第7饲养批次的次茧量桂蚕2号达11.55 kg/张,两广二号达到7.73 kg/张,桂蚕N2达到2.98 kg/张。

表3 环江蚕区全年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量调查 次茧量/(kg·张-1)

收获的优质茧量见图2,其中家蚕品种桂蚕2号饲养批次间波动性较大,第1、2、3、9、10、11批收获的优质茧量较多,达42.55~45.55 kg/张,第6、7批次最少,只有22.19 kg/张和21.14 kg/张;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收获的优质茧量在第6、7批次较少,为30.45 kg/张和27.94 kg/张,其次是第5和第8批次,分别为39.41 kg/张和35.78 kg/张,其他批次波动性不大,达到40.42~43.45 kg/张;桂蚕N2收获的优质茧量全年批次之间波动性小,达到36.70~411.16 kg/张;同一批次,品种间比较,除了第4、5、6、7、8批次,其他批次桂蚕2号收获的优质茧量都多于两广二号和桂蚕N2,而后两者除了第6、7批次外,全年同一饲养批次比较差异较小。

图2 环江地区不同批次饲养3对家蚕品种收获优质茧量的比较

2.2.3 忻城地区的调查结果

1.4 研究假设 品牌真实性是消费者对品牌各种线索评判的结果,其实质是消费者对品牌要素及活动的总体感知和评价;徐伟等[12]研究发现品牌真实性有助于人们了解品牌的内在和外在属性,并能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正向评价,Newman等[21]研究发现若产品的真实性高,那么消费者对产品的估价更高;Assiouras等[22]研究发现品牌真实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品牌依恋,而消费者的品牌依恋正向影响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态度和行为。

从忻城蚕区全年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量调查统计可知,除了第1、10、12批次外,其他批次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量从高到低排序为桂蚕2号、两广二号、桂蚕N2(表4);同一品种不同饲养批次收获的次茧量不同,第5、6、7饲养批次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次茧量略高于其他批次,第6饲养批次桂蚕2号的次茧量达到11.02 kg/张,两广二号达到7.01 kg/张,桂蚕N2达到2.30 kg/张。

表4 忻城蚕区全年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量调查 次茧量/(kg·张-1)

收获的优质茧量见图3,同样是家蚕品种桂蚕2号在饲养批次间的波动性较大,其中第1、2、11、12饲养批收获的优质茧量较多,达39.05~43.85 kg/张,其次为第3、4、5、8、9、10饲养批次,达28.32~36.40 kg/张,第6、7批次最少,优质茧量只有20.61 kg/张和24.34 kg/张;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收获的优质茧量在第6、7批次为29.54 kg/张和 29.74 kg/张,其他批次波动性不大,达35.02~40.03 kg/张;桂蚕N2收获的优质茧量全年批次之间波动性小,达35.77~37.92 kg/张;同一批次各品种间比较,在第1、2、11、12批次,桂蚕2号收获的优质茧量要高于两广二号和桂蚕N2,而后两者全年同一批次中比较,第4、5、6、7、8批次桂蚕N2收获的优质茧量要高于两广二号,其他批次是两广二号高于桂蚕N2。

图3 忻城地区不同批次饲养3对家蚕品种收获优质茧量的比较

2.2.4 宾阳地区的调查结果

宾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20.8 ℃。对宾阳蚕区全年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量调查可知,除了第1、13批次外(两广二号与桂蚕N2数值差异小),全年每一个饲养批次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蚕2号、两广二号、桂蚕N2(表5)。同一品种不同饲养批次收获的次茧量不同,第5、6、7、8批次饲养期处于夏季高温季节,次茧量略高于其他批次,其中第6批次桂蚕2号的次茧量达11.09 kg/张,两广二号达到5.46 kg/张,桂蚕N2达到2.32 kg/张。

表5 宾阳蚕区全年饲养3对家蚕品种的次茧量调查 次茧量/(kg·张-1)

