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旭辉、夏益阚、姚桐英、张宇菲作品联展

2021-07-19沈帅臣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读了《活着》有感的数学夏老师,曾以《贾勇的应考能力迁移训练刍议》而备受关注。其余作品的作者都是贾勇教授的学生。夏益阚是年级排名第一的学霸,而张宇菲、姚桐英都是品学兼优的小美女。大家的语文贾老师则是陕西省教育厅评定的多种省级优秀教材的主编,曾在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在内的6所本科高校任教,却被百度百科误将所属单位标注为西安外事。他主持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被北京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评定为优秀课题。

关键词:夏旭辉;张宇菲;姚桐英;夏益阚;语文贾老师

夏旭辉(西安邮电大学):读《活着》有感

此念,这个俨然忘却的词于春的到来而被唤醒。各种声音充斥在耳旁,春听到的一切惊雨雷鸣,只是为了唤醒一个对生的渴望,而非随波逐流的争奇斗艳。春论惊艳不如牡丹,论心思不如芍药,论凄美自不胜樱落。

今年春便于这春雨惊雷中学会了听,学会了选择,没有花枝招展的迎合着这个世界。更没有心思去孕育一场樱落,而是静静地听着,他知道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向上的,再等等,再等等,再等等。于是春躲进了笋里。他不知道终有一天露头会是怎样的天。

我认识这个春,总在用满眼的春和景明迎合着这个世界,他看惯了背后的心思,他也能知道面对的将会是红泥满地。所以他将选择的是黑暗中滋养出生的希望——笋。他需要从内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像蛋壳,从内突破才是生。

心无外物是原点,致良知是归宿。像笋一样开始适应、融入这个世界,在世界里剥开他们所自以为的一层层成见。露出本来的虚怀若谷之身。不是不争是因不静,不是不忍而因无心。不是不忿只因是非不分。

只要向上,就愿意沉淀,不怕棱石土砾的挤兑,不知土下的生存,无权评价去土下是一厢情愿的多想。被冠名更甚被扼杀,人非草木,孰能无惑,无惑非无知。装不知才是恶,哪怕中途夭折,也要向着初心向上,向上,无论声音庞杂。心中的声音只有一个——活着。

张宇菲(全赢教育初二):我在抬头看你

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国人研制出了新冠疫苗。这使无数人民受益,使感染者获得了解救。我国的医学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国人的团结意识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并且实施文化扶贫,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当今社会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封建迷信的社会,特别是男女平等,使得重男轻女的思想行为基本消失,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整体上有显著提高。

为了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和发展,我国现在还很注重环保问题,实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使环境污染减少。 付出就会有回报,这青山绿水、宜居环境不就是对我们的回报吗?加油,祖国!我们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我们一定可以。命运由我们自己主宰,奇迹也要由自己创造!

我在抬头看你!祖国啊,我在抬头看你!

姚桐英(全赢教育初二):我的超级英雄

外婆,花开了你回来看吗?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外婆对我来说就是超级英雄。虽然在外人看起来她可能只是个奇怪的老太太。她爱大笑,爱讲一些很奇怪道理,爱看花开。

我的外婆很爱大笑。每次我去她家时,她都会给我讲一点都不好笑的笑话,然后自己哈哈大笑。就算我们遇到不好的事,她也会一边大笑一边告诉我们事情还没有太坏,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外婆还经常告诉我要开心,要学习,要相信正义。

我的外婆喜欢讲一些奇怪的道理。比如一个人不好好吃饭就不会成功,只有大笑才会有好运。虽然我知道这些都是她临时编的,可是她也只是想让我好好吃饭,让我开心,仅此而已。就算有时真的是我不对,她也会硬从别人身上找不对的地方,告诉我闹矛盾不都是我的问题。不管什么事,外婆都会无理由的偏向我,还总说我是她永远的骄傲。她不会抛弃我。

可是外婆失言了,她永远抛弃我了,她去世了。外婆很爱看花开,她说过花的一生即灿烂有短暂,从花开到凋零也就短短的几天,但也就在那短短的几天中她它绽放的光芒是永远不会凋零的。我想外婆也是这样的,就算她去世了,但就在她陪伴我的日子中她就是我的光,是我的超级英雄。

夏益阚(西安全赢教育初二):《脚下就是诗与远方》

汉代扬雄曾说:“修身为弓,矫思为矢,立义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对我来说,现在是奠基的时候,必须明确脚下就是诗与远方。

“诗”就是民族大义,是中国情,是强国梦。何为民族大义?何为中国情、强国梦?贾老师曾说过:“总有一天让全世界青少年都学习中国语文!”这难道不是中国情、强国梦吗?再如,格力的广告词“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不也是民族大义的真情流露吗?身处第一線的科研人员、艰苦创业的大学生、授人以渔的教师,他们不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吗?这就是民族大义,这就是中国情、强国梦,这就是我的“诗”。

“诗”有了,可“矢”也不能缺少。“矢”就是方法和途径。我该怎样达到自己的“诗”呢?我必须把认真学语文当作“矢”。第一个“矢”,就是发表作文。我将会在不断写作中,落实“读写一体化”,扩大自己的格局,提高自己的境界。第二个“矢”是在讲座群中发诵读录音。第三个“矢”是给同学们讲课。第四个“矢”是书写规范。第五个“矢”就是提升成绩。最终,在语文学习方面实现五项全能。

其次,就是修身的“弓”。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最看重的是修身。因为“弓”是射箭必不可缺的部分。自然,修身也就是达到“远方”不可或缺的部分。诸葛亮认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认为的修身却与其不同。诸葛亮认为淡泊名利是修身的前提,可是他名也有了,利也有了,当然会这么说。而我们呢?既无名也无利,谈什么淡泊名利!在我看来,修身就是加强修养、完善自己。于是,“弓”和“矢”就连接起来了。即通过“矢”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来加强修养、完善自己。

最后,我的“远方”就是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正如《西游记》主题曲中“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词,我的脚下正是诗与远方。“脚下”是多么现实,但我拥有立义的“诗”,矫思的“矢”,修身的“弓”,坚信“发必中矣”,我定能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方”。

作者简介:沈帅臣,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初三学生,曾发表期刊文章多篇,并有文学作品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