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1-07-19宋娇静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宋娇静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锻造了伟大的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它不仅是时代的创造和实践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展现。经过8年不懈艰苦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不仅给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持,也给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胜利。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密切的逻辑关系,应该切实做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两大农村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大力继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为加快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推进脱贫攻坚道路上必须始终坚持对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发展中心。他对于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阐述,指出我們需要把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后,应该更加系统地总结出这次脱贫攻坚的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论内涵

(一)脱贫攻坚精神的丰富内涵

任何精神都来自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充分发挥党中央的领导和基层组织的带动作用。2020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布了当年我国全面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取得了一系列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举措和成就,打赢了持续8年的脱贫攻坚战役。

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可以概括为:不忘初心、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的攻坚精神,群策群力、携手奋进的大爱精神,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美好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与毅力。

(二)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价值

脱贫攻坚精神诠释中华民族精神。党和人民在脱贫攻坚期,彰显了团结一心的强大凝聚力,使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无数党员群众奋战在前线,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无数基层工作者和人民群众都彰显出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使每一个人都备受激励,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爱国主义情怀的认同。同时,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股力量和精神源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驱动力。意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实践。脱贫攻坚精神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脱贫攻坚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动力,从而有力地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驱动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需求。脱贫攻坚精神为世界减贫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减贫工作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减贫进程。中国始终站在人类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位置,脱贫攻坚精神给全世界解决贫困问题带来启迪,凝聚人类共识,推动世界繁荣进步。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分析

农村兴则国家兴。“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三农”的经济社会现代化,就注定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现代化。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但发展基础也最深厚,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乡村经济振兴建设工程紧紧围绕“三农”这个重大问题,突出了现代农业、农村和当地农民的融合优先发展。脱贫攻坚和促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使命出发,深入推进实施我国农村经济体系建设和农村发展而作出的决策部署。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深刻把握和梳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是实现二者融合推进和有效衔接的基础与关键。脱贫攻坚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而我国乡村振兴也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具体策略,是对我国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

(一)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一是提出时间和背景不同。脱贫攻坚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五六年时间的紧迫形势下所明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精准产业扶贫概念。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脱贫攻坚概念。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当前实际,提出乡村振兴这一长远发展战略。二是战略目标与企业使命不同。脱贫攻坚所针对的对象,是那些生活在基本贫困农村和绝对贫困地区的所有绝对贫困人口,目标任务就是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为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牢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侧重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效实现,对象是全部农村和农业地区,目标是全部农业和乡村地区实现高质量和谐发展。

(二)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是在概念范畴上,二者之间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2018年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我们要把脱贫攻坚作为行动中的首要目标,纳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脱贫攻坚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在相互作用上,存在着基础与拓展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见,脱贫攻坚工作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不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就实现不了乡村的发展。乡村振兴问题是解决农村人民摆脱绝对贫困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将他们从摆脱贫困的基本生活需求上升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层次生活需求,是脱贫攻坚的拓展与深化。

四、结 语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这两个主要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相互联系,都是具备了客观性与多样化的。在研究解决农村贫困与城镇化建设等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这种客观且多样化的相互关系,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二者不可割裂开来,否则会弱化政策的协同效应。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客观性,决定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后,乡村振兴应从中借鉴和吸取的经验与精神,以及所能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只有充分认识到二者有效衔接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自觉地运用好这种关系,才能够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何得桂,徐榕.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6):71-77.

[2]王均伟.脱贫攻坚实践创造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J].党的文献,2020(05):14.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