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北区以音乐港建设强势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2021-07-19蒋巧云

宁波通讯 2021年11期
关键词:江北区普及宁波

文|蒋巧云

江北区不断厚植“音乐基因”,以宁波音乐港建设为契机,依托其自身的优势,以国家、省市重量级文化、音乐活动和赛事为载体有机融合,强势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特色+精品全民艺术普及以点带面

在宁波音乐港建设带动下,2017—2020年,江北以音乐港为“点”带动了全区艺术普及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自办、社会协办参与全民艺术普及的良好格局,并在聚集艺术人才团队、招引高质量艺术项目、举办高品质艺术活动等方面进展显著。

在艺术氛围营造和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方面,宁波音乐港形成了“有核无边”的功能定位。“核”指“核心区”,即宁波大剧院及星街坊音乐主题街区音乐产业集聚区;“无边”指依托宁波音乐港核心区,向市内外无边辐射。同时,宁波音乐港的建设不断推进:将北岸星街坊升级打造成为宁波首个花园式音乐主题邻里中心,已在宁波大剧院的东边通道设置“宁波音乐港”大型景观标志,目前音乐港核心区已建成live house演艺空间、专业录音棚、音乐书店、音乐图书馆、摇滚培训学校等,音乐生态圈基本形成,并将进一步建设绿岛音乐主题公园、永丰市民音乐休闲公园等,不断丰富和拓宽音乐港的功能,为全民艺术普及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氛围条件。

2019年10月19日,第十五届中国合唱节在宁波大剧院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个团队、5000余人集聚江北,共同唱响和美之声。 江北区文化馆供图

在围绕音乐主题吸引人才、打造团队方面,音乐港以“交响乐”“合唱”“舞台剧”“流行乐”为四张“特色名片”。通过聘用文艺顾问、项目合作、开办工作室、举办演艺活动等方式,邀请俞峰、赵塔里木、龚琳娜、徐沛东等知名音乐人前来组建音乐团队、指导音乐演艺。先后吸引宁波当代城市舞团、宁波童声合唱团等入驻,组织了柴可夫斯基系列音乐会、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春天的祝福”——献给共和国70华诞姚关荣2019宁波新春音乐会等系列活动。邀请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知名度的“音乐宁波帮”人士助力音乐港建设。江北以音乐港建设,汇聚了一批文化艺术高端人才和团队,打造了宁波全民艺术普及的人才“高地”。

在提升艺术普及新颖度、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精致程度上,音乐港更是充分结合宁波全民艺术欣赏普及、活动普及的要求,先后举办广受市民群众欢迎的艺术活动。洛奇音乐图书馆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宁波青年室内乐团、宁波市青少年宫室内童声合唱团,在音乐港举办了管风琴主题音乐会;在老外滩、星街坊和宁波大剧院广场,宁波音乐港的“吾爱音乐”周周演;举办了包括葫芦丝交响乐音乐会、“甬城丝语”葫芦丝专场音乐会、李春华葫芦丝艺术讲座等一系列精品活动在内的“华东葫芦丝艺术文化节”。

文化+金融全民艺术普及带动文化产业实现创新突破

江北在音乐港建设上大胆创新、勇于改革,以“文化+金融”的方式来实现常态化管理运作。“文化+金融”的内容具体包含了演艺、展销、展示、培训、器材、版权、传播、推广、普及等各环节互相融合的文化产业链条。

音乐港以全民艺术普及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为目标,发展了许多带动文化产业的内容。在全民艺术普及演出、艺术活动、艺术项目参与外,发展了音乐酒吧消费、乐器销售、设计展览、音乐教育、电子音乐、音乐创客空间等多形式的以音乐为主的艺术体验、艺术消费项目,以满足市民群众和外来游客更多元的文化需求。

音乐港既服务于广大市民群众,也为文化资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音乐港围绕全民艺术的技能普及、知识普及,面向市民大众提供音乐培训、艺术技能提升、表演互动、艺术设计、商业录音棚等多形态服务,打造了一个集艺术培训、艺术娱乐、造星于一体的立体化“星光大道”,引导全民的“音乐时代”。同时,以音乐港建设为驱动,引入大批有规模、有特色的音乐制作公司、经纪公司、媒体公司、文化金融企业、音乐协会、文创单位,多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如宁波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英皇舞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力琴行、三江琴行、中镜科技公司、宁波电视台七色花艺术培训学校、中央音乐学院与宁波教育学院学历教育合作项目、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考级项目,以及多家国内重量级文化类股权投资基金等已落户江北。目前“驻港”企业规模已达60余家,业务范围包含文艺创作、表演服务、艺术特长培训、乐器销售、活动策划等60余项经营门类。

主题+品牌全民艺术普及好戏连台

江北以音乐港为主阵地,实现了与国家级、省级文化部门的合作,承办了众多有影响力、有传播力、有震撼力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大幅提升了全市民众的全民艺术普及参与度。

