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早和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2021-07-13孔祥慧

当代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唐氏孕早期

孔祥慧

(菏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000)

女性在妊娠期间生理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极易诱发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尽早干预,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唐氏筛查是检测妊娠11~13+6周女性甲胎蛋白、妊娠相关蛋白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游离雌三醇等血清标志物,从而了解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状况[1]。孕早、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检测指标与病理妊娠密切相关[2]。为进一步确保母婴健康状态,提升分娩安全性,本研究旨在分析孕早、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产科孕妇400例,根据孕妇是否存在糖尿病分为比对组(n=291)与探究组(n=109)。比对组平均年龄(26.71±1.52)岁;平均体重指数(24.51±2.65)kg/m2;吸烟史16例,不良孕产史33例。探究组平均年龄(26.72±1.51)岁;平均体重指数(24.45±2.63)kg/m2;吸烟史22例,不良孕产史5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孕妇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中途退出者;传染性疾病者;聋哑者;存在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多胎者。

1.2 方法 比对组为健康孕妇,探究组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所有孕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实施唐氏筛查,空腹状态下,抽取孕妇静脉血3~5 mL,静置30 min后实施离心处理,4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应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相配套的试剂盒检测孕早期血清中的妊娠相关蛋白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中期的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标。在孕妇妊娠24~28周实施口服糖尿量试验,指导孕妇在5 min口服含有75 g葡萄糖液体300 mL,并于1、2 h采集静脉血开展血糖检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孕妇孕早期血清中的妊娠相关蛋白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中期的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通过LifeCyele软件将浓度值转变为同孕周的中位数倍数值。应用Logistics进行单因素、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孕早、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早和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结果中位数倍数比较 探究组孕早期妊娠相关蛋白A指标中位数倍数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中期甲胎蛋白、孕中期游离雌三醇与孕中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孕早和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结果中位数倍数比较(±s)

表1 两组孕早和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结果中位数倍数比较(±s)

?

2.2 两组Logistics单因素分析 Logistic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孕早期体重指数是否>24 kg/m2、孕早期妊娠相关蛋白A中位数倍数是否<0.8、孕中期甲胎蛋白中位数倍数是否>1、孕中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是否>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是否>1.5、孕中期游离雌三醇是否>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Logistics单因素分析

2.3 妊娠期糖尿病Logistics多因素分析 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体重指数>24 kg/m2、孕早期妊娠相关蛋白A中位数倍数<0.8、孕中期甲胎蛋白中位数倍数<1、孕中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1.5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形成密切相关,见表3。

表3 妊娠期糖尿病Logistics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妊娠期一旦形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机体出现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严重可诱发妊娠期酮酸症中毒[3-4]。因此,在孕期内对血糖指标进行良好的控制,可抑制不良分娩结局,在妊娠24~28周,对孕妇实施口服耐糖量试验,从而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诊断与筛查,了解孕妇机体血糖指标状况,若存在妊娠期糖尿病,立刻对血糖进行干预,进一步确保母婴安全[5-7]。

孕早、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也称作为血清前产前筛查,即采集孕妇妊娠11~13+6周与15~20+6周静脉血,从而检测孕早期血清中的妊娠相关蛋白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中期的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标,根据检测结果,与孕妇的体重指数、孕周及年龄等方面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缺陷,而以上血清标志物是通过胎儿与胎盘组织结合合成,一旦指标发生变化,不仅利于医师了解胎儿与胎盘情况,还可根据具体指标值确定胎儿是否存在唐氏综合征[8-10]。

孕妇血清中的妊娠相关蛋白A会随着妊娠周期的延长而发生一定变化,妊娠相关蛋白A主要是通过绒毛膜外细胞滋养层细胞产生的金属螯合蛋白酶,其对受精卵着床、胎盘健康发育与维持妊娠均有积极影响[11]。临床中,多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妊娠相关蛋白A联合对胎儿进行18、21三体综合征检测。本研究结果显示,孕早期妊娠相关蛋白A指标<0.8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妊娠相关蛋白A处于高浓度水平对胎儿发育及孕妇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甲胎蛋白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促进机体糖代谢能力,当妊娠相关蛋白A指标处于下降状态时,甲胎蛋白指标也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也明显降低,进而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形成。孕早期体重指数>24 kg/m2也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原因之一,多与妊娠导致孕妇饮食结构发生一定变化有关,摄入过量的脂肪、蛋白及热量等,而运动量偏低,体质量持续性增加,使机体内分泌进一步紊乱。孕中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1.5也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而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不存在差异性,这多与人工促排卵、保胎治疗等方面干预相关[12]。此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标无法精确显示胎儿、胎盘情况,但指标水平与胎死宫内、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若此指标持续性升高,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妊娠期糖尿病。建议在妊娠期间,加强对孕妇宣教,督促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合理控制饮食,若有必要可为其制定饮食计划表,控制体质量,通过多方面抑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形成。

综上所述,孕早期妊娠相关蛋白A指标下降、体重指数过高、孕中期甲胎蛋白过低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过高可对妊娠期糖尿病有一定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唐氏孕早期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孕早期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孕早期胎儿结构畸形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