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就动机的职业教育互动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07-15鹿优,杨帆,张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能职业情境

鹿 优,杨 帆,张 斌

(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互动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互动教学设计是职业教育教学革新的方向之一。本文以成就动机理论[2]为切入点,分析了隐性因素[3]对人才培养的意义,探讨了一种以提升内在动机为导向的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应用实践和效益评估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职业教育通常包含职业院校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其培养对象不仅包括职业院校学生,还包括企业参培员工,本文统称为学员。

1 隐性因素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成就动机理论的“冰山模型”[4]可将个人素质分解为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态度(Attitude)、社会角色(Social role)、自我价值(Self-worth)、自尊水平(Self-esteem level)、内在动机[5](Intrinsic motivation)。受 KPI[6]等指标影响,企业培训通常主要关注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此3项属于描述员工行为和绩效的显性因素,简称KSA。对员工行为和绩效影响更为深远的、发挥决定作用的因素依次为社会角色、自我价值、自尊水平、内在动机,此4项为隐性因素,且难以改变。如果仅将目光聚焦在显性因素上,学员在业务层面上能够达标。但由于隐性因素的制约,学员缺乏自主意识,职业教育的作用将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彰显,无法帮助学员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所以,人才培养要全要素发力,满足企业与个体的长远发展需求。

隐性因素是从根本上改善行为的关键,需要找准突破口。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为解决学员无法身心合一、无法沉浸和专注、无法真实和自主[7-8]的问题,需转变原有思维,将如何激励学员转变为如何创造条件让学员自我激励。创造条件让学员自我激励,是要学员自身感受到胜任而不是通过外部评价。具体到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方面,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从增强体验感、提升价值感的角度,审视、设计和构建职业教育的互动教学模式。

2 以提升内在动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互动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互动教学要以“用以致学”[9]为原则,遴选工作任务为内容。职业场景中的工作任务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目标明确的行为,必须在特定的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工作任务可以体现一组综合运用的能力,包括若干知识、技能、态度,可按照应用频率和实施难度对工作任务加以区分。

互动教学采取“情境-挑战-活动-反馈-分享”的模式,如图1所示。情境帮助学员建立与工作任务的链接;挑战帮助学员认知和感受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活动帮助学员感受到胜任,提升学员的价值感;反馈帮助学员认知不同行为带来的影响;分享帮助学员从感受、认知、收获等方面总结评估,以支持自主的方式评价学员行为。

图1 以提升内在动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互动教学模式

该模式从实际工作情境出发,将场景与问题、任务、行动、评价相互关联,融入互动学习过程中,将“冰山模型”中的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相融合,在传播知识、传承技能、端正态度的同时,注重学员的体验和感受,提升学员的价值感和自尊水平,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员自我激励、提升内在动机创造条件,促进行为绩效和内在素质的双向改善。

3 互动教学设计要点

3.1 情境设计要点

情境是任务发生的情形和境况,包括人物角色、任务场合与环境、设备设施状态、相关技术条件等。根据实际工作场景归纳提炼出情境。明确情境是实现学以致用的前提,脱离情境谈任务,学员将无法理解任务的意义及其实施原因。

3.2 挑战设计要点

挑战是面临当前情境采取行动后应达成的目标,是任务的具体内容,包括任务目标、内容描述、行为要求等。挑战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员积极采取正确行为,重新审视情境并充分考虑不同行为产生的不同结果。必要时可以附加信息使挑战更有意义,例如可以选取当前任务情境下的典型案例或历史数据,以“痛点”引起学员关注,激发参与度,激励主动性,维系获得感,加速知识技能的内化。

3.3 活动设计要点

活动是任务的实施过程,包括任务准备、方式方法、任务实施等。为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应根据资源状况选取和搭配适当的培训方式帮助学员完成任务。以技能类任务为例,活动可以设计为预习、交底、演示、模拟、实战。第一步预习,采用“O2O+翻转课堂”[10]的方式,学员通过线上平台预先学习统一推送的任务资料并完成必要的学情测试。第二步交底,学员按要求完成任务前期准备工作,在任务实施前统一收听关于任务内容、行为要点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并履行责任手续。第三步演示,学员观摩任务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演示,就细节和要点互动答疑。第四步模拟,学员按流程和评价标准进行模拟操作,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复述行为要点和注意事项,模拟操作可根据学员学习进度分组开展多轮完成。第五步实战,学员模拟操作达标后,参与实际操作任务;全过程监控并记录学员行为,评估任务执行情况;学员对照任务过程记录消缺,将任务执行有关资料上传至线上平台存档。

3.4 反馈设计要点

反馈是活动过程中各种行为对任务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结果反馈和判断反馈。结果反馈是对活动中执行或不执行某项行为所产生后果的表述,认识各种行为的后果有助于学员更深入理解行为的原因和意义。判断反馈是对活动中执行或不执行某项行为正确性的表述。反馈可以作为任务执行的评价标准,穿插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必要时可以延长反馈周期,支持学员就其行为交流心得与观点,以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责任意识。

3.5 分享和评估要点

分享是组织学员就活动过程谈感受、谈体会、谈意见、谈收获,通过相互分享促进思考,查补缺项和短板。评估是在完成互动教学后对各个环节进行回顾、审视和调整,评价效果并提出改进,形成互动教学的闭环管理,为进一步迭代、完善和优化形成意见和导向。

