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对机体卵巢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07-13高翠娴

当代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腺瘤良性卵巢

高翠娴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033)

卵巢既是女性最重要的一大生殖器官,同时亦是原发性肿瘤的高发部位[1]。WHO的相关医学资料显示,良性卵巢肿瘤在所有卵巢肿瘤疾病中的占比高达75.00%左右[2],若不及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则可能导致肿瘤恶化或引发肿瘤破裂等相关并发症,危害女性健康。因此,为尽可能地降低良性卵巢肿瘤的手术治疗风险,以促使其早日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良性卵巢肿瘤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妇科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4例。常规组年龄27~52岁,平均年龄(36.19±5.43)岁;卵巢肿瘤直径1~7 cm,平均直径(4.20±1.13)cm;卵巢肿瘤类型:卵巢囊肿28例,卵巢浆液性腺瘤14例,黏液性腺瘤8例,其他4例。观察组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35.91±5.51)岁;卵巢肿瘤直径1~6.5 cm,平均直径(4.12±1.09)cm;卵巢肿瘤类型:卵巢囊肿30例,卵巢浆液性腺瘤13例,黏液性腺瘤6例,其他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术前经盆腔CT、超声等多项检查诊断确诊为良性卵巢肿瘤且符合WHO有关良性卵巢肿瘤的相关诊断标准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检查禁忌证或属于易过敏体质者;心肾功能不全且不愿配合治疗者;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者;不符合本研究其他相关标准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后对患者进行麻醉;于其下腹正中处作一纵向切口,并以此切开腹部表皮等组织,直至打开腹腔膜;仔细查探后剔除卵巢病灶,然后利用3-0~2-0缝合线将卵巢修复至正常形态[3];清点本次手术医疗用品,确定患者无渗血情况后关腹。

1.2.2 观察组 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后取其膀胱截石位,同时,对部分关节进行固定并放置举宫器;穿入套管针后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的视野作用下对患者下腹部的第2、第3操作孔进行穿刺[4],并固定病变卵巢;利用双极点凝固剪开卵巢皮层,剥离卵巢与囊肿间隙后抽出囊肿内容物;反复冲洗后剪开囊壁以进行锐性或钝性分离[5-6],直至剥离卵巢中的囊肿,而后对卵巢创面进行双极电凝止血;剥离卵巢边缘有卷曲或自动闭合趋势的组织,确认无渗漏现象后关腹。两组患者均行相关抗感染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常规组比较,a P<0.05

?

2.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等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ovarian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ovarian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CD3+,成熟T淋巴细胞;CD4+,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8+,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

2.4 两组术后免疫功能比较 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免疫功能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术后免疫功能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FSH,促卵泡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与常规组比较,a P<0.05

?

3 讨论

子宫、卵巢等均为女性十分重要的生殖器官,但其引发原发性肿瘤的风险性却相对较高。张珏等[7]研究发现,卵巢是卵巢囊肿、卵巢浆液性腺瘤及黏液性腺瘤等多种良性肿瘤的多发区域,且病发时多呈表面光滑、境界清楚的囊性。良性卵巢肿瘤多发于女性育龄期阶段,手术是当前临床用以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有效措施之一,但传统开腹手术存在治疗时间长、出血量高等弊端,易在术后引发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及盆腔粘连等一系列不良反应[8-9],导致其卵巢功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难以快速恢复,甚至还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近年来,微创技术日益完善并在临床中得以不断推广,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不仅具有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而且还可利用腹腔镜营造良好的操作视野,便于医师仔细探查卵巢病变部位,更准确地剥离卵巢与囊肿的间隙,减少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粘连[10]。另外,由于对卵巢组织的损伤较小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尽可能确保患者卵巢功能的完好性,进一步促进患者CD3+、CD4+等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及血清雌二醇等机体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快速恢复,故而更受广大女性患者的认可与信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术后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可明显改善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腺瘤良性卵巢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保养卵巢吃这些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