收获的优质茧量见图4。家蚕品种桂蚕2号在饲养批次间的波动性较大,其中第1、2、12、13饲养批收获的优质茧量较多,达41.14~44.58 kg/张,其次为第3、4、5、8、9、10、11批次,达29.67~38.11 kg/张,第6、7批次最少,为21.70 kg/张、17.48 kg/张;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收获的优质茧量在第6、7批次为31.41 kg、28.65 kg/张,其他批次波动性不大,达37.06~41.11 kg/张;桂蚕N2收获的优质茧量在全年各批次之间波动性小,为34.57~37.92 kg/张;同一批次各品种间比较,在第1、2、12、13饲养批次,桂蚕2号收获的优质茧量高于两广二号和桂蚕N2,而后两者全年同一饲养批次中比较,处于夏季高温季节的第6、7、8批次又以桂蚕N2的优质茧量高于两广二号,其他批次则是两广二号高于桂蚕N2。

图4 宾阳地区不同批次饲养3对家蚕品种收获优质茧量的比较

3 4个蚕区不同批次饲养供试家蚕品种的茧质调查结果分析

3.1 对优质蚕茧的调查结果比较

对4个家蚕主产茧区全年多批次饲养不同家蚕品种的调查结果显示:饲养桂蚕2号收获的优质茧量最高,其次是两广二号、桂蚕N2,这与3个主推家蚕品种的选育目标性状吻合[3-5];全年不同饲养批次之间优质茧量的变化波动除桂蚕N2的波动较小外,桂蚕2号在夏季高温批次的波动较大,两广二号的波动也较小。依据此试验调查结果,可以对各区域不同批次饲养的家蚕品种进行合理调配,以保证优质原料茧生产的稳定高产。

3.2 影响蚕茧品质及产量的因素

4个蚕区试验点春秋两季气候温暖,桑叶生长良好,适宜养蚕,供试家蚕品种在这两个季节各批次饲养收获的蚕茧品质好,产量也高;夏季各饲养批次遇高温炎热气候甚至极端天气,蚕病危害也相对严重,造成的养蚕损失增加,蚕茧收成少,蚕茧品质也较差。

3.2.2 家蚕品种的影响

3对供试家蚕品种在不同蚕区全年不同批次饲养,虽然都是春、秋两季饲养批次收获的优质茧量高,夏季饲养批次收获的优质茧量较低,但由于各品种的性状特点,表现出的变化却有较大不同:春秋季各批次的优质蚕茧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蚕2号、两广二号、桂蚕N2;在高温多变及蚕病发生严重的夏季各批次,优质蚕茧产量从高到低则依次为桂蚕N2、两广二号、桂蚕2号。

家蚕品种桂蚕2号在全年不同饲养批次间的优质茧收获量波动大,其次是两广二号,批次间的波动主要存在于春秋季节与夏季的批次之间;而桂蚕N2在全年不同饲养批次间的优质茧收获量波动小,这与该品种本身具有的体质强健、抗病特性有关。

3.3 不同蚕区全年不同批次饲养家蚕品种的合理布局

本次试验虽然仅是对单一年份的不同饲养批次开展的调查,但调查数据仍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做以下建议。

那坡蚕区:在第1、2、3、10、11批次饲养家蚕品种应首先考虑桂蚕2号,其次为两广二号或桂蚕N2;在第4~9批次应首先选择饲养两广二号,其次是桂蚕N2,然后是桂蚕2号。

环江蚕区:在第1、2、3、10、11批次饲养家蚕品种应首先考虑桂蚕2号,其次是两广二号或桂蚕N2;在第4、5批次饲养家蚕品种应首先选择两广二号,其次是桂蚕N2,然后是桂蚕2号;在第6、7、8批次首先选择饲养桂蚕N2,其次两广二号,最后是桂蚕2号;在第9批次对饲养家蚕品种的选择顺序为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

忻城蚕区:在第1、2、11、12批次饲养家蚕品种应首先考虑桂蚕2号,其次两广二号、桂蚕N2;在第3、9、10批次饲养家蚕品种应首先选择两广二号,其次是桂蚕N2,然后是桂蚕2号;在第4~8批次首先应选择饲养桂蚕N2,其次两广二号,最后是桂蚕2号。

宾阳蚕区:在第1、2、12、13批次饲养家蚕品种选择顺序为桂蚕2号、两广二号、桂蚕N2;在第3、4、5、9、10、11批次选择饲养家蚕品种的顺序为两广二号、桂蚕N2、桂蚕2号;在第6~8批次饲养家蚕品种应首先选择桂蚕N2,其次是两广二号,然后是桂蚕2号。

猜你喜欢

家蚕蚕茧波动性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我国股指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发现及波动性研究
卖蚕茧
基于SV模型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