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要对作风问题零容忍
2021-07-20
因涉嫌脱贫摘帽掺假,陕西洛南频频被媒体曝光:五保户安置点,住的并不是五保户;无水可用的村镇,水利部门竟然“政绩斐然”;面对质问,当地干部在意的却是谁家的亲戚如此大胆,称记者为“怂货”。日前,陕西省委、省政府已经成立调查组对该问题进行调查。
从媒体报道的内容来说,其核心问题在于,当地的脱贫工作应付成分居多,至于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生活是否真正改善,则被忽视。
当地很快做出回应,其中提到主要有两点,一是五保户离开集中安置点不是因为缺水,而是“系个人原因”。至于村民的外出拉水问题,则回应称生活用水有保障,拉水是用于烤烟栽植、修建房屋。
这个回应并不能完全解釋曝光的问题。所有的五保户不约而同地因为个人原因离开安置点?假如真是如此,其背后又是出于何种考虑?如果安置点设施完善,为何会离开?实际情况到底如何,需要进一步调查。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当地脱贫有水分,更大的问题在于,即便脱了贫,后续未必得到保障,存在返贫的隐患。比如有2019年就退出脱贫村序列的村民提到,家里的水龙头根本不出水,是一个摆设。
摘帽是否掺假暂且不论,从不少村民的反馈看,显然村民对于脱贫的理解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认知有所不同。到底怎样的脱贫才合格,应该听从一线负责脱贫工作的有关部门,还是取决于负责脱贫验收的上级部门,抑或多听听接受扶贫的民众的声音?
脱贫工作如何评估,现实中又如何开展监督,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民众对此寄予厚望,此次媒体曝光的个案颇具典型性,有必要反思。若无媒体曝光,恐怕民众的生活困境还将延续,而反观当地,则可能还将顶着“脱贫”的光环。对此,脱贫评估工作相应的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民众的声音不可忽视。过去在脱贫工作中也出现这样的问题,政府部门建设好安置点,贫困户却不愿意入住,这种情况多因为配套没做好,村民一旦有了后顾之忧,就不愿意跟着政策走。在脱贫实践中,当然不可能完全跟随贫困户的意见,但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还是要多听听贫困户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