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效果

2021-07-13康建华夏琴琴童娟娟

当代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温经月经不调月经周期

康建华,夏琴琴,童娟娟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西 九江 332000)

月经不调是临床中常见妇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月经周期、月经颜色、月经量发生异常,同时月经前、月经期间存在腹痛、腰背部不适等状症,对女性日常生活、工作带来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不孕不育等情况。当前治疗月经不调可给予雌激素、孕激素等药物,但治疗后易复发,疗效欠佳[1]。多数患者对月经不调重视程度不够,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中医治疗结合辨证理论,中医学认为女性月经不调主要与血气虚亏有关,应重点给予滋阴补血、祛寒补气疗法[2]。本研究旨在探究采用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6.85±3.71)岁;病程2.5~10个月,平均病程(6.91±0.90)个月。观察组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7.11±3.46)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6.72±0.86)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月经不调相关临床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月经提前;月经推后;月经时间不规律;月经量过少;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过长);通过B超、性激素等检查,并根据临床症状明确为月经失调。排除标准:因器质性疾病而导致的月经不调;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异常;药物过敏史;精神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患者月经第5天起口服倍美力(Wyeth Medica Ireland,国药准字J20050120),每天1次,每次0.625 mg,连续服用21 d,在第17天加服黄体酮胶囊(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02)100 mg,每天2次,连续服用5 d后停药,待月经来潮后,在月经周期第5天起重复之前的用药过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患者采用温经祛瘀汤治疗,中药组方:桂枝、小茴香、艾叶各15 g,白芍、川芎、麦冬、牛膝各12 g,丹皮、当归各10 g,人参、甘草各8 g,白术、莪术各6 g。对于月经腹痛者加小茴香6 g,香附与延胡索各8 g;月经量过少者加丹参8 g,益母草与鸡血藤各6 g;小腹与四肢冰凉者,加熟附子10 g,巴戟天8 g;月经量过多、有血块者加柴胡10 g,首乌与郁金各8 g。用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温服,月经期间停用,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治愈,经治疗后患者月经周期、月经量等均达到正常水平,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显效,经治疗后患者月经周期(28±7)d,经量过多者比治疗前下降1/3或<100 mL,经期7 d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好转,经治疗后患者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等均比治疗前好转,各项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积分从月经质地、颜色、经期、经量等几个方面评分。月经黏稠且伴有血块,月经颜色发黑或偏深色,经量≤10 mL评为6分;月经黏稠,不存在血块,月经颜色偏深红或暗红色,0~1 d月经总量≤20 mL评为4分;月经质地较稀,月经颜色淡黯色,1~2 d月经总量≤30 mL评分为2分;以上症候正常评为0分。比较两组内膜厚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与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与内膜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与内膜厚度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CMsyndrome scores and intimal thick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与内膜厚度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CMsyndrome scores and intimal thick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

3 讨论

月经不调是指女性月经期、月经量、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期间存在显著不适感。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流产、经期卫生、宫内节育器等因素,使寒邪侵袭,致血寒凝,气血不畅,血海无法按期满溢,月事不调[4]。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根据月经经量、颜色、质地等,再根据患者气色、脉象等辨证,可将月经不调分成血热型、气虚型、血寒凝型等。对于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应及早治疗,并加强自我管理,作息和饮食规律,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西药治疗月经不调常使用雌激、孕激素等,但疗效欠佳[5]。针对寒凝血阻证月经不调中医主张采取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为主,经脉通畅则瘀血祛除,进而达到调经化淤的目的[6]。

本研究所用的温经祛瘀汤可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调经养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内膜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经祛瘀汤中的桂枝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镇静之效;艾叶温经散寒、散寒止血、调和气血;小茴香温肾散寒、理气止痛、祛寒和胃;桂枝、艾叶、小茴香等三味中药共为君药[7];当归补血益经,活血止痛;白芍调和经血、敛阴止汗、平抑肝阳;川芎活血化淤、理气解郁、祛风止痛;当归、白芍、川芎几味药入肝经,起理气化瘀、调经止痛之效;丹皮具有清热镇痛、活血祛淤、养阴之效,辅佐君药之温燥;甘草将诸味中药调和;以上各味中药共奏温经散寒、补中益气、活血化淤,补养固本之效[8]。并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加减治疗,月经腹痛者加小茴香、香附与延胡索,具有祛寒、理气、止痛的作用;月经量过少者加丹参、益母草与鸡血藤,具有养血活血调经之效;小腹与四肢冰凉者,添加熟附子、巴戟天起补肾助阳之效;月经量过多、有血块者添加柴胡、首乌与郁金等,补肝肾、益精血、疏肝解郁[9-10]。

综上所述,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者给予温经祛瘀汤可显著缓解各项临床症状,显著增加内膜厚度。

猜你喜欢

温经月经不调月经周期
中医温经推拿手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探讨
月经不调需养生
月经不调 问题知多少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探析温经祛瘀汤用于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治疗中的效果
浅述任督冲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爱情诗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