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的临床分析

2021-07-13徐延营

当代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文拉法艾司西普兰

徐延营

(抚顺市第五医院精神科,辽宁 抚顺 113006)

焦虑症属于神经症疾病,主要特征为焦虑情绪体验,可分为急性焦虑与慢性焦虑,患者处于紧张、恐惧、害怕的内心体验中,甚至可出现濒死感,若得不到有效诊治,患者反复就医,严重影响正常生活[1]。目前焦虑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两个方面,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常见的药物治疗种类包括安定类药物、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1A(5-HT-1A)受体激动剂等[2]。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均属于抗抑郁药物,在焦虑症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但二者联合治疗焦虑症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98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n=33)、文拉法辛组(n=33例)和联合组(n=32)。艾司西酞普兰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31~77岁,平均(58.45±9.6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7.28±1.91)个月。文拉法辛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34~79岁,平均(58.56±9.59)岁;病程2~12个月,平均(7.31±1.94)个月。联合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33~78岁,平均(58.40±9.52)岁;病程2~13个月,平均(7.35±1.85)个月。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照《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4],经完整精神科评估、安全性评估、症状量表评估等确诊为焦虑症;年龄≥18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药物滥用史者;对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器质性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遵医嘱给予安定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科伦药业,国药准字H20184142,规格:5 mg),初始剂量5 mg,早饭后口服,每天1次,后续视患者病情增加剂量至每天10~20 mg。文拉法辛组给予文拉法辛(北京福元医药,国药准字H20143052,规格:75 mg),初始剂量75 mg,早饭后口服,每天1次,后续视患者病情调整剂量,最高剂量为每天200 mg。联合组同时给予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用法用量同单独用药方案一致。3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3组HAMA评分[5],采用5级评分法,0~4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分为极重度。评分项目包括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消化道症状、生殖与泌尿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谈话行为14项。总分≥29分,判断为可能存在严重焦虑;总分≥21分,判断有明显焦虑;总分≥14分,判断有焦虑;总分≥7分,可能存在焦虑;总分<7分,无焦虑症状。②比较3组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睡眠障碍、情绪不稳、乏力疲劳、多汗、停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HAMA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文拉法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HAMA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HAMAscores among three groups(±s,scores)

表1 3组HAMA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HAMAscores among three groups(±s,scores)

注:与联合组比较,a P<0.05;与文拉法辛组比较,b P<0.05

?

2.2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rates among three groups[n(%)]

3 讨论

焦虑症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遗传、个性特点、应激事件、躯体疾病、不良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各因素单一或综合作用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失衡,影响大脑信息传递,从而引发焦虑症状,抗抑郁药物可促使失衡神经递质恢复正常,达到稳定情绪,缓解焦虑症状的作用[6]。目前临床治疗焦虑症的药物较多,但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多,而若不给予足量药物治疗,焦虑症状难以控制,影响病情恢复[7]。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焦虑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艾司西酞普兰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再摄取5-HT,通过口服吸收后药效吸收较好,几乎不受饮食影响,但临床发现部分焦虑症患者用药初期焦虑症状有加重的情况,治疗2周内矛盾性反应可逐渐消失[8]。文拉法辛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在抗抑郁的同时,不产生明显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因此,广泛用于焦虑症的治疗[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AMA评分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文拉法辛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MA评分可从躯体性和精神性两个维度反映患者焦虑症状严重程度,适用于分析患者精神病理学特点,并可用于评估靶症状群的治疗效果[10]。通过本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均可控制焦虑症状,而两种药物联合用于焦虑症治疗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文拉法辛同时具有阻断NE再摄取的作用,且敏感性与生物利用度较高,无需重复给药,起效较快,配合艾司西酞普兰使用,可增强药效,提升治疗初期的抗焦虑效果。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引起的不良反应通常为恶心呕吐、停药反应等,但可通过控制用药剂量减轻,且两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多具有自限性,联合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均可用于焦虑症临床治疗,而二者联用治疗效果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文拉法艾司西普兰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剂量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文拉法新缓释片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