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2021-07-13孙驰南

当代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卡培消化道生存率

孙驰南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肿瘤肾内科,山东 聊城 25211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污染加重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消化道各个器官内,如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及大肠癌等,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癌细胞可能扩散、蔓延至其他组织部位,危及患者生命[2]。目前,临床治疗该类患者的方法较多,如放疗、化疗、手术及药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研究[3]显示,大部分被确诊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部分已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进而使放疗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药物治疗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卡培他滨在直肠癌、胃癌及结肠癌中疗效得到证实。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析在单纯放疗的基础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9~80岁,平均(65.32±9.65)岁;疾病类型:腹腔淋巴结转移癌15例,胰腺癌5例,肝转移性肿瘤1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7~82岁,平均(64.85±8.79)岁;疾病类型:腹腔淋巴结转移癌14例,胰腺癌6例,肝转移性肿瘤1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等检查均符合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血小板、白细胞检查正常;生存期预计>6个月;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者或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对本研究治疗不耐受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治疗前,先利用CT检查患者腹部,再次确定恶性肿瘤位置,然后根据CT定位予患者腹腔病灶放疗治疗,仪器为美国瓦里安CX直线加速器,对CT定位进行扫描,层厚设为5 mm,将相关数据传至计算机,另用Eclipse系统进行5~7共面野适型照射,每次进行1.8 Gy,总剂量为60~66 Gy。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培他滨(淄博万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19)治疗,每天放疗前服用1 250 mg/m2,每天2次,持续服用14 d,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6个周期。治疗期间,遵医嘱定期抽查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主要根据WHO制定的肿瘤评价分类进行评估,根据肿瘤基线病灶长径变化情况进行判定,所有目标病灶消失,为完全缓解(C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为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为病情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但未达到PR或增加但未达到PD,为病情稳定(SD)。总有效率=(CR+PR+SD)/总例数×100%[4]。统计两组1、2年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贫血、黏膜炎、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自愈,无严重事件发生,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survival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临床上,大多数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被发现时,病程已进展至中晚期,生存率较差。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达95%,主要治疗方式是根治手术联合化学治疗等,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较高[5]。但病情进展至中晚期,已错过根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还可能因诸多因素影响加快病情发展。因此,放疗已成为该类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因消化道特殊的生理结构、特点,放疗的治疗风险较高,显著影响患者的预期效果。据相关文献[6]报道,放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有效率高达60%左右,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延长其生存期,但单纯放疗的效果不佳,因此,还需配合其他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放疗部位为消化道,生理结构较特殊,若长期对胃肠部进行放疗,放射线会加重刺激胃肠道,还易诱发放射性膀胱炎、肠炎或骨髓炎等不良发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安全及生命安全。传统消化道恶性肿瘤放疗治疗中常结合氟尿嘧啶治疗,该药物可有效提高放疗局部控制的效果,还能治疗已发生转移的病灶,治疗效果显著,但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亦十分明显。卡培他滨属于一种二线化疗药物,在胰腺癌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有研究[7]发现,卡培他滨治疗胃肠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属于一种口服型的细胞毒类药物,药物可穿过胃肠壁,通过肝脏代谢作用将其转化成5-脱氧-氟尿嘧啶,进而在肿瘤组织中形成氟尿嘧啶[8]。同时,当药效发挥至肿瘤组织内时,其TP酶活性较高,可在肿瘤部位选择性释放5-Fu,有效降低细胞毒性影响。另外,联合放疗治疗,可增强TP酶的表达水平,提高肿瘤细胞TP酶活性,且不影响正常组织细胞,确保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9],在卡培他滨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多属于可逆性,经针对性治疗干预后均可自愈。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较少,主要为呕吐、白细胞减少等,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自愈,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亢崇照等[10]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予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卡培消化道生存率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猪的消化道营养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