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2021-07-19邓亚平肖桂香张红艳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大学生

邓亚平 肖桂香 张红艳

摘要:基于新时代环境下,随着科普志愿服务的发展,科普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科普教育服务水平得以强化的关键举措,大学生作为科普志愿服务的主要开展人,要想提升科普志愿服务的发展,要求采取可持续发展模式,使其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故此,本文就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开展现状,分析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模式

一、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开展现状

(一)服务内容过于集中

大学生属于高校当中的群体,与社会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相较,服务的开展渠道有限,当前大学生在科普志愿服务的参与方面,报名方式通常为在学校校委会或者社团等部门。相关部门颁布真实可靠的活动信息。其实有很多学生愿意在学校颁布的科普志愿服务中自愿参与,学校相关部门给学生供应国家或者各层政府直接管理志愿服务的机会,例如,大学生于暑期开展的“春泥计划”活动,或是省运会以及地市级等大型马拉松赛事的科普志愿活动。另外,大部分高效都会建立专项科普志愿服务的社团,并进行长效服务对象的构建,高校内部大学生通常会选择保障性较强的志愿服务。这就导致大学生的科普志愿服务开展内容过于集中,服务技能类似,牵涉面狭小,从而阻碍了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的参与兴趣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内部大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在科普志愿服务中的参与兴趣,一些学生只在闲暇时才会在志愿服务中参与,一些学生并在参与此类服务。学生缺乏参与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学生学习时间方面的布置和科普志愿服务发生冲突,一些学生对科普志愿服务不感兴趣。班级上仍有半数以上学生在科普支援服务中的参与只为完成课外的实践学分,在相似的志愿服务中,过于形式化,尚未将教书育人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如此一来,科普服务志愿者和被服务人群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三)长效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基于当前情况而言,各大高校在管理科普志愿活动方面上不规范,机制方面也不够完善等。一些高校内部科普志愿服务人员的登记机制仍需加强管理。部分高校都并未重视规范程序的注册工作,这就造成多数志愿者仅对科普服务自身给予关注,其实科普志愿服务的人数一经远远的超过了志愿服务的注册人数,在管理科普志愿服务方面,服务机制仍需不断完善,还需紧随时代的发展动向,在开展组织活动方面,活动的规划力度不够。有些高校因激励志愿服务不足,在评选大学生优秀荣誉以及奖学金的评选中,尚未在考核标准中纳入大学生在科普志愿服务的参与。就算科普志愿服务的精神作为参与大学生的热爱和志愿,大学生愿意将课余时间拿出来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全身心的投入兴趣会逐渐消退。

二、新时代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完善激励制度,创新管理系统

高校大学生有序开展科普志愿服务,需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创新,不断进行规范管理,建设满足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长效制度。使社会大众对学生志愿服务给予尊重。社会各界、事业单位、高校等并未对科普志愿服务给予关注,大部分开展科普志愿服务的学生,尚未获得认可与肯定。所以需大量宣传大学生的科普志愿服务,并获得社会的高度尊重、公众认可状况下,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并在科普志愿服务中热情投入。为了实现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 长效制度的有效建设,需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高校需按照志愿服务时间与形成效果实施认定,并予以一定的评优考核加分与奖励等相关荣誉。

(二)完善资源渠道,提升项目参与度

高校需通过对科普志愿服务APP的运用,依靠微博、公众号等相关平台及互联网进行科普志愿服务内容的发布,强化各大高校之间有效合作,利用共享渠道、微信帮推方法等促进志愿服务的信息互通交融。让志愿服务内容的发布路径不再据局限于社团组织或者团委组织,促进高校大学生获取志愿服务内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实现志愿服务传播渠道的有效拓展。另外,需逐渐提升高校大学生对各种志愿服务的敏感度与重视度,利用各类渠道对志愿服务信息进行及时感知与发布。项目式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去,进入社区,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帮助的过程中,提升本身的专业能力与培养科普志愿服务的开展素质。

(三)彰显育人技能,供应专业培训

基于新时代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除了需要放眼于质量和目标以外,还需对志愿服务自身潜在的育人技能给予关注。并利用志愿服务的时间延长或者分期志愿服务,促进科普志愿服务持续性得以增强,并在服务全程贯穿双向教育功能。并进行互惠共赢制度的构建,不仅包括享受服务群体教育,还需对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自身发展给予关注。将志愿服务自身具备的教育作用发挥出来,结合志愿服务和社会发展需求,利用志愿服务处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辅助学生进入民众生活之中,并对社会现实与基础国情深层掌握,累积丰富的社会经验,丰富社会阅历,从而对社会进程强化感知。另外,强化培养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凝聚力及向心力,转变大学生追逐个体效益和实现自我的思想倾向,关注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教书育人技能,促进服务意识得以提升,从而强化科普志愿服务的培训力度。

结束语:

总之,基于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需要加快步伐,跟上新时代的新型发展动向。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促進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坦, 杨伟国, 翟良芳.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模式初探——基于湖北工业大学蓝电中心志愿服务实践[J]. 青年与社会, 2020(1):250-251.

[2]杨寅, 周颖, 徐明意.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短期志愿服务的创新路径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17).

作者简介:邓亚平,女,汉,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学生;

通讯作者:肖桂香,女,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护理学院副书记,曾任学校团委书记,长期指导学生参加科普服务活动。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9

猜你喜欢

新时代背景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健美操运动的价值体现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