承办中国海丝国际音乐节,提升全民艺术普及的国际知名度。2018年海丝国际音乐节由宁波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深度参与指导。来自英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南非、泰国等近十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音乐家汇聚宁波,西安、泉州、南京、广州等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上万人参与。利用姚江江面、船只舞台、无人机、音乐舞蹈表演等充满创意的元素,让市民群众感受到古典与现代的交融、聆听宁波与世界的“对话”、见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再次启航”。

承办中国合唱节,提升全民艺术普及的国内知名度。历时四年,江北成功举办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国合唱节,“中国合唱协会合唱基地”顺利落户江北,并推动了全民艺术普及持续升温。例如,2019年第十五届中国合唱节共有童声组、青少年组、成人组、老年组、声乐组合与小合唱等100支队伍5000余人参与比赛。利用合唱节还举办了大师班、专家评委交流座谈会、合唱团进基层展演等一系列活动,为全民艺术普及搭建更专业的交流、展示平台,为提升全市全民艺术普及综合参与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承办浙江省青年歌手大赛,打造全省艺术普及的人才“高地”。浙江省青年歌手大赛“新松计划”每五年举办一次,旨在发现、推出和培养本土音乐人才。大赛从启动以来,经过杭州、宁波、温州、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等13个初赛点、1800多名参赛者参与,以及杭州、宁波两个赛区的复赛,先后开展了50多场选拔活动,线上线下开展了多渠道的宣传,其中网络直播点击量累计达150多万人次。青年歌手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浙江省声乐事业发展和文化浙江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成为江北打造全省文化艺术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

承办“阿拉音乐节·电音嘉年华”,打造属于宁波本土的全民艺术普及IP。这项活动是由宁波市文化馆、江北区文广新局、宁波音乐团队联合新崛起的本土文化团队共同打造的浙江省首个大型户外国际电子音乐节,将时下潮流文化符号——电音作为重点,打造属于甬城及华东地区年轻人的电音狂欢派对。在活动现场还创意设置了文创市集、户外唱跳、电音小站等板块。“阿拉音乐节·电音嘉年华”不仅为乐迷们提供了更多时尚、创意、新鲜的文化服务,更成为宁波现代都市全民艺术普及的IP。

以文化馆为龙头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落细落实

江北区文化馆以全民艺术普及为己任,将工作落细落实,不仅丰富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还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的诉求,充分体现了文化馆的功能性与作用性。2016年以来,江北区文化馆共获得市级及以上比赛奖项70余个,其中金奖20余个。

培训常态化,实现全民艺术技能和知识普及。一是每年举办“一人一艺”江北区全民艺术普及暨江北区基层文艺骨干公益培训活动,针对辖区民众,开设时装、摄影、声乐、舞蹈、书法、国画等近20个班次。二是集中开设精品课程,邀请省市副研究馆员以上级别的业务专家担纲不同门类的精品课程,约30个。三是主动联合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舞蹈家协会、宁波城市当代舞团,组织策划了“一人一艺”现代舞普及计划项目的落地与实施。该计划旨在为各大学(职业技术学校〈院〉)舞蹈社团、各类舞社和舞蹈爱好者提供现代舞表演、现代舞编创、现代艺术、音乐鉴赏等培训,定期组织国内外专家举办大师班、作品鉴赏讲座等,并录制现代舞教程,通过网络授课传播,受益高校师生近千人。

主动服务身边群众,全民艺术活动和欣赏普及更加惠民、走心。积极举办江北区“北岸文化艺术节”,紧紧围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举办文艺赛事、艺术展览、文艺巡演、文化节庆等系列活动,年度达100场次以上。积极落实“天然舞台”等文化惠民演出,以2019年为例,共组织14场,观众人数近6000人次;与聚橙剧院管理公司合作,实现聚橙网院线挂牌区文化中心剧场,年度组织14个剧目,演出21场,观众累计达到10500人次。积极组织文化馆业务干部分组定期定点下基层,各街道(镇)的文化站开展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

挖掘乡村艺术资源,助力乡村艺术普及。重视将艺术普及的触角延伸至农村,大力扶持农村地区的艺术教育发展,开展面向农村中小学、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组织虎头鞋、宁波走书、骨木镶嵌、中国结、甬剧、传统糕点、面塑、四明南词、刺绣、风筝等江北特色文化产品和项目下基层,为村民进行现场教学和展演。更在达人村举办“农民丰收节”,打造江北文旅、农旅融合示范点。未来,江北区将继续整合区级、市级艺术资源,发挥平台优势,为农村提供更为优质的艺术服务,在以后相关艺术普及活动中,加大农村地区的参与比重,努力让广大生活在农村地区的群众成为艺术普及的受益者。

猜你喜欢

江北区普及宁波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喜相迎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