4 应用与实践

“情境-挑战-活动-反馈-分享”式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员体验真实工作场景中具体任务的执行流程,不仅融汇知识、锤炼技能、端正态度,而且培育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态度应用于具体职业情境时,通常要与行业要求或职业规范相结合。例如,在电力生产工作中,登杆作业是输配电运行及检修人员的常用技能,正确开展登杆作业,不仅要掌握登杆技能,还要在安全工作规程[11]和制度的框架内实施。如果脱离安全制度的框架,仅针对如何登杆开展教学培训,学员无法正确体验和认知标准化工作流程,无法将所学技能与生产实际建立关联,既无法形成价值感,也无法培养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甚至埋下习惯性违章的安全隐患。以职业教育互动教学为载体,以某职业院校输配电相关专业学生或电力工程类企业输配电运检新入职员工为培养对象,设计10 kV架空线路[12]登杆作业“情境-挑战-活动-反馈”互动教学模式,让学员体验输配电运检人员的角色。

1)情境设计。情境从任务场合、人员角色、情形条件3个方面描述。为了帮助学员建立与真实工作场景的链接,任务场合选取与生产实际一致的训练环境;根据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及规程,教员、学员转化角色为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工作班成员,与实际工作情境中的角色一致;情形条件为在开展此项工作之前要预先完成的工作或达成的条件。

2)挑战设计。挑战从结果与过程两个层面具体交代本次作业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一是从任务目标层面分析任务的全部内容;二是从行为要求层面明确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行动框架,需要遵守的规程规定及管理要求。挑战通过明确工作任务所需的胜任能力,向学员传递完成任务的价值和意义。

3)活动设计。活动就是在学习的同时执行该项任务,按照生产一线实际工作的开展方式策划,最大程度提供标准化工作流程的体验。整体分为六步:一是作业前准备,包括安全教育和工器具及材料准备;二是班前会,包括办理工作票[13]和落实安全措施;三是操作示范;四是操作训练;五是操作评估;六是班后会。在活动中,学员进入工作班成员的角色,在工作负责人和专责监护人的指导下,完整体验标准化工作流程,分组训练登杆作业技能,在获得技能的同时,深化对生产一线作业情境和方式的认知,为学员形成内在动机、实现自我激励创造条件和载体。

4)反馈设计。反馈为依次递进的三部分:行为、结果、判断。一是列举活动过程中学员的各种行为,二是明确每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三是评价每种行为是否正确。对同一行为从结果和判断作出两方面反馈,结果反馈着重说明是否违章或有何风险;判断反馈着重说明是否正确,并引述相关规程规定作为对标准做法的说明和佐证。反馈构成了该互动教学模式的闭环,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5)分享设计。分享设置在班后会的会中或会后,围绕挑战中任务目标是否达成,行为要求是否到位展开。学员阐述通过执行工作任务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安全工作规程有了哪些理解和思考,提出操作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教员主持分享、组织讨论、收集问题并答疑。

综上所述,10 kV架空线路登杆作业互动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其中反馈部分列举了3种行为并进行了结果反馈和判断反馈,具体实施时可结合实际不断迭代和完善学员可能做出的各种行为,使该科目设计趋于完善。“情境—挑战—活动—反馈—分享”式的互动教学通过培养学员的胜任力激发学员的价值感。如果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安全行为或违章,应及时指出并以支持自主的方式予以纠正,避免苛责。带有条件的批评指责易使学员采取防御、逃避的态度,不利于错误纠正和形成自主。可请学员就其失误提出看法,让其自行阐述正确行为及注意事项,有助于学员理解如何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结果,从而感受到胜任。这种设计与安全生产工作规程的要求也是相契合的。

表1 10 kV架空线路登杆作业互动教学设计

5 价值与效益

10 kV架空线路登杆作业互动教学设计已在某企业输电线路运检专业新员工实训和某高职输配电专业学生技能实习中应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完成培训教学目标的同时,学员逐渐树立了本质安全[14]意识,并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和训练积极性。该模式的价值效益可概括为设计开发和体验参与两方面。

5.1 设计开发方面

该模式简洁高效,易于上手、易于使用、易于迭代[15],是一款“短、平、快”的课程开发工具,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思路清晰、步骤明确,可以有效缩短课程准备周期,优化互动教学效果。

该模式适用性强,对于知识传授、技能传承、态度传播等各类型职业教育课程均适用,既可应用于职业院校教育,也能应用于企业职工培训;既能够作为一个课堂活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封装一个完整科目独立开展授课;既能够作为线下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案,也可以作为线上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脚本文件。

5.2 体验参与方面

该模式为互动教学赋予了良好的体验感,为学员提供了与工作情境建立链接的机会,让学员在活动中体验了实际工作的开展方式,认知理论如何服务于实际生产。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培养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互动教学帮助学员建立价值感,为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内在动机创造了条件。该模式以支持自主的方式组织学员参与互动和反馈,既保证了参与度,又丰富了获得感,有效促进了知识、技能、态度向能力的转化。

6 结语

本文探讨了以提升内在动机为导向的“情境-挑战-活动-反馈-分享”式互动教学模式,明确了各环节设计要点,以一个具体的职业技能操作项目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实践应用过程,总结了该模式的价值和效益。实践证明,该模式可有效提升学员内在动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猜你喜欢

技能职